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252)

作者:牧野闻歌 阅读记录

秋羲又问道:“此次城南受灾,无处可住的灾民有多少人?”

“这……”那名差役傻眼了,他不知道啊。

另外几名差役当然也不知道,几人只能将头深深埋在地上。

“大人,”灾民中的一位老者出声道,“此次城南怕是有上万口人无处居住,前几日已经有不少人去别处投奔亲友,打算等水退后再回来,现在估摸还有八千人左右。”

“八千?”秋羲想了想,朝那几名差役问道,“另外三千人住的窝棚还需要搭建多久?”

差役连忙回答道:“回大人,原本计划今天日落前搭完的,只是、只是……”差役不敢继续往下说。

秋羲思忖片刻,朝灾民们道:“诸位之中可还有体力尚可的愿意帮忙继续搭建完剩下三千人落脚的窝棚?如果有人愿意,我做主按平日建房的工钱算给诸位,等朝廷的赈灾银到库就把工钱发给大家。”

“大人,我愿意上工,”一位体格健壮的灾民高声道,“大人愿意为我阿弟治伤上药,我相信大人,我可以不要工钱!”

其他精神尚可的灾民也道:“大人,我也不要工钱!”

秋羲连忙道:“今日这工钱是必须给的,愿意上工的人找差役登记姓名后便可以去搭建窝棚,我去想办法筹些粮食过来。”

听到钦差要亲自去筹粮,想要报名上工的人也越来越多。

秋羲交代那几名差役老实看护好灾民后便上马离去,他从京城出发前就去见过沈锦之,沈家便是他今天打算去筹粮的地方。

沈家商行在杏阳有多处分行,秋羲那天从沈锦之手中拿到过那些商行的名单。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经不起再耽搁,秋羲直接去了离安置点最近的一家分行找分行的掌柜。

秋羲拿出沈锦之给他的信物交给掌柜,说:“如今有一件要紧事想寻贵行一助。”

掌柜见到东家的信物后立刻恭敬地将秋羲请到后院,汪季峰在商行外等着,结果没过一会儿便看见秋羲从商行里出来。

“大人?”汪季峰有些担心秋羲碰上软钉子,毕竟那么多灾民要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结果秋羲摆摆手,笑道:“粮有了。”

第122章

秋羲带着沈家的运粮车回到灾民安置点那边时,发现剩下三千灾民所需的窝棚居然已经快要搭好了。

正在这边窝棚检查进度的差役见到秋羲回来,立刻上前听用。

“怎么搭得这么快?”秋羲怕这些差役见他离开,为了赶工又暗中虐打灾民。

差役连忙解释道:“回大人,是有五百来位民夫主动应征,人手充足所以才搭得这么快。”

“竟有这么多民夫主动应征?”跟随运粮车一起过来的沈家分行掌柜惊讶道。

差役立刻拍马屁道:“这些民夫都是感念一番为民之心才如此积极。”

秋羲立刻摆摆手,说:“去组织几个会做饭的人过来,为灾民们架锅做饭。”

这时,窝棚的收尾工程也做好了,民夫们纷纷朝秋羲这边看了过来,见他身后跟着的车上整齐地码放着麻袋,顿时都激动起来。

“钦差大人为我等筹集到口粮了!”

“我已经两顿没沾一粒米了,今晚终于可以吃上一顿饭!”

秋羲走近人群,高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今日沈家商行大行善举,为灾民安置点捐赠一百石粮食。现在,架锅,做晚饭!”

灾民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高声欢呼:“沈家商行高义!”

一百石粮食虽然看着多,但窝棚这边要安置近八千名无处居住的灾民,敞开吃的话这些粮食也就够三天用,省着点可以撑个四五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想办法让杏阳的官府动起来,赶紧开展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窝棚里架起一口口大锅,灾民中有几十名妇女主动报名来帮忙做饭。

秋羲从马背上的布囊里取出一罐盐和一罐白糖交给领头的妇女,说:“这是盐和糖,一会儿煮饭是每一锅饭里都放些盐,另外在煮些水给大家和,糖便放在水里。”

那名妇女应下后,秋羲又让几名差役带着灾民中人缘广的几人去通知剩下那些灾民过来集合。

“就劳烦几位去招呼一下剩下那些无处落脚的灾民到安置点这边来过夜,”秋羲朝几位灾民说,“这边条件有限,吃的用的都是有数的,几位到时候跟其他灾民说道一声,在城中有落脚点的灾民就先不用过来了,咱们先紧着食住无着落的灾民。”

那几位灾民当然连连应下,他们跟着到安置点这边来也是无奈之举,谁有吃有住的会愿意来住这种四面漏风的窝棚。

而且他们原本不是匠人就是农户,不是农户就是小贩,一百石粮食能够八千来号人吃几天他们比谁都清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