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番外(164)

作者:爱吃水煮鱼的林深深 阅读记录

“师父,下雪啦!”梁清眠最小的弟子在窗外疯跑,鼻尖冻得通红。

“雪……”

“师父怎么哭了?”

“师父被风雪迷了眼啦,过来吃糖。”

小徒弟趴到窗边,伸手接住师父丢过来的糖,师徒二人欢笑一阵,小徒弟含着糖问:“师父在想什么?”

“想……他。”

看到雪想起他,看到雨也会想起他。心底的每一寸光阴,看过的每一处风景,都有他来过的痕迹。

“他是谁?师父既然这么想他,为何不去见他?”

梁清眠想了想,笑着答道:“他已经死去许多年了。”

徒弟忽然哭起来,他看见师父眼里没有笑意,而是一种很沉重的东西,他哭哭啼啼问师父:“这可如何是好?”

师父还在笑:“死去的人走啊走,走到天上,变作星星,看着人间。等所爱之人来与他团聚。”

徒弟不哭了,抹着脸上的眼泪,“所有人都会吗?”

“所有人都会,可是师父老了,走不动了。”

徒弟又紧张起来,“那怎么办呀?”

梁清眠笑而不语,静静看向白日晴空。

四十年前

“他……可好?”

“先生很好。”

“身子可康健?过得可顺遂?身边……有人吗?”

“身子康健,过得也顺遂,只是年纪大了还没有妻子,先生是念着陛下呢。”于内监暗自揩了把泪,他刚入宫时,遥遥见过那位先生一眼,面容没看清楚,只知是个仙风道骨的人物。

陛下多年勤政爱民,贤明仁德,从不记恨也从不执着什么。唯独对先生,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先生不是魏人,却半生都在魏国境内,心里大抵也是念着陛下的。

于内监始终不明白,互相在意的两个人,为何能诀别半生,死生不复相见。

“你替我告诉他……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来生,等来生……”

赫连霄说不下去了,内监忙应道:“陛下放心。”

赫连霄闭了闭眼,忽然神色释然,“罢了,还是让他忘了吧……”

于内监又抹了把眼泪,拉着医官快步走出寝殿。

这么些年陛下一直关注着先生,细致到饮食起居,甚至昨日才看过清水轩的来信。可今夜却已问起三回,怕是已经不甚清醒,要反复确认才能安心。

医官摇了摇头,于内监踉跄几步,眼角隆起的褶皱像是干涸的河道,霎时被汹涌的河水冲刷。

“你们几个,去东宫请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再找几个可靠的,先知会瑞王府和几位辅政大臣。余下人在宫门口候命,一旦宫里有了旨意,立刻去往各宗室、大臣府邸。”

部署完毕,他又回到殿内,陛下在唤他。

“臣在呢,陛下。”

“他……可好?”

于内监刚要答话,赫连霄仿佛倏然清醒,眼中恢复了清明,“……拿过来。”

于内监会意,赶忙抱来一个木盒。

赫连霄方才还昏昏欲睡,此刻却像年轻时早起上朝一样缓缓坐起,拿起盒子里的物件:一支白玉簪,一只破旧的空香囊。

他握着这两样东西,仿佛牵着爱人的手,“孤这一生,如何?”

于内监再也忍不住,伏地泣道:“陛下文治武功,名垂青史!”

赫连霄摇摇头。

于内监抬起头来,“天子治下,政治清明,与民休息,劝农劝商,削减赋税,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安康。”

赫连霄这才笑着点点头,“如此,方可无悔了。”

未几,太子扑进殿门,哭着跪倒床前。

“来。”

太子一路膝行而至,伏在父亲膝上,“父皇……”

“孤走后……”

闻询而来的曹皇后扑通一声跪倒,众人齐声道:“陛下!”

赫连霄摆了摆手,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继续道:

“孤走后,切记三桩要事:其一,要勤政爱民,不可妄起征伐,不可凭喜好赏罚升贬,内事难定问罗相,外事不决问瑞王;其二,祖母和母亲都要尽心侍奉,晨昏定省,兄弟姊妹要友爱,不可偏心迁怒,郑王府要常走动,不可怠慢;其三,你与兄弟姊妹婚嫁亲事,自在由己,旁人不可插手。”

一口气说完这些,赫连霄拄着床沿喘气。众人心俱是一紧。

太子抽噎道:“儿臣谨记。”

“四哥……来了没有?”

“瑞王还在路上,就快到了。”

赫连霄越发倦怠,“怕是……来不及了。”说完,笑着唤皇后过来。

“臣妾在呢。”曹后扑到床前,泪流满面。

“孤倦了,扶我躺下吧。”

曹后小心扶他躺好,颤声道:“陛下福寿绵长,定然……定然……”

“这些年,辛苦你了。”赫连霄打断她的话,浑身的力气仿佛散去了一大半,身子又冷又沉,话音越来越轻:“也委屈你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