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戍梁州(187)

作者:夏蝉七里 阅读记录

祠堂的案台上牌位归放整齐,楚帝一一扫过牌位上的供奉,目光最后定格在范茹的那一块上。

“范中书,”他点燃了三炷香插在灰鼎里,自言自语似的说道:“你若在天有灵,就请让朕得偿所愿,这一场角逐实在是太久了。”

烧尽的香灰飞落下来,些微地烫着了楚帝的手,但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收手之后尊崇地对着牌位一揖。

范棨等在外面,楚帝出来时,他小步跑过去,问道:“圣上若是不着急离开,小民随圣上走一走?”

楚帝念着谢昕,便拒绝了,“不了,宫中还有事。”

范棨讪讪点头,忽然又喊:“圣上……”

他本来想问问楚帝有没有关于范霁的下落,可话到嘴边又想起来,楚帝应当不知道范霁还活着。若是他把话问出来,楚帝怕是还要以为他一直在刻意隐瞒,反倒会闹出些不必要的麻烦。

“怎么了?”楚帝问道。

范棨道:“也没什么,就是天晚了,圣上回去时当心一些。”

楚帝嗯声,问他:“你往后有什么打算没有?”

范棨不知道这话的意思是让他留下还是让他走,他斟酌一下,说道:“小民的妻女还在梁州,等祖宅彻底安顿好之后,小民仍是要去一趟梁州。”

楚帝只是随意一问,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但他此时见范棨察言观色地回答,后知后觉才想到不该用皇帝的身份来问。

范棨垂着眼不敢抬头,楚帝看着他,这一刻品出了时过境迁的苍凉。范棨不再是那个张扬明亮的少年,而他也不再是昔日无胆无识的年轻天子。

所有人都在变,他们中间的隔阂早已有万水千山那么遥远。

马车就停在周塘街的路口,楚帝没让范棨继续送。身着常服的宦臣轻轻撩开了车帘,楚帝踏着脚蹬上去,瞧见里面时乍然愣住。

谢昕问他:“这还不到半个时辰,怎么不多留会儿?”

楚帝坐下,问他:“什么时候来的?不是说不来吗?”

谢昕握住他的手,说道:“原本是不打算来,但是天黑了,不太想让你一个人走夜路回去。就当我是专程来接你的。”

“我拜过范相了。”楚帝也握紧了他的手,“我看着他的牌位,才终于觉得他是真的不在了。还有阿棨,他也让我觉得好陌生。”

谢昕靠在他的肩头,安慰一般地揉着他的手指,低呢道:“你还有我。小祯,我不会让你一个人的。”

第120章 国姻

正值午后,东宫殿内传出一阵窸窣扰声。

秦潇掀翻了桌案上的书卷,几乎是咆哮道:“接待鞑合送亲使团这样的事情,父皇竟然交给了老三?”

“殿下少安毋躁。”宁澄焕劝他,“明旨既下,殿下就算再如何恼怒也是无用。”

秦潇如何能平静,冲着宁澄焕怒吼道:“那舅舅要孤如何?看着老三蹬鼻子上脸爬到孤的头上来吗?”

宁澄焕道:“不过是个送亲的使团而已,雍王担了这事,还不一定就能做好。殿下在这种事情上计较什么?要臣说,圣上派给燕王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

秦潇气得胸口仍在上下起伏,他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下,勉强平了心境。

“舅舅不是联合百官上书,反对增加中州道的矿税吗?老五那么个不学无术的混子,能硬得过你们?”

宁澄荆一直在旁不语,现下听到秦潇说秦佑不学无术,终于对他投去了几点目光。

“殿下还是不懂,”宁澄焕道,“圣上既然提了,那么势必要将矿税之事重视起来。他指派燕王来处理,不过是对外竖个态度,找个人替他出面而已。”

宁澄荆这时说道:“圣上不是还让兴王殿下去查户部的账款吗?这样看来,这两件事可以算作是同一件事。”

说起这个,秦潇愈发来气,方才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火焰又烧了起来。

“阿绩查户部,老三接待鞑合,老五敦促中州道的矿税。这一件件的,父皇可真是将水端得平稳啊。除了孤,他们个个都好生忙碌!”

