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285)

作者:牧野闻歌 阅读记录

毕竟虽说中河山只有前山后山两条上下山的道,但山又没修城墙,实际只要不挑,四面八方都可以当山路走。

柳郁听了秋羲的话却安抚道:“此事月白无需担心,真仙教的人昨晚既然与金文才详谈,打得便是放百姓下山平息此事的主意,若是明目张胆地派教众下山袭杀,那下次来的就是府兵,不论是曹相还是真仙教的头目都不会允许此事发生。”

听柳郁这么说,秋羲心里终于踏实不少。

上万人守在山脚下,杏阳知县金文才带着侍卫和衙役上山后,众人却未曾听见中河山上传来打杀声。

秋羲抬头朝山上望了一眼,自言自语道:“看来目前进展还算顺利。”

就在快要中午时,山道上终于出现一排连绵不绝的小黑点,众人仔细一看,竟然是侍卫和衙役们护送被困的百姓下山了。

秋羲立刻朝不远处的陈从武道:“陈从武,带一队青壮随我去接应被解救的百姓。”

点出十名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秋羲立马带队去山道口接应。

等到那些百姓在侍卫们的组织下陆陆续续来到山脚下,秋羲终于看清那些被困百姓神色恍惚又面黄肌瘦的脸庞,不难看出这些百姓在山上饱受真仙教的摧残。

等山道上的百姓全部下山被其他百姓保护起来,秋羲这才朝黄恩照问道:“名单上的百姓可都在此处了?”

黄恩照摇摇头,说:“有六名无论如何都寻不到踪迹,怕是已经……”

秋羲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那六人怕是已经凶多吉少,既然无法将其救回,就只能等日后剿灭真仙教时为他们报仇了。

他又朝人群中看了一眼,见金文才正哆嗦地回刘同河的话,清静子两位道长却不在人群里,于是他压低声音朝黄恩照问道:“两位道长呢?”

黄恩照:“两位道长说是去抓人,上山后便和我等分开走了。”

秋羲心知那两位肯定是去抓真仙教中说得上话的人了,于是不再等候,组织起百姓立刻回城。

接下来的几日,秋羲一边走访被解救的百姓一边暗中接触沈家等杏阳当地巨贾,他需要在回京之前替柳郁将剩下证据收集好,巡查下辖受灾县之事则都交由宁无畏和杨玉升两人在办。

五月十五这日,宁无畏和杨玉升带着巡查队伍回到杏阳。

“大人,各县灾情已经全部控制住,”书房内,宁无畏朝秋羲汇报道,“只有一些灾后的重建事宜尚在继续。”他说完便将这段时日做下的记录文书交给秋羲过目。

杨玉升又拿出另一本账册,朝秋羲道:“这是这段时日那些地方官员想贿赂我二人的证据,请秋大人过目。”

这事是秋羲老早就告诉过宁无畏和杨玉升的,三人在此次赈灾中所受银钱彼此都无半点隐瞒。

秋羲快速翻阅文书和账本后,又询问几句曲河县的事,得知曲河县一切顺利,这才朝两人道:“杏阳这边的事我今天也能全部处理完,两位准备一下,明日我们便启程回京。”

第二日一早,整支钦差队伍便在杏阳百姓倾城相送下,出了城门朝京城的方向而去。

第138章

钦差队伍在五月十七这天早上匆匆离开杏阳,路上见到队伍的百姓自发出城相送,直到城外数里地远后,秋羲再次下车劝返,百姓们才终于回城。

秋羲这才走得匆忙,原本是要等渝州府各个受灾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全部落实才回京,只是这几日他通过沈家的协助,从杏阳各大商贾手中拿到的那些曹党贪污的证据实在太过紧要,他怕夜长梦多,只好提前返京。

那些证据全部被秋羲收在系统的储物格里,是不担心出任何意外,但秋羲却知道此次返京可能不比他当初和柳郁从清州府上京轻松。

第二日,队伍已经不在渝州府地界。

快到中午时,黄恩照高声道:“弟兄们打起精神,到前面长亭便休息补给!”

入夏后天气越来越热,侍卫们听到马上就能休息会儿,不由都振作起精神。

这次钦差队伍中除了秋羲和宁无畏、杨玉升三人坐在马车中,队伍后方还有一辆马车,这辆马车原本是宁无畏和杨玉升共用的,现在里面却坐着两位道长和两名被捆住手脚蒙住眼睛,嘴里还塞着不团的人。

到长亭后,秋羲朝一名秋府的护院道:“去请两位道长下车用饭。”

清静子和清照子二人与秋羲三人进长亭用饭,黄恩照则拿了几个馒头和一只水囊上了她二人乘坐的马车。

“这次多亏了两位道长,”秋羲递了些道士不忌口的糕点和饭菜给清静子二人,“两位道长尝尝这个。”他说着又分别递了两碗冒着丝丝凉气的蜜茶过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