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烂漫歌为谣(32)

作者:来泊 阅读记录

卿云歌看着前面的小人眼里水波流转,倒映着水族缸里的生物,林瑶被她的眼睛吸引了,“你好像很喜欢小孩子。”

“有吗?”

卿云歌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可能我对于所有生物的幼态模式都有怜爱之心。”

“小猫小狗倒是还好,小孩,”林瑶摇了摇头,“又吵又闹还不讲理。”

“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啊。不可能你从娘胎里生出来就什么都知道了。”

“嗯~”林瑶仰着奇怪的调子盯着卿云歌,她环住她的腰道:“宝贝,你的孩子我肯定会很喜欢的。”

“这又是唱哪一出?”

“遗传你的基因的孩子一定从小美到大,而且礼貌体贴,孝敬长辈。”

“我明明说了你说的这些都要靠后天的教育。而且我们家的基因就算了吧。”

林瑶也是突发奇想,如果医学能挑选出健康的基因,她就能看见一个缩小版的卿云歌,可以陪着她一起长大。

“现在医学可以做到吧,过滤掉有问题的染色体?”

“不懂,我的理科知识为零。”

小学生的队伍走向海獭表演馆的方向,林瑶和卿云歌则在分叉口进了海底隧道。

成群的沙丁鱼在头顶遨游,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鱼,和彩色的珊瑚水草一同构成了海底奇幻世界。

咔嚓,林瑶拍下了一张照片,卿云歌正好回头看她,昏暗的灯光下卿云歌的脸白皙光滑到反光,她依然是照片中的焦点。

林瑶一直觉得这是她的福气。卿云歌洁身自好,在遇见她之前一直保持母单状态,恰巧就被她感化了。

她们在海底隧道停留了一阵,拍了很多照片也摄了很多像,之后继续向前走。

“等等,我想去上个厕所。”林瑶说着让卿云歌在原地等她,她去找卫生间。

“我就在这儿逛。”

这是个两面都有鱼缸的展厅,一面有人鱼表演,现在还不到时间里面是空的,另一面是水母缸,中央圆柱缸体内有许多珊瑚礁和红色章鱼。

卿云歌觉得背后有人在拉她衣角,回头一看一个梨花带雨的小女孩正在哭泣。

她立刻蹲下来询问:“这是怎么啦?是和家人走丢了吗?”

女孩点点头仍抽泣着。

小女孩应该不是刚才的学生队里的,没有带队帽。应该是游客浏览的巅峰期到了,和父母走散了。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巾给女孩擦了擦脸,牵着她。林瑶还要我在这等她呢,她不好走远,拉着女孩逛,

“我们在这等等好不好。你和妈妈还是爸爸一起来的呀。”

“妈妈。”

“那我们在这儿等等妈妈吧。”

她托起了小女孩让她坐在手臂上,在展缸面前欣赏。卿云歌意识到自己好像很适合哄小孩,而且小一点的孩子都很喜欢她。

一个水缸看完走向下一个,跟着林瑶去找卫生间的线路,在路上碰见就好了。

正想着林瑶就出现了,她还在端着手等水变干。

她看着卿云歌手里的幼童瞪大了眼睛。

“云歌,你怎么给我变了个孩子出来。”

“她好像和家人走散了,我们去找找广播站吧。”

林瑶看着卿云歌抱孩子的动作十分熟练,和小孩平视着逗乐,心里一股莫名的情绪在酝酿。她冒出了一个想法她想和卿云歌一起养一个孩子。

最好是有血缘关系的,最好是卿云歌自己的孩子。

真是个疯狂的想法。林瑶立刻意识到这是罪恶的,因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刚萌生出的想法便被掐灭了。

一路上女孩紧紧抱着卿云歌的脖子,不哭也不闹。二人找到广播站的工作人员后,将女孩交给他们。

离开时卿云歌发现林瑶的眼神仍停留在女孩身上,她笑着问:“怎么?对小孩有了改观?”

