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戍梁州(231)

作者:夏蝉七里 阅读记录

这一夜的星火自邑京而起,顺着京畿道这颗圆心外扩着照亮了整个大楚,天子在宫内溘然长眠,皇城的政变几乎将大楚的每一寸土地都震动了,马蹄声奔策如雷,带着逃命人在夜幕中驰向远方。

第147章 归往

天东破晓,一夜飞恍如梭。

一纵人在消息外延之前连夜逃亡,行至此处,前方就是峡州境域内最大的一县。

察柯褚一直与赵瑾共乘一骑,两人起初几乎是在马背上拳打脚踢,等到邑京的硝烟彻底消失在后方,赵瑾才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先停一下。”一宿过去,赵瑾再开口时,声音沙哑得几乎辨认不出。

察柯褚拉紧了缰绳,问她:“累了?”

一直在前方探道开路的卲广也慢了下来,调转马头回走几步,问道:“侯爷,怎么了?”

察柯褚左右看看,并不放心这里,又对赵瑾道:“咱们还是抓紧赶路吧。”

赵瑾昨夜浑浑噩噩,有些细节已经想不起来了,问道:“吕汀带着人断后了?”

卲广道:“是,他说已经将消息飞书传给梁州了。侯爷,咱们还是抓紧赶路,早些进中州与咱们的人会合。”

赵瑾看着身后跟着的这批南衙二营的兵,问陈参道:“你领了多少人跟来?”

陈参略略一估,道:“一千余人。”

这些人里面,至少一半都是当初跟着赵瑾在东寰猎场应付过杀手的,更有方密这种跟着她俘获过谦王的旧识。

“好。”赵瑾平静地点头,对他们道:“朝廷的消息应该没有这么快,陈参,你点百人去前面的平钟县多买些干粮,钱先垫一垫,回头我给你们补。其余人继续往前,咱们再行一日,今晚之前务必进入槐岭的界域。”

“是。”陈参随手拨了百人,一马当前领路就去。

她能再次恢复理智保持清醒,着实让察柯褚放了心,“你能这样就好。”

赵瑾扯了一下缰绳,策着马继续上路,淡淡道:“不然呢?我若是再看不开,岂不是白白让她们付出了那么多。”

察柯褚知道她现在的情绪很不好,只是竭力在忍罢了,便故意玩笑着与她说话,“往后,咱们是不是不用像之前那样装孙子受气了?昨夜那姓谷的王八蛋说你是乱臣贼子,我倒觉得做乱臣贼子挺好的,至少不用受窝囊气了。对了,梁州不是还有几个监军吗?我看啊,回去就直接宰了,送给这些王八蛋们当见面礼。”

“乱臣贼子。”赵瑾冷声一笑,“是啊,我突然也觉得,做乱臣贼子挺好的。”

这天下多的是忠心不二的义臣,他们匍匐在君王的脚下,只为皇帝一人谋权。谁人不想百世流芳,可是刀子没有割在他们身上,他们无法感同身受。

大楚已是沉疴满满,既然不能剜肉疗伤,那么反了这天地另辟乾坤又有何不可。

历朝历代最不缺的就是股肱正直之臣,而她做定了反臣。

赵瑾在风啸中抿紧了唇。这天下没有乱臣贼子,只有成王败寇。

朝廷的消息远没有他们逃了一夜的速度快,一干人匆匆路过平钟县,总算在子时之前抵达了京畿道与中州道的边界。

风雪来时路,夜渡亡命人。

不远外就是愧岭的城门,此时大门正闭,只有城楼上点了火把,有巡守站岗在侧。

赵瑾再次勒住了缰绳停下,察柯褚问:“咱们不去叫门吗?”

“就算你我不累,他们也累了。”赵瑾看看跟随在后跑了一日一夜的二营禁军,叹气道:“他们是京官,不比咱们耐性强,还是略作休息吧。”

卲广担心,“迟则生变,就怕等到明日,成了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

赵瑾道:“所以今夜不能叫门入城,留在城外好歹还能提前感知到风声。我对中州道略知一二,大概已经有了主意。生火吧,今夜轮班值守,至少要休息片刻。”

陈参下了马,将早已冷掉的炊饼递了个给赵瑾,“侯爷,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

赵瑾并不拂他的意,接来咬了一口,嚼下之后问他:“你怎么想的?怎么愿意跟着我一路亡命?就不怕下错了注,最后输得一无所有?”

