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文有赏(41)

作者:吕不伪 阅读记录

李景修不解,但他没有说话。只听冯晚晚又道:“王爷,我有一不情之请,可能会让王爷为难……但如今,我却不得不请王爷帮忙了。”

“何事?你尽管说。”李景修道。

“我想见涵真道长,”冯晚晚说,“或许只有她能为我解惑。”

--------------------

看到评论里有些朋友猜的剧情,大家好有想法,我只能忍着不剧透了呜呜

第24章 传道受业解惑

“她想见她?”李琳琅听到李景修的这个请求时,颇为惊讶。二人正在桥上站着,湖水荡漾,池中的绿头鸭也甚是聒噪。

“小六,可以吗?”李景修又问。

“她为何想见她?”李琳琅没急着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只是如此问着。

李景修叹了口气:“她说,只有涵真道长能为她解惑。”

李琳琅没有说话,她侧过身去,避开了李景修的目光,又低头瞧着池水中自己的身影,看起来是有些为难了。李景修见了,便又问道:“你可有顾虑吗?”

“的确有些顾虑,”李琳琅回答道,“此事,还是要先问过涵真道长。”

“是应该先问过涵真道长,只是,”李景修说着,有些迟疑,可最终还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只是涵真道长曾心仪武进侯,我担心……唉,我也是有些自私的念头的,并不希望她就这样嫁给武进侯。”

“若你担心涵真道长会帮武进侯说情,便是多虑了,”李琳琅说,“涵真道长,是个公道的人,也是个,很真诚、很有想法的人。”她说着,看着湖水上的波澜,唇边勾起了一丝微笑。微风勾起了她的发丝,她连忙伸手按住,别到了耳后。

李景修听了有些惊异:“很少听你这样夸赞一个人。”

“不是夸赞,只是说出事实罢了,”李琳琅说着,看向李景修,面容上竟多出了几分骄傲和自信来,“她和这里的人,都不一样。”

“怎么就不一样了?”李景修看着李琳琅这副模样,只觉得好笑。

李琳琅闻言,却轻轻叹息了一声:“因为她……简单。”李琳琅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因为她只是一个有着人之常情的普通人。”

“人之常情……”李景修似是被这四个字刺痛了,他苦笑一声,“是啊,这四个字对我们来说,太远了。”

李琳琅最终还是向荀旖转达了冯晚晚想见她一面的意愿。荀旖听说冯晚晚在楚王府,不禁松了一口气:“还好是在楚王府。”说着,她又埋怨地看了李琳琅一眼:“这有什么不能和我说的呀,你还一直瞒着我。”

李琳琅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只是又问:“你要去见她吗?”

“去!她想见我,我当然要去,”荀旖说着,又问李琳琅,“你有想让我说的话吗?我可以帮你转达。”

“为什么要这样问我?”李琳琅问。

“因为我都不知道你在打什么算盘,怕说错话。”荀旖道。

李琳琅闻言只是一笑:“你也太谨慎了。这情节又没出现在我的原文里,我也不知道会如何发展……又怎么好嘱咐你呢。你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我们,就听天由命吧。”听天由命四个字,从她口中说出来,竟有些沉重。

荀旖听了,知道李琳琅有心事,但也没好意思去问。她只是“嗯嗯啊啊”地应了几声,便没再说话。

当夜,荀旖便被李琳琅以赴宴的由头,堂而皇之地带进了楚王府,与冯晚晚见面。

楚王府和富丽华贵的虞安公主府比起来,实在是简朴了些。府中陈设一看就没有虞安公主府的贵重,花草树木也没有丰富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但好歹能看出些文人雅致来……也是,这府邸还不及虞安公主府的一半,根本没有如撷芳园那般阔气的园子,只有一个小花园,一眼就能望遍了。

荀旖一来到楚王府,便立即明白了为何有人说李琳琅僭越礼制。她的府邸比亲王的府邸好就算了,还好了这么多,怎么可能不招人骂呢?

