我在宅斗系统里种田(351)

作者:一窗年 阅读记录

这个时间正好完成柳二的婚事,在之后就是柳四与祝公子的婚事。

所以柳五选夫还可以慢慢的选,还可以慢慢的选。。

大后年就轮到柳如意自己了。

时间过的还是很快的。

此时柳如意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她的精力放在了悦己馆。

张三魁与同尘的修改稿送来了, 这两人已经成为了悦己馆唯二的员工了。

张三魁的悟性更高一些,柳如意之前说走现实日常向科举线, 他就立刻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当大鱼大肉吃腻的时候, 清菜小粥也是不错的。

一篇《三魁科举日常》就这么诞生了。

从男主三魁小时候开始写, 就是去学堂的第一天开始, 那个时候三魁还不叫三魁,叫做小山,是个农家子。

事实上小山能够去念书还是因为抽签,村子里大家都很穷,只能供起一个四五个孩子去读书, 而几年之后, 若是有考上童生的,就会继续供下去,考不上的除非家里自己出钱才能继续上学, 但是这样的人家很少。

这些孩子回去之后也会教同村的其他小孩子认字。

小山就这样承载着全家甚至是全村的希望。

这里面写着小山是怎么有计划念书的, 又微微带了一点家长里短。

整体还是比较有看点的, 对小山的命运有期待感。

只是因为有些日常流,节奏有些慢。

悦己馆。

柳如意招来张三魁,“故事很好,我很看好这个故事。”

“姑娘过奖了,这个故事节奏太慢……”张三魁对这个故事很用心,但是也很担心,现在见柳如意这么满意倒是松了半口气。

“节奏这里确实是个小问题……”

张三魁才想说我调整一下,就听柳如意继续道:“所以我决定你写长一点再开始读这个话本,你觉得呢?”

系统:+1。

张三魁本想一下子答应下来,之前他就是这样的,东家说啥就是啥,反正给钱就行,但是对于而这个话本……

“如果我调整下节奏呢?让它更快一些。我之前也纠结过这一块……”他是真的喜欢这个故事,希望能弄好。

柳如意沉吟一下,又翻了翻这个话本道:“如果按照这个基调和风格可以再调整节奏。”

那这样根本就不需要调整节奏。

“姑娘,这是为什么呢?我是可以加一些冲突,比方说小山被富家女看上,其他同窗互相陷害等等。”张三魁有些搞不清,想要节奏快还是有办法的。

柳如意解释道:“张先生,我想这个故事应该有你自己的身影吧。”

“正是。”否则他也不会这么重视,这么有感情。

抽签那个就是他亲身经历的,可惜他是那个没有考上童生的人,还是家中有些底子,才继续念书下去的。

“这就是了,这个是带有现实向的,他很真实,可以引起很多书生的共鸣,当然不排除也有批评,但是你应该清楚,只要有人想听,就可以。”

张三魁点点头,这个他是明白的。

“如果你改的过于传奇,这种共鸣反而没有了,因为大家会很清晰的知道这是一个话本。事实上你现在的这一版,也是有艺术加工的,这已经足够了。比真实的多一些矛盾冲突就可以了。”

系统:+1分。

“还是姑娘说的对。”他自己也是喜欢现在这个节奏的,但是……这就需要往后拖了,话本没有那么快投入市场,他的钱来的就比较少。

柳如意也清楚他的顾虑,“咱们也不会延长太多时间,秋闱是明年八月,还有一年。”

张三魁马上说:“要等一年……?”

“这自然不必,我想的是等写出十册的时候,再开始读,一次就读四本,之后三册三册的读,一个月的时间,十册全部投入进去。后期的话一个月六本到八本的量,有些难度,需要张先生多多存稿。”

普通话本也就是十天一册,像和安的本宫之主要快一些,一个月也就是三四册,最多超不过五册。

这个话本一个月十册,绝对是很多了,但是这样很容易代入,尤其这个故事比较的日常。

张三魁有些明白了。

“那大概什么时候呢?”

“具体看你什么时候写完。我想的是十一月十二月的样子。因为这个故事正好发生在冬季。”

系统:+1分。

张三魁心中一算,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开篇这十册需要磨一下,两三月绰绰有余,虽然时间线长一些,但是算起来,一个月就念三本的话,也差不多是十本,只是积攒下来。“好。我听姑娘的。”

柳如意点点头,又和张三魁沟通了一下后面的方向。

张三魁才离开,严克己就从后面进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