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138)

她们之间,没有告别之语,便如上一回。每次,都似在切断二人的情缘,却永远藕断丝连,永远不能真正地再无干戈。

她说得轻松,似乎当真生无可恋,但高阳知道,阿武如此言语,也不过是明白她不舍置她于危境,然而,即便知道她不过是逼她心软,高阳仍是难过,仍是觉得心如刀割。

何时开始,她们之间成了这样的境地,她永在后退,阿武永在逼近。

武媚娘出了高阳的房舍,一路无阻地走出后门,门外有车接应。

浓浓夜色之中,骏马嘶鸣,一声鞭响,马蹄声嘀嗒,飞快地朝皇城去。武媚娘满心不舍,这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相处与她而言,真是太多短暂。

入城门,车夫出示一块令牌,守城卫士便快速将城门开启,车一入门,城门便再度合上,不过片刻,又恢复了宁静,门前又落叶打转,寂静无声。

武媚娘下了车,饶过巡逻的御林,一路朝着立政殿而去。而今宫中四处都是她的人,除了御林她驱使不动,余者皆无可虑。而御林,武媚娘稍稍地弯了弯唇,多半已落入殿下之手。

她今日出门,是经深思熟虑。数月前,她欲将御林收买入麾下,令人探查数十名校尉背景,而结果,却让人万分心惊,这掌控了御林大半实权的数十校尉,皆与李君羡有千丝万缕的关碍。

李君羡,听命于高阳。

当得知此事,武媚娘久久不能言语。除了逼宫,谁会在御林上动手脚?高阳是不会篡位的,她会如此,只会是为她预备后路。皇帝凉薄,能废一后,便能再废一后,废后焉能善终?御林,便是高阳为她准备的最后一道屏障。然而,收买御林,何等风险,亦非三年两载便可成之事,其中所费人力财力,可想而知。

高阳暗地里为她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武媚娘欲落泪。高阳心中有李唐宗室,有天下万民,但阿武,是高过这一切的,她用心地维护她,哪怕,她已是别人的妻子。

这样的殿下,让她如何肯放手。

武媚娘入立政殿,殿中有人恭候,见她回来,一言不发,齐整划一地预备洗漱衣物。武媚娘沐浴而出,天已亮。

皇帝离京三日,朝中政令皆出皇后之手。李义府、许敬宗等人愈发得意,长孙无忌诸臣更为焦急。

三日后,皇帝回京,长孙无忌陈折,请皇帝颁旨“修礼”,礼乐,自春秋之时便为人君之器,无礼乐,则天下动荡,人人知礼从礼,则秩序井然。故而,“修礼”是文治。皇帝数有“武功”,帝王生涯中,已是光辉,正缺文治,长孙无忌便送上来了。

皇帝大喜,下诏崇文馆诸人参与“修礼”。皇后进言,许敬宗为礼乐大家,与其位高权重之人为名而指手画脚,有“公器私用”之嫌,不若精通之人来督管,方无差错。皇帝答应。长孙无忌有首倡之功,果实却为皇后一党窃取。许敬宗因此事,而加司空,位极人臣。

长孙无忌惶惶难安,想皇后姓武,是武元庆、武元爽之妹,自家人必知自家人之短,便请两人来问策。

武元庆、武元爽本就不喜武媚娘,先前势单力薄,不得不借助她的势力来为自己谋官位,现似乎官位已稳,就不需要再“忍辱负重”了,便又挺直了腰杆,堂而皇之地成了太尉座上宾。他们本事有限,又说不出什么好计策,久而久之,长孙无忌便不愿费心搭理他们了,万事也只敷衍而已。

武媚娘见了这两个人,简直想立即弄死。人不独立,必有群党,一个人是成不了事的,需有人扶持才行。有谁比自家人更能放心?小时候的事,她可以先放放,但这两位兄长此时投敌,便是忍不得了。

武媚娘都不必构陷,只进言欲磨练兄长,使其不亏陛下厚待,皇帝便准了让他们出京做刺史。地方上势力复杂,豪强世家错综相连,无能之人岂能胜任?尤其是京中还无人为他们周旋,不过半年,便有御史参奏二人鱼肉百姓,苛捐杂税,中饱私囊,连同证据一并奉上。

武媚娘颇为羞愧,与皇帝道:“兄长如此不贤,愧对陛下。”

皇帝颇为大度:“是你兄长又非你,你早年离家,面都不曾见过,怎知他们是好是坏?不怪你。”

“陛下宽仁,我不好不知分寸,兄长如此,我亦难见人,陛下不必因我而觉束缚。一切,有律法可依。”

于是武元爽两兄弟全家夺官流放,并且半路死于“时疾”,只剩了几个儿子,武媚娘这才解气,至于几个侄儿,且看一看,若有堪用,或可委任,无可用者,还有贺兰敏之,一样是武氏血脉。

因而,武媚娘颇为注重对贺兰敏之的培养,早早便将其投入崇文馆去读书。韩国夫人并不管他,忙着入宫与皇帝私通,武媚娘只做不觉,还很贤惠地从民间无根基无势力之家采择淑女,充纳后宫,供皇帝享用。

上一篇:穿越之刹那芳华 下一篇:薄荷花海

若花辞树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