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月光的折腰(53)

作者:墨兰疏影 阅读记录

隔了很长时间,荣宜才听湖阳说,“其实是我耽误你了。”

“嗯?”荣宜转头,却发现湖阳看着荣宓。

荣宓拿着桃花酥,刚咬了一口。一双如水晶般的黑眸盛满着不解望过去,却映回湖阳复杂的神情。

#

“京中急件。”白蕊拿着一堆信过来。

荣宪到了滨海,去船厂和炼钢厂把事情都交代下去,回到她在滨海的宅子,才沐浴完让人摆膳,听见这句话,又起身去了书房。

急件上面扣红戳,部分是郑雍容的密折,一部分来自枢密院,还有部分来自内阁,大致就是这几天发生了什么。

但这些折子里混着一个异类。

荣宪把标着紫布明传的四百里加急拿出来,一封来自宜宾,萧珂的折子。

里面就写了两句话,其实大可飞鸽传书。

正文:关中和汝南有无雪灾?

另一句有些无厘头——转告荣元姜别在四百里加急的要件里问我还喘气吗!

荣宪先回了萧珂,叫人送出去,又把来自辽东的处理了,这才拿起最后一份。这份四百里加急居然是从京城发出来的,就寻思从京城到滨海根本没有四百里吧。

莫非小皇帝这就动手了?这也太耐不住性子了。

愉悦啊。

这种刀剑加颈,命在一夕之间才叫刺激。

于是打开一看,眼前顿时一黑,豪情壮志猛的扑空。

荣宜那手梅花小篆映入眼帘。

——你还好吗?手臂还疼吗?多吃点好吃的补一补,实在不行找大夫开点药,照顾好自己……

荣宪啪就把折子一甩,硬生生给气乐了,感觉真是浪费感情,荣宜果然是荣宓的亲妹妹。她抬头跟白蕊说,“给京里那边讲一声,不许再拿四百里加急送请安折子!”

“但加急是秘传,没法先看一下内容。”白蕊小声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荣四没打开折子之前:呦,搞事了搞事了,激动。打开一看:你好吗

37、接风

宜宾天气比燕京好一点,但也冷,加上潮,出门晃一圈更是寒意刺骨。

长孙优蹲在炭火盆旁,把手伸出去暖着,问,“你最多能喝多少酒?”

这鬼地方的冷直往骨子里钻。

班岚裹着件齐踝的墨色貂裘守着另一个炭火炉子,这东西在东北几乎人手一件,不然根本没法出门,的亏他不胖,又颇为儒雅,不然这衣服一穿就是个熊,“最多半斤。”他也很绝望的摇头,出去换正装。

“完了。”长孙优悻悻说。

今晚邓九衡做东,给汝南总督郑卿,新任荆州刺史罗兴嘉及荆侯世子夫妇接风,为了凑人数益州世家跟周边土司也叫上了。邓九衡不喝酒,将希望寄托在班岚和长孙优身上。

长孙优当时答应下来。不料月事来了,未战而跪。

几个红薯从天而降,砸进炭火盆里。她往上看,一个裹着狐裘的猫脸姑娘,穿着二褶银红色正装曲裾,俏皮可爱的问:“吃不吃红薯?”

长孙优问,“您主公是对我们两个有意见,还是对所有人都有意见?”

她来之前只考虑到会受同僚排挤,没料到最大的问题是萧珂本人的性格。

荣宪就够丧的了,谁知丧中更有丧中手,一个更比一个丧。同行一衬托,荣宪简直开朗、活泼和可爱。

这么多天下来,萧珂就没怎么跟人讲话。

也就萧珂对孙宁妃及韩寿等人也冷淡,不然她就去跟荣宪告状了——说萧珂故意甩脸子给她和班岚看。

长孙优顿时怀念起荣宪,即使荣宪会把战报拦腰一撕扔人脸上,直接骂干不了滚。

萧珂是谁都不理。自己人与别人一视同仁。若是单纯身体不好,难受,长孙优能理解,毕竟萧珂一直咳,脸色也差——但至少别人问要不要请大夫时得道句谢,而非一言不发。

更令人崩溃的事发现在抵达宜宾后——萧珂没巡营,没誓师,没祭天。只带着人沿着江边溜马,吹风望山。

还好统三十万水师的益州卫指挥使孙宁妃是个自来熟。可年仅二十四且一路扶摇直上的小姑娘跟两个四五十岁还在宦海沉浮的人没话可说。

长孙优和班岚早已望尽千山,看尽沉浮百态。

孙宁妃人生最大的挫折是去买红糖锅盔时店家打烊。

孙宁妃用佩剑扒拉了一下红薯,半调侃的说,“反正你和班将军来这一趟也是为回去后能名正言顺升一级,他又不是你正经主公,别搭理他。”

