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番外(1)

作者:爱吃水煮鱼的林深深 阅读记录

《风雪夜归人》作者:爱吃水煮鱼的林深深

简介:他从风雪中归来,拥抱这失而复得的烛光。

他站在长亭里张望,等他的将军卸甲还乡。

第1章

冬月,南唐幼帝宴请外邦使臣,回雁台上歌舞升平,极尽奢靡。稚嫩谨慎的幼帝身后,有太后垂帘坐镇。

“西魏使臣到。”

内侍尖利的嗓音骤然划破丝竹声声,满朝文武如临大敌,盯向殿门。

只见一年轻官员当先而入,笑容可掬,身后跟着一班副手,大摇大摆上前行礼。

“小臣罗繁,奉大魏皇帝之命,来贺贵国太后寿辰,恭祝太后万寿无疆。”话毕,侍从奉上寿礼。

有唐臣起身奏道:“西魏蛮夷不懂礼数,我南唐自太祖以来,立国三百一十二年,区区叛臣赫连氏,怎敢跋扈至此?既遣使贺寿,为何只派个无名小臣?后生无礼,上殿不跪,举止轻狂,简直厚颜无耻。”

“回禀南唐皇帝陛下,我大魏与贵国皆以武立国,礼数自然与贵国相当。我乃大魏子民,上跪赫连天子,下跪父母长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何错之有?况我大魏遣使,向来大国遣名臣,小国遣小臣,此乃规矩。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大臣不计小臣过,切勿倚老卖老,多作为难。”罗繁笑意不减,话里带刀。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

“无耻后生!”

一班文臣嘁嘁嚓嚓,罗繁视而不见,笑眯眯望向小皇帝。

幼帝支吾半晌,离座向太后请示:“母后,这……”

南唐太后大权独掌,偏偏身子孱弱,至此,咳嗽声就快要压抑不住,强忍着扬声道:“我南唐既为长者,不与后辈逞口舌之快,西魏使臣,入座吧。”

各国使臣皆作壁上观,热闹过了还意犹未尽。

西魏近年大张旗鼓,东征西战。邦交场上,各国心照不宣,都是明交暗防,只南唐君臣胆大包天,在自个儿地界上死要面子。

宴至半酣,南唐太后连咳数声,女官忙低声吩咐宫婢:“去,请先生过来。”

未几,自小门行出一人,瞧着不过二十出头,发间却已见了白。一药童端着药碗,紧随其后。

此人只朝太后躬了躬身,端坐于小凳之上探手诊脉,诊罢朝药童低语几句,药童便奉上汤药。

太后饮了汤药,片刻就将气喘顺了,唐臣与幼帝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那二人不卑不亢,躬身行礼告退。

有使臣私语:“那便是梁神医的高足吧?”

旁人应和道:“这位常圣手,早年游历天下,尽得神医真传。听闻近几年他不时替神医出诊,任是什么顽疾,到了他手里都能药到病除,眼下在各国贵胄之间炙手可热,偏又脾气古怪,谁也不敢轻易招惹他。”

“是啊,他此番是从北边来,北魏那位赫赫有名的虎威将军,都还欠着他一条命呢!”

罗繁听得津津有味,忽而想起了什么,侧首一瞥,摇头苦笑,“拦不住啊,罢了。”这一趟探着南唐虚实也算不亏,实在拦不住的,撒手就是了。

天降小雪,一落地便化成了水。常异走出殿门,相熟的女官撑开油纸伞,笑着递给他,“先生穿得单薄,脚步可要快些,当心着凉。”又自怀中取出手帕包着的糕点塞给小童,“小桑枝饿了吧,拿回去垫垫肚子。”

桑枝接过去嗅了嗅,开心道:“多谢姐姐!”

“嘘,快回去吧。”女官脸上的笑容又灿烂了几分。

师徒二人迎着风往回走,常异走不快,桑枝却急着回去吃糕点,如狼撵着一般,催着他走快些。

常异便打发徒弟先回去。

桑枝迟疑片刻,还是撇下了师父。深宫之中不能奔跑喧哗,可少年人快步走路也同撒腿开跑差不离了。不消片刻,便消失在风雪中。

常异本想将伞给他,不料这孩子腿脚飞快,只得摇头笑笑。又蓦地陷入往昔旧事,少年人挺拔俊美,性子桀骜,虽不及桑枝活泼,可走起路来也是来去如风,干脆利落。

“想起什么了?”

身后有人说话,常异吓了一跳,猛一回身,那人已到近前。手中油纸伞倏然落地,滚了几下,堪堪停在湖边。

“贺……贺青?”

眼前之人曾远在天边,也曾夜夜入梦,常异心口钝痛,他本以为这段露水情缘,两年前便已无疾而终了。

“先生还记得我。”贺青语气生硬,像是在怄气。他似乎比两年前拔高了些,从前浓丽深邃的眉眼又阴沉了不少,眼神如同阴霾不散的冬日,望之令人瑟瑟,再开口,话里也结满了冰霜:“我以为你早将我忘干净了。”

常异心底响起一阵炸雷:当年分明是你不辞而别,怎么说得像是我始乱终弃,咱俩到底谁负的谁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