想到这里,荀旖又不解起来:李琳琅怎么敢?算算时间,她的虞安公主府也是在她穿书之后才有的,她都不知节俭一点吗?要知道,如今正是王朝末日,大魏皇室的铺张浪费也是他们日后被推翻的一大原因。而李琳琅,未免太嚣张了一点。这虽然只是一个虚拟世界,但能有法子少受些罪,为什么不呢?

荀旖一时半会儿是想不明白的,她只是悄悄看了身侧的李琳琅一眼,又连忙目视前方,跟着引路的侍者向前走去。终于,一行人看到了一个小院,还没到跟前,便停了下来。

李琳琅看了看院门,对荀旖道:“你过去吧,我就不跟着过去了。”

“也好。”荀旖说着,便跟着侍者走了过去。刚走到院门口,便看见冯晚晚出门相迎了。

“荀姑娘。”

“冯姑娘。”

“多谢你能来见我,”冯晚晚挤出了一个笑容,“我们进屋说吧。”

荀旖点了点头,便被冯晚晚挽上了手臂,带进了屋里。李琳琅在不远处的树下阴影处站着,见荀旖被冯晚晚拉进了小院,不由得悄悄叹了口气。

“她们进去了?”李景修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李琳琅回头看去,只见李景修正朝自己走来。

“才进去。”李琳琅答道。

李景修走到了李琳琅身侧,只望着那小院的木门,他似有些出神:“也不知她二人会说些什么。”

“闺中私语,我们还是不要听了。”李琳琅说。

两人皆是一阵沉默,心中同样的有些不安。今夜的天气不是很好,月光黯淡,凉风阵阵,吹得叶子簌簌作响,树上白鸽乱啼,更让人心里发慌。

“五哥,”李琳琅就在这自然的喧闹中开了口,她望着那小门,犹疑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你说,我们的命,当真会改变吗?若是,一切已经被写好了呢?”

“可能会改变吧,”李景修收回了目光,只垂眼看着地上落叶,“和熙元年之前,我也未曾想过,今日的我会是这般模样。世事,难测啊。”

李琳琅听了这话,欲言又止。正想说些什么来安慰李景修时,却听李景修又道:“只是,虽说世事难测,可我的命,多半是不会改变了。余生,也不过如此了。好在我身边还有你这个妹妹,不然……”他话还没说完,又是一阵猛咳。

“哥……”李琳琅见了,忙扶住了李景修,又道,“如今风大,我们还是进屋说话吧。”

李景修点了点头,又裹紧了衣服,自己扶着树转过了身去,然后便任由着李琳琅扶着他,向另一边的方向走去。李琳琅抬眼看着李景修,眼里尽是担忧。

这是她亲自敲出来的情节。李景修本就文弱,又在元崇元年巡边时染了风寒,后因过度劳心,这病竟一直没好,只得常年吃药。直到元崇三年的那个秋天,这治疗风寒的药被人动了手脚,李景修七窍流血、惨死于毒杀。

如今,李景修的每一声咳嗽,在李琳琅听来,都像是丧钟。她很后悔。

“荀旖,”她想,“我想要改变。”

“冯姑娘,你这些日子可还好吗?”坐在小几前,荀旖忙问着。

冯晚晚叹了口气:“吃穿用度上自然是好的,只是这心中,总是纠结郁闷,并没有我所想的那般……松快、惬意。”

“纠结?”荀旖眉头微蹙。

冯晚晚张了张口,最终所有的话语都变成了一个微笑。这笑里带了几分凄惨的自嘲,却让荀旖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荀旖似是明白了什么,有时候,人一旦开始犹豫,便有答案了。

“我本以为,我是个很果断的人……如今方知自己没用。”良久,冯晚晚叹了口气,道了一句。

“不是谁都能果断抛下一切的。”荀旖安慰着。

“可你就能果断抛下,”冯晚晚说着,眼里寻求答案的急迫已再难遮掩,“荀姑娘,我想问你,你是怎么有勇气,果断抛下这么多……才华,还有……武进侯。”

上一篇:无我 下一篇:载酒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