宁澄焕明明也是心知肚明,但他看着秦潇这气极的模样,总要先把他安抚下来,遂说:“殿下是储君,储君诸管百事,殿下看着他们,不也是要紧事一件?”

秦潇揉了揉还在轻微跳动的鬓角,记起一事来,“父皇可说让谁来娶鞑合公主?”

宁澄焕道:“适才在海晏殿商议,圣上属意兴王殿下。”

秦潇一听,心头的不快活顿时就下去了一半,隐隐带喜道:“若是让阿绩来娶,倒是很好。”

宁澄焕又道:“殿下听臣说完。”

秦绩的确是楚帝心中最适合迎娶鞑合公主的人选。他太了解这第四子了,秦绩不争不抢,虽是跟在秦潇身后,却难得有一杆自己的秤,是眼下能够稳住政局的一个关键。

然而等到楚帝提出人选,宁澄焕第一个便言反对。

“圣上容禀,臣以为兴王殿下并非适宜之选。就臣所知,兴王痴迷佛法,已经连月流连相门寺不归府。臣担心兴王若是遵从皇命娶了鞑合公主,会令公主心生不满。如此一来,只怕要影响两国的情谊。”

非是他不放心秦绩,而是他从来就没断过对秦绩的提防。

古往今来,同母之生的兄弟都会有明争暗斗,又何论秦绩这并非宁皇后嫡出的皇子。

宁澄焕一直没有对秦绩放过心。

楚帝又问了在场的其他几员朝臣,这些人中亦有半数站在宁澄焕这边。

鞑合的送亲使团再有几日就要抵达邑京,迎娶鞑合公主的人选不能再拖了。眼下陷入僵局,楚帝想了想,决定退让一步,“那燕王如何?”

宁澄焕这次没马上说话,在他心中,英王长子秦澈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可秦澈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又只是个郡王。

这如何能比得过楚帝的皇子们。

“臣认为可行。”贺朝运先行表态。

其他朝臣也前前后后地表明了意见,楚帝看着宁澄焕,问道:“宁卿觉得如何?”

宁澄焕道:“何不将公主迎入东宫?”

“不可不可。”礼部尚书何茂昌当即反对,“若是鞑合公主做了太子妃,日后顺理成章便该登上后位,我大楚怎可让一外邦女子母仪天下?宁尚书此言不妥。”

宁澄焕只能道:“那便依圣上所言。”

秦潇今日反复气怒,此时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竟然连脾气都发不出来了。

“舅舅您为何要做阻拦?让阿绩娶鞑合公主不好吗?”秦潇感觉自己浑身的气力好似被什么东西全数抽走了,他有气无力地看着宁澄焕,心中觉累,说话时也恹恹地没什么精神。

宁澄荆官职不高,去不了海晏殿参会,他听完宁澄焕所讲,心中暗叹他或许走了一步错棋。

“殿下,你坐在这个位置,许多东西是看不到的。”宁澄焕苦口婆心地要劝,秦潇手一抬打断,说道:“舅舅,孤知道您的意思,可阿绩从来都不愿意参与朝事,更不会成为孤的绊脚石,您总这么防备他做什么?”

宁澄焕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殿下怎知兴王不是在刻意隐藏?眼下他与你没有利益冲突,自然不会成为你的威胁,可若是有朝一日,他对你谋取所求,定然不会如现在这样与殿下你和平相处。”

秦潇竭力说道:“他不会。孤与他兄弟这么多年,最是了解他,他这人不慕念权贵,甚至于孤把这个位置给他,他也不屑一顾。”

宁澄焕耐着性子坚持道:“殿下还年轻,见过的事情还是太少了。臣风风雨雨走了这么多年,绝不是要有意吓唬殿下什么。殿下听臣一言,留个心眼也好。”

秦潇很是不满,“留什么心眼?阿绩事事都替孤考虑,该劝的话绝不会少,这样的兄弟难能可贵,孤若是连他都放心不下,岂不是诛了他一颗忱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