陈参爽朗笑道:“臣早就一无所有了。与其留在邑京一辈子不能出人头地,还不如大胆一次闯一回。反正人这辈子就活这一次,早死晚死都要死,那为什么不赌一把?东寰猎场那一次,臣就知道侯爷智谋双全,跟着这样的主子,臣觉得是个机会。”

赵瑾叹声,“我走错了很多,今夜的出路更是用血换来的,你说我智谋双全,我心里却只觉得虚的很。”

陈参讪讪一笑。

赵瑾又问:“你在邑京没有家室吗?”

陈参摇头,“没了。臣自小父母双亡,臣妻生孩子的时候一直难产,最后一尸两命,一个也没保住。臣原本还有个弟弟,但也是少年早夭。算命的说,臣就是个克亲的命。”他说着,摇头苦笑,“如果这真的是命,那么还能说明臣这条命挺硬,跟着侯爷来搏这么一把,倒也值了。”

赵瑾看了一眼二营的禁军们,问道:“那他们呢?都是孤苦无依之人吗?”

陈参道:“多数都是。臣方才仔细看了看,那些家中有亲眷的,都没有跟来。”

赵瑾比谁都渴望“家”这个字眼,陈参提到这里,她便又想到了秦惜珩。

陈参看着她目光中流露的哀思,劝慰一声:“公主应该不会有事。”

十五已过,但十六的月好似更加圆满,赵瑾遥遥而望,喃声道:“但愿如此。”

“侯爷。”卲广过来,递了个水囊,“喝点暖暖身吧。”

陈参猜到他们有话要说,便不多留,他走后,卲广才道:“若是只有咱们几个人,倒是很好混迹在人群里,即便朝廷有通缉令追下来也不怕。只是现在人这么多,怕是极难掩人耳目。侯爷,你明日有什么打算?”

赵瑾道:“如果先生在梁州接到了飞书,那么最多三日,咱们就能在中州道等到他们前来接应。”

卲广道:“要紧的是,咱们要如何熬过这三日……不,飞书现在应当还没有抵达梁州,咱们要等的时间不止三日。”

赵瑾道:“我之前看过中州道的一应图纸,那些内容基本上都记得。燕王有一次对我提过中州道的盐铁转运使,我想着,可以从这个人入手。”

卲广问:“侯爷已经有想法了?”

赵瑾道:“一昧地做君子,只会吃更多的亏,忍更多的痛。既然如今箭在弦上,那我做一回小人又如何。明日先让察柯褚和陈参他们分散着藏在城外,你同我一起入城,我要会会史智文这位中州道的盐铁转运使。”

“好。”卲广道,“属下待会就将明日的安排说给他们听。”

赵瑾道:“你今夜就别轮值了,好好休息一宿,明日带个清醒的脑子随我同去。”

卲广点头,“都听侯爷的。”

事情交代好了,赵瑾看他站在自己身前不走,便问:“还有事?”

卲广缩缩脖子,忽然不敢看她,“侯爷,属下想对侯爷坦白一件事。”

赵瑾从他这副模样中察觉到了事情的不简单,道:“你说。”

卲广单膝着地,对她跪下了半边身子,“侯爷容禀,属下……其实是英王妃的人。”

赵瑾心口一窒,很快便回神,“你说仔细点。”

卲广道:“属下原叫唐朦,建和十年生,祖籍便是邑京。我母亲在生下弟弟后不久便走了,父亲是英王的影卫,他是在替主家外出办事时死的,那时候我才六岁。父亲的同僚们可怜我们,便轮流着照顾,后来到了建和十七年,我见到了英王妃。”

“自打父亲走后,我们兄弟二人便一直寄人篱下,每个月都辗转着住所,我带着弟弟,只能刚好吃饱饭。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我卖不了力气,书也没读过几本,那时候我每日每夜都在想,要如何带着弟弟活下去。王妃打听了我家中的事情,许诺我会让弟弟读书成才,但前提是我要去往梁州参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