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番外(77)

作者:金金阿月 阅读记录

五月初,停战协定在上海签订。

盛熙阳也是五月份回到南京的。

他回到自己的那间小房子里,听了很久的广播,又翻了翻最近的报纸。

盛熙阳试图在最近的报纸上找找盛霭的痕迹,但是并没有找到。

盛霭其实也是南京有头有脸的人,突然消失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所以盛熙阳猜测,盛霭肯定让人对外宣称,他已经死了。

可能盛霭改名换姓了,但盛熙阳不知道他现在叫什么,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其实就算知道了也没有用,盛霭不会见盛熙阳。

这几个月来,实在是太累了,盛熙阳吃了一顿饭倒头就睡,一直睡到了傍晚。

他醒来的时候,窗外是一片血红映在天边。

盛熙阳怔怔望着窗外的晚霞,忽然意识到,又是一年夏天快到了。

距离他穿越过来,原来至今整整一年。

但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盛熙阳在窗边站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街上走走。

他换了衣服,走在南京的街道上。

盛熙阳努力不让自己去想,五年后这个地方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慢慢地走在街上,像所有不知道历史的人一样,偶尔停下脚步来望着天边的晚霞。

他的左臂有些隐隐作痛,似乎是流弹的碎片没有完全取出来。

可能会痛一辈子。

但当时中流弹,是为了保护一个小女孩。

盛熙阳觉得,这种痛也算不了什么。

不知不觉间,盛熙阳发现走到了过去经常走的那条路上,那条商行前的街道。

他抬起头去看盛氏商行的门口。

以前这里可以看见盛霭的办公室。

盛熙阳在街对面站了很久,想买一束花,但发现街上已经没有了那个小女孩的身影,也不知道赵阳的妹妹如今在哪里。

盛熙阳望着盛氏商行望了很久,刚准备离开,就听见身边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前走。

那两人说,盛公馆搬空了,如今看过去,也显得很萧条。

另一人问,盛家搬哪儿去了?

那人说,肯定是哪儿太平搬哪儿去了呗,只是可惜了他们家的那个大儿子,年纪轻轻的,就死在上海那场抗战中了……

盛熙阳知道盛霭应该没死,可听到他们这样说,心脏还是没由来地颤了一下。

他转身往回走,目光落在天边的晚霞上,恰好这时迎面有一个穿长风衣,戴帽子的人缓缓走来。

那人的帽檐压得很低,脸都看不见。

两人很自然地擦肩而过了。

只是擦肩而过之后,有那么一瞬,盛熙阳忽然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他停下脚步,慢慢回过头的时候,却发现身后的街道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了那个身影。

第71章 你来找我

后来盛熙阳知道,盛公馆里的人都在那一年搬去了上海租界住了。

盛熙阳觉得,从此南京就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他住在简陋的小民房里,靠给报社写稿的稿费度日。

盛熙阳的桌上常年摆着笔记本和钢笔,以及一张照片。

他也不经常住在南京,哪里有战争,他就会去前线,不管是当记者还是帮忙救助,甚至是搬运,只要是能帮上忙的,哪怕是冲锋陷阵都行。

从民国二十年到民国二十六年,这六年里,盛熙阳没有再见到盛霭,也没有再听见任何与盛霭有关的消息。

唯一一次,是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前夕,盛熙阳在前线做战地记者的时候中了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视力变得极弱,几乎什么都看不见,可能是被流弹的光冲击到了,忙碌的医生告诉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视力。

在养伤的这段时间里,始终有人照顾着盛熙阳。

盛熙阳一开始还以为是护士。

可照顾他的那个人不说话。

在那个人给盛熙阳喂粥喝的时候,盛熙阳想用手碰一下那个人的手,但不慎打翻了那人手里的粥碗。

只是在那个时候,盛熙阳也碰到了那人与众不同的手背。

粗糙至极的,像是充满了伤痕的,斑驳的手背。

在确定心中所想的那一刻,盛熙阳几乎是瞬间就要流下眼泪了。

他什么都看不清,胡乱地伸出手要去摸那个人的手,“哥哥、哥哥……”

但是吵杂的病房里没有回应,也没有人说话,仿佛那个人根本不存在似的。

盛熙阳试图找护士,问问护士那个人的样子,但是因为伤员太多,医生和护士都根本没有空理会盛熙阳,而且盛熙阳行动不便,又看不清,也很难找到人。

不管盛熙阳怎么叫,怎么说,那个照顾他的人始终不言不语。

后来盛熙阳也不闹了,不吵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