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294)

作者:牧野闻歌 阅读记录

他知道,柳郁喜欢的大部分原因不是烤串的味道,而是这串没有鱼刺。

柳郁评判食物有个隐藏标准,不是味道而是这食物吃起来方不方便,他向来不爱吃带刺的鱼肉和带骨头的各种肉类,需要剥皮的水果也不吃,包括他最喜欢的桃。

秋羲最开始都没发现这事,只以为柳郁身体不好所以诸多忌口,后来才发现是他想多了。

柳郁将手中烤串喂到秋羲嘴边,秋羲微微低头,就着柳郁的手也尝了一口。

“对了含章,”秋羲用手帕擦了擦嘴,朝柳郁问道,“陛下上次怎么突然用倭寇之事召你回京,真仙教的事怎么没听到消息了?”

柳郁摇摇头,道:“我回京后进宫面圣,陛下找借口推而不见。”

秋羲奇怪道:“难道他想把这事重新压下去?”

柳郁沉默片刻,说:“极有可能。”

秋羲就纳闷儿了,贞元帝之前还要铲除真仙教来着,怎么这回柳郁带着充足的证据回京,贞元帝反倒要保一手真仙教了?

难道贞元帝还真信了无虚子是什么仙门中人,能让他长生不老不成。

秋羲万万没想到的是,只第二日,他和柳郁便双双接到圣旨,贞元帝不知何故,要再次点他二人做钦差前往沣州府督查倭寇之事。

第143章

圣旨是派翰林院的学士来秋府宣的,当时柳郁才下值回府,秋羲前脚刚给柳郁端了一碗蜂蜜柠檬茶解暑,宣旨的钦差后脚就进府了。

两人接过圣旨后,秋羲请这名学士进屋用些冷饮解暑,三人都是翰林院同僚,闲聊几句便熟络起来。

秋羲问道:“董大人可知沣州府倭寇之患是否有变?”

沣州府虽常年受倭寇滋扰,上次柳郁在渝州府铲除真仙教时,贞元帝还以此为借口将柳郁急召回京,但这几日秋羲都没听人再提起倭寇之事,想来应当不至于太严重才对。

翰林院日常要负责为贞元帝草拟诏书宣布政令,是“天子私人”,相当于贞元帝手下的秘书机构,在整个朝廷里也算是对大齐政事知晓最全面的。

秋羲自从点了翰林院的职,到现在还未正式进翰林院上值过,消息当然不如其他翰林灵通。但柳郁回京后便开始上值,他除了那日接到一道跟倭寇有关的急诏外,也未曾再听贞元帝下过其他旨意。

董学士只笑道:“两位大人是我大齐栋梁,自然是能者多劳,犹记得两位大人在策论中提出的抗倭之法,就连先前在京中的那几位将军也觉得甚妙。”

只是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指了个方向,随后便道:“秋大人府上的茶饮果然与别处不同,时辰不早了,本官便回宫复命去。”

两人不在挽留,送走董学士后,秋羲朝柳郁道:“我怎么觉得董学士话中有话?”

柳郁望向董学士刚才所指的方向,眸光微敛,说:“钦天监便在那方。”

“钦天监,”秋羲一愣,思忖片刻后道,“无虚子是不是就在钦天监?”

秋羲记得这个无虚子被贞元帝封为国师,大齐的国师好像是在钦天监任职来着。

柳郁点点头,想了想,说:“我回柳府一趟。”

秋羲知道柳郁这是要找回柳府找柳尚书询问消息,便留在府中收拾两人去沣州府要用的行礼。

柳府,书房内。

柳怀仁叹了一口气,沉默片刻,才压低声音道:“皇后说陛下进来有一回夜里突发心疾,服了无虚子的丹药后便已无碍,只是这些时日越发信任无虚子,时常与此人夜谈。”

“陛下患了心疾……”柳郁想了想,问道,“是我收到急诏前发作的?”

柳怀仁沉默着点头。

柳郁大致已经能猜出这一连串的事到底为何,对柳怀仁道:“我与月白明日便要前往沣州府,父亲提醒皇后多注意陛下入口之物,看诊的太医也要严加把关。”

刘焕然当即便听出柳郁话中的意思,小声惊道:“郁儿是怀疑陛下被人下毒了!”

柳郁微微颔首,道:“我在渝州府查出无虚子极有可能是真仙教的创教之人,先前又遇到两名下山寻叛门弟子的道人,那两名道人口中的叛徒便极有可能是无虚子。此人极善钻营旁门左道……”

一时间柳怀仁沉默不语,只听柳郁将这段时日的调查细细说来。

待柳沐回府后,书房中又多了一人,直到深夜,柳怀仁的书房中依旧燃着灯火。

秋羲听系统传的消息,一早就知道柳郁今晚不回来,于是他下午便去了一趟琉璃厂,挑了些现成的琉璃准备路过清州府的时候带给他师父。

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柳郁便独自回了秋府。

柳郁不在,秋羲夜里睡得浅,听见外屋传来开门声,便立刻醒了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