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77)

作者:牧野闻歌 阅读记录

“此炭大致便是如此做出的。”

“原来如此,”柳郁拿起石桌上的画纸观摩,“没想到竟是这般制成的,”他拿着画纸踱步片刻,道,“此物若是使得好,当能起大用处。”

秋羲笑道:“含章若是用得上,这图纸便送你了。”

柳郁将图纸珍而重之地收好:“郁便谢过月白。”

“此物还能解毒,混在水中的一些毒物也能被它吸走,若是人服了毒也可用此物解毒,服用的话需要把这些炭完全研成粉末兑水喝,”秋羲皱了皱眉,又道,“只是我也不清楚它能解的毒具体有哪些,用量也将就。”

活性炭在现代还能除甲醛,可这大齐也没甲醛需要他除啊。

“想来外祖父倒是会对此物感兴趣,”柳郁笑了笑,随后又问道,“月白方才说此物上有肉眼不可见的孔洞,可是有法子看到?”

“法子是有,只是尚且不足以看到那些孔洞,”秋羲见柳郁感兴趣,便道,“给含章做个放大镜看看别的倒是可以,”

柳郁好奇道:“放大镜?”

秋羲神秘地笑了笑:“用冰块给你做,一会儿就能用上。”

因着柳郁夏日不能受热,吴老爷子便让人在府中挖了冰窖,冬日囤上冰块,夏日便取出用冰盆盛上给柳郁放在屋里纳凉。

如今夏日炎炎,秋羲要用冰块给柳郁做放大镜也只能来个速战速决,否则不等他磨好镜片,冰块已经全化了。

“含章且在外面等着。”

秋羲说完便和柳尘进了冰窖,一到冰窖里便像从夏天到了冬天。

“秋公子稍等片刻,我去取冰。”

等秋羲交代好要用的冰块大小,柳尘便朝里走去,不一会儿就用冰盆端着一块两指厚的方形冰块回到入口处。

秋羲连忙接过冰盆用冰刀在冰块上取出一个圆形,又动作麻利地将圆形冰块打磨成中间厚两边薄的样子。

“成了。”

见冰制放大镜已经成型,秋羲立刻用冰盆端出去给柳郁。

“含章快看,做好了。”

柳郁见秋羲大热的天却冻得双手通红,连忙从他手上接过冰盆,蹙眉道:“月白先暖暖手。”

秋羲甩了甩手,笑道:“又不冷,一会儿它自己就能恢复,倒是含章快试试,不然冰化了我可就白忙活一场。”

柳郁拗不过他,只好让柳尘去端一杯热茶给秋羲暖手。

“这放大镜如何用?”柳郁问道。

秋羲在袖中拿出一张手帕,用手帕包着冰镜的边沿将之拿在手上:“这样就可以,透过这块冰镜就能把看到的东西放大。”

说着,秋羲便拉着柳郁快步走到花丛边,将冰镜对在一朵粉色小花上,柳郁透过冰镜一看,竟能轻易瞧见花瓣上的纹理,着实比肉眼不知清晰多少。

柳郁从秋羲手上接过冰镜,饶有兴致地在花丛中一一试去,知道冰块彻底化成水才作罢。

“着实有趣,”柳郁心满意足地擦了擦手上的水渍,朝秋羲问道,“不知这放大镜又是何道理?往日只听说东汉广陵王刘荆有一件嵌水玉金圈,传闻此物可借以明目视物,只是这金圈早已失传,后人无有见得,没想到今日月白竟能用冰块制出此物。”

秋羲就喜欢柳郁这种有好奇心的学生,而且柳郁话里的广陵王刘荆可不就是那位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么,这位光武帝在现代还有个广为人知的诨号叫位面之子。

而且柳郁口中那枚早已失传的嵌水晶金圈他还真见过实物,就在博物馆里,这枚水晶放大镜还是当初考古队在刘荆的汉王陵里发掘出来的。

秋羲也没想到他和柳郁还有这种缘分,会心一笑:“那枚金圈大抵是作为陪葬品被带进了刘荆的汉王陵,含章若是感兴趣,我回头找了东西来做一只给你玩儿。”

“那郁便记下月白的承诺了。”柳郁显然对此物极有兴趣。

于是秋羲愉快地应下承诺,又给柳郁细细讲述他方才问的放大镜原理。

两人携手回到凉亭中,秋羲提笔随手在纸上画出一个凸透镜的剖面图:“含章且看,”秋羲指着剖面图道,“这便是把放大镜从中间断开的样子。”

秋羲又在图上接着动笔,在剖面图的左边画了一只燃烧的蜡烛,右边画上一只眼睛。

“光走如射箭,遇物则偏转,”秋羲运笔便画了两条互相成角的直线充作光线,当直线连接到凸透镜剖面图上下两边时便偏折而过,形成两条和左边的直线对称的新线条,“偏折后光箭走依旧,相会于目中。”秋羲说着便将图画完,两条新直线成功交汇在右边那只眼睛上。

“此角越大,人所视之物像也越大,就越能分辨细小之物,”秋羲在图上的视角位置画了个圈,“这便是放大镜助人视物的道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