“并没有。还是那句话,我只会喜欢你和我的孩子。”

“将来你可以拥有你自己的孩子。”

卿云歌在想,林瑶会在以后拥有新的人生吧,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见见她的孩子。

“是你和我的。”林瑶强调。

二人的话语都省去了沉重的部分,而那一部分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心里酝酿发酵,愈来愈浓。

第33章

国庆期间鱼塘稍稍有了些人气,许多主城里的人下乡来游玩。温书也难得有了一次长假,江涘爸爸和温老爷子在鱼塘边一起钓鱼,同时江涘也有样学样在他们对面和温书一起垂钓。

国庆之后天气渐渐转凉就不适合钓鱼了,这次也是温爷爷今年最后一次钓鱼。

温书坐等鱼上钩时,不知怎么话题聊到了卿云歌身上。“我看了她的基因检测报告还有卿风从前的报告,报告上看不出问题,应该是医学上还没检测出的染色体疾病。”

“那他们家的人都知道自己家有遗传病,为何还继续生,他们不知道这个病会代代相传的吗?”

“好问题。”

温书的肯定惊吓到了江涘,在江涘看来她只是顺着她的话提出了疑点。

“为此我特意去查了一下他们家的家谱,目前只找到了四代。”

“四代?还‘只’?”这东西连卿云歌都不知道吧。

“他们家还真挺天才的,代代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成就。”她顿了顿好像意识到话题偏了,“说回正题。他们家的女性遗传病病症要更严重一些,病程更短,因此女性寿命普遍低于男性。男性家属三十岁左右才会发病,而女性最早不到二十岁。可能是觉得自己会是特例,男性家属大多都诞下了子女,从而继承了基因。”

“可惜的是如果他们家的女性诞下女性,可能这条基因就可以被筛查出。但就家谱来说没有一个女性活过了生育年龄,从而无法诞下健康的下一代。卿云歌算是很幸运的了。”

“这涉及到生物学知识了吧,我不懂。是y染色体有问题?”

温书摇了摇头,随即她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小四快去发鱼饵。”

对岸的父亲发来指令,只得暂停对话的江涘不甘心地站起来,向对岸大声回应:“马上就去。”

她提着两个饵料桶走出A区池塘,一个小下坡下去就到B池塘和C池塘,游客围着一圈圈的站着一个一个添加饵料。她绕池一圈加完又下到C池,最后爬上坡爬回A池来。

她回到板凳上坐着,温书还在等鱼上钩。

“我希望卿云歌能多活几年。她真的很优秀。”江涘由衷地期望着,卿云歌将来会成为优秀的小说家,她才刚刚起步,她的作品会越来越好,不夸张地说将成为中国推理界里程碑式的人物。

“那你还是不要期望了。”

江涘想起鲁迅的那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她不知不觉念了出来。

“这是谁说的?”

“鲁迅。但我一直没有理解透彻,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吧。”

“就像卿风一样,卿云歌八成会走上一样的道路。所以我的建议是能晚点做手术就晚点。”

“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你可是医生啊。”江涘罕见地加大了音量,对面的温书不解,她继续说,“所有事物的成就不都是从无到有吗?每一个新的理论或是成绩出现,它是凭空出现的吗?不都是经历了无数人的血汗努力,你这么说就是不战而退。”

温书没有说话,她在心里认可了江涘的话。

水面咕噜咕噜冒着泡泡,江涘激动地呼喊:“这是有了!快拉杆。”

温书站起来架起弓步,抡其手臂,鱼竿在空中划成了一个半弧。

这鱼还有些大,温书咬着牙她不是钓鱼能手,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力技巧很是费力。

她紧盯着咬着鱼钩在水里晃来晃去的鱼,这时手被另一双手掌包住,原先旁观的贴过来江涘握住了靠前端的手把,两人一起用力,鱼儿蹦出水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