长孙优帮她翻了一个红薯,“你们太难了。”

孙宁妃捡出来一个,戳了下,里面没熟,又丢回去,“呵,想象一下西北大沙漠,周围全是沙,但你的主公每天都要一桶热水沐浴。”

说罢自己也笑,“不过当年萧荻在时,四五十位子侄,九刺史四指挥使十个姓萧的,我们拿命搏来的军功,人家只说一句这是我家芝兰玉树指挥得当,可不子侄都出类拔萃么,我们的功绩都叠他们头上。如今好赖论功行赏,不论出身,不就一桶热水嘛。”她还伸手比划了一下沐浴用的木桶轮廓,“只要能让我封侯策伯,三桶又何妨。”

这就显出孙宁妃还是有几分道行的,先拿无关痛痒的地方损人,以拉近关系,道清关系后随即便捧。

不过长孙优也懒得跟人玩语言花样,她资历摆在那里,总归是长辈,别人得客客气气的高看一眼。

“二郎和王姑娘可惜了。”长孙优左右而言它。

撇开动机不论,长孙优十分认可孙宁妃的观点。

富贵险中求,首先这富贵能求得到。

讲道理,她也应该黑一下荣宪,但她没那个胆子,她见过荣宪这么四五年是如何一寸一寸的把辽东世家的脊梁骨敲断。

荣宪唯我独尊。

当日在白城,荣宪明堂高坐,十五万铁骑甲光向日,对诸豪族言六字:要么跪,要么死。

不知道这算不算王侯将相宁有种,反正这算去你大爷的共治,只有老子说的算。

长孙优只好捧一下萧溱和王子佩。

谁知孙宁妃一脸茫然,半天才说,“哦,主公的父母。”

这次换长孙优愣,提醒,“湖阳当日将萧松令夫妇救走,安置在锦官城。”

当日湖阳献玺于兄长,无奈她哥到底没有天子命,拿到玉玺当天大笑而逝。荣真转头支持先皇即位。

先皇害怕湖阳这个姑姑,打算剪除湖阳羽翼,那时湖阳在京从员两人,霍仲雪与萧溱。霍仲雪军功卓绝,不敢问罪,就拿了来探望湖阳的萧溱和王子佩。

那时草拟的罪名是里通外国。

英国公府立身关内辽东之外,湖阳一时困顿,没办法,上了假死药这招,这招有点险,但萧珞虽年纪小,配合得好,还真成了,将人救走,送去川蜀。

一双儿女没办法,多少双眼睛盯着,只能抛弃在京。

长孙优知道这事的原因无他,只因为原先带她的长官就是倒霉被选中去送两名伤患的女部之一,荣宪遣金赐田令其归家,不再启用。

不过萧溱两口子并未彻底隐姓埋名,他们在川蜀教山民认字。益州离凉州近,没出三年,英国公府就得到消息,萧荻直接派兵将那对夫妻就地于锦官城中斩、首示众,列罪五款:不敬父母、颠倒朝纲、里通外国、教化山民、不安于室。

“啊?”孙宁妃还啊了一声,半天尴尬笑笑,“我不是益州人,加上军中老人又比较少,上一辈的事我不太清楚。”

长孙优便会意,看来也是当地人不做当地官。

果然是荣宪的同门师兄。

同样的套路。

“你们也旧部一概不用啊。”

孙宁妃只好圆场,“度主公之意,是不能排除旧人叛主,又不忍忠臣遭疑,只好一概不用。”

“挺决绝的。”长孙优摇头,“我们也旧部一概不用。”而且年轻的嫡系才能坐正职,她叹道。此时暖和过来,就回去换正装。

上一篇:昆仑令 下一篇:她与她的高跟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