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406姐妹同行+番外(48)

作者:我在找我的铁铲 阅读记录

她砰一声拉上了那扇一掌厚的铁门。

“这家伙终于走了……”程玉在心里松了口气,回头却见一只手破开那些贴在墙上的照片,扼住站在旁边的唐霖的脖子将她拖进黑暗里。唐霖陡然被人拉住,手里拿着的东西一下全掉下来,那本族谱正好翻开,露出刘炳辉爷爷唯一的姐姐的名字——

刘梦桡。

--------------------

丹雀衔九穗禾,食之老者不死:出自《拾遗记》。原文为“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第22章 须折东风第一枝

在刘梦桡心里,丹楼只是个存在于长辈们口中、于她而言很遥远的地方。她生在南京,因着山遥路远烽烟四起,从来无暇回看那个传说中养育了刘家根本的地方。

她起先预定了要去大学念书,但又因为局势紧张而没报到。家里人为她请了一位老师,是与她同校大她几届的学姐,叫她在家里对刘梦桡代讲学校的课程,算不上教习。

那位学姐叫唐蒄,成绩在学校里不算拔尖,只是刘家人想攀附支持唐蒄的金氏,于是才卖她这个人情。金氏没学过文,是当兵的,为其青睐的唐蒄不免沾了些市井粗鄙,她初次见刘梦桡时,带着笑说:“你们家房子好大。”

刘梦桡觉得这人奇怪,跟人说话第一句是夸对方家的房子。但或许是年龄相近,她和唐蒄不是无话可谈,有时听唐蒄说起金家的事情,也会真的开怀一笑。

她家教甚严,出门时也有老妈妈跟着,不像是当代女性,更像古时候的闺秀。唐蒄来家里给她讲课后,她偶尔会和唐蒄上街,外头的世界有趣,但也不至于为之留恋。

有段时间唐蒄迷上了填词猜韵的游戏,来讲课时手上常捎带着词谱。刘梦桡跟她照着书上的步骤学习几遍,在脑海里过些同音字词,是个打发晨光的好手段。

某天唐蒄又来见她,讲完课后母亲要留她吃饭,她就和刘梦桡坐在二楼描画。唐蒄手抖得不行,一下就不想玩了,蓦地从书袋里抽出几张信纸来,撇下刘梦桡看词。

“空对重扉盛景远,佳期负,衔春旧燕何年返。”唐蒄蹙着眉读出来,忽而转头对刘梦桡道,“写得怎么样?”

刘梦桡搁下笔,问:“谁写的?”

唐蒄嬉笑道:“当然是我写的啦。”

“你连平仄都合不上,哪能写这么长一句。”刘梦桡伸手,“拿过来给我瞧瞧。”

唐蒄把纸丢给她,刘梦桡接住了,将那信纸展开,寥寥几行蝇头小字:新岁金陵愁昼短,白梅碧柳须风挽。水畔峰重叠万巘,逐白鹭,石湖贪看游人满。昨夜愁眠朝起懒,暂劳素手鬟虚绾。空对重扉盛景远,佳期负,衔春旧燕何年返。

唐蒄又翻起剩余的纸张,说:“合上就合上呗,只想着伤春惜花,成日里只知道不高兴,哪还有心思玩呢?”

落在笔架上的笔被刘梦桡重新抬起来,她在描花纸上将那句空对重扉抄过一遍,说:“你还没告诉我谁写的。”

“我另一个学生。书店里碰上她,教她认了我的名字,她就算是我的学生了。”唐蒄将信纸翻得哗哗响,随口答道,“叫柳别霄。你们两个的姓念起来还有点像,真是缘分。”

刘梦桡想了想,问:“刘和柳是同个韵吗?”

“我不知道,柳别霄肯定知道。”唐蒄将那张信纸抽回来,跟旁的信纸一并折好,“她就喜欢写这些,改天我帮你问?”

看着那张薄纸混在别的信纸中,刘梦桡顿时失了兴趣,将刚捡起的笔撂下了:“不用。”

“好吧,那我不问,这两个字应该不好融入词里。”唐蒄看着纸上只描一半,另一半用来记词的花纸,“你们真挺像的,都喜欢写写画画,还喜欢对着花花草草感叹人生。”

刘梦桡问:“她还有没有别的词?”

“我这几天没空见她,你想看就自己找她。”唐蒄在包里翻笔记本,想起她家里的情况,抬头问,“你家里人不介意吧?”

刘梦桡不以为意地说:“看个诗而已,有什么介意的?”

唐蒄点头哦一声,觉得自己着实有点小题大做,翻到笔记本里记着地址的那页,亲手拿笔抄在花纸上递给她:“来,今天咱们就做这个小春香,引你去花园里逛逛。”

刘梦桡伸手接过,隔了半月等唐蒄再来见她的时候,才让唐蒄陪她一并去。唐蒄那段时间似乎很忙,经她打电话传讯息催了好几次,好不容易挤出这么点时间。

有唐蒄陪她出门,家里就没叫人跟着。柳别霄的家在莫愁湖附近,很不起眼的巷子里头。一眼览尽的院子,看着很是简朴的陈设,唯一能与诗意搭边的就是院里的梅树。

上一篇:遮面 下一篇:君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