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老妇后靠系统躺赢(128)

作者:此间寻月 阅读记录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于笙直接在全城小报上腾出一个位置放招聘启示。

现在全城小报全城畅销,不愁没人看见。

很快一个身形佝偻不到三十满脸风霜的男人就看到了招聘,拿着全城小报找到了于笙家。

他从前就是村里种菜种的最好的一个,只是遇到了太多事情导致现在身无分文,流离失所,而且因为不善交际,连买消息过生也不行。

如果连这份工作都不能得到的话,恐怕他只能找条河自尽了。

想着,刘强看着翻出自己身上仅有的几个铜板,一咬牙直接去了上溪村。

-

听到有人敲门,于笙招呼李二石去开门。

很快李二石就领着刘强进了门,刘强身形消瘦,看上去还不如十几岁的李二石强壮,看起来畏畏缩缩的很是拘束。

于笙打量了他几眼,“你是来应聘的?”

刘强点了点头,有些不敢开口说话的样子。

不怪他,这个屋子又大又亮堂,虽然是在乡下,但是这个为首的夫人和这几个孩子看上去都气质不凡,比他见过的不少地绅都要与众不同。

于笙看着这样子,皱了一下眉头,“我们招人是要干农活和重活的,你能行么?”

听到自己的能力被质疑了,刘强急急忙忙道:“我能行的,我虽然看着瘦,但是力气很大的。而且我种地很多年了,我从前是江南一带的水稻农。”

第九十九章 水稻苗发黄?

=================================

光说可不能证明自己,于笙挑着几个种地的问题问了,刘强全都对答如流。随后又让李大友测了一下他的力气,发现也确实不小,就直接决定留下了他。

刘强本是满心忐忑,听到于笙愿意用自己之时顿时捏紧了拳头,眼眶湿润了。

于笙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一个长工,想了想说道:“你就住西屋吧,以后一日三餐也和我们一起。只要平时活干的好,工钱不会少你的。”

刘强沉默着点点头,低头掩饰了泪水。

他终于有归宿了,不用再颠沛流离了。

-

刘强就在于笙家住了下来。在了解到于笙是丧夫,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时,他还有些拘谨。毕竟寡妇和外男之间总归是有些需要避嫌的。

但后来他知道东家早已经立了女户,这才稍稍有些放下心来,只是对于于笙更加尊敬了。他这一生安分守己,对待那些敢突破陈规的人总有一些崇拜和羡慕。

除了刘强之外,于笙还招了三个人。但是因为刘强为人最老实,也是经验最丰富的。所以于笙一般有什么事情都是先交代给刘强,然后让刘强去传达。

十亩地有四个长工加三个孩子播种,差不多用了五天才播种完。

原本于笙是不想要孩子们去干农活的,毕竟他们家现在赚了不少钱,不需要他们再去吃这个苦,可以只专心学习,找别的更有用的事情做。

但是几个孩子毕竟是村子里长大的,性子很务实,不愿意于笙多花钱找人干。于笙向来不爱在这种小事上面强迫孩子非听她的,在他们一再要求之后,也就随他们去了。

播完种之后就还需要每天浇水施肥,事情比之前播种也轻松不了多少。

于笙还打算建起蔬菜大棚,所以最终还是决定多招几个人,让李大友他们帮忙建蔬菜大棚。

李大友挠着头看着于笙画出来的图纸,“娘,这是什么?”

“大棚。”于笙言简意赅地解释,“也是用来种菜的,有个棚子会更暖和一点,不至于让菜冻死,可以多种一点别的节气的菜。”

李大友听得似懂非懂的,李二石和李三生没怎么种过菜,也不懂其中的原理,只是盯着图纸反复看了好几遍。

于笙拿回图纸,“建好了你们就明白了,先开始建吧。”

-

大棚的材质和建屋子用的木头和瓦砖不同,得用塑料棚才行。古代没有这种东西,但是系统商场新开放的栏目里面有,于笙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解释了大棚的来历之后,李大友几个就没有再借着追问了。

标准的蔬菜大棚除了上面的棚子,其实还有蔬菜上面盖的东西。只不过现在逐渐入春了,斌不需要上面再盖一层用于保暖,所以于笙就干脆省去了这个步骤。

一切都弄好之后,于笙才算是忙过了这一阵子,可以安心把种菜的事情交给长工们去做了。

地里,刘强笑着露出一口白牙,手头一边给水稻施肥。

种植水稻实在太简单,别看这水稻苗现在堆的这么高。只要洒进水里,这些水稻苗就能成活了。倒是东家的蔬菜要好生照顾,这两天似乎又有些转冷了,他得多加照顾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