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君厮守(123)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丁绍德笑了笑,“大相国寺的主持替我算过命,说我活不过三十岁。”

见她说得这般淡然,晏璟轻轻摇头,“某些时候,你与我师弟倒是十分相像。”

“不过,不至于三十岁前早逝的,少动怒,少忧思,常与称心之人相处,自然就长寿了。”

“称心之人?”丁绍德玩味的笑了笑,“是真人你吗?”

晏璟上杨起眉,“你怎和方才那姑娘一样…”看到丁绍德的笑脸,“怪不得你的纨绔,装的如此真。”

丁绍德再次大笑,“季泓,不敢有称心之人,即便存,也不敢求。”

门楣下的珠帘被风吹起,豪无规则的摆动,珠子相互碰撞,发着嗒嗒嗒的声音。

晏璟摇头,“你不知道风何时会来,她来了,你也不知道她何时会走,又或许她来了,你不知道而已。”

“可我,抓不住。”

“可你,没试过。”

被风卷暗的灯笼被换下,阁中瞬间明亮很多。

转梯的楼下是一个空旷的隔层,顾氏在楼下等着上面的人谈话完,也是在等着楼上的女子。

捏着细细的长针挑弄灯芯,烛火时而明亮时而暗淡,墙上映衬着她的身影,由浅到深。长针被放下,桃木簪子在烛光下似有些油光,看得出来这簪子是有些年头了的,虽是木制,但被保护的十分好。

簪子的样式很特殊,因为戴此簪的人是出家人。

安静的楼阁内总生有一种微妙的感觉,突然多了什么,让她一下子紧了心。

顾氏自幼习武,阁内安静得无声,即便走路不曾发声,她能察觉到微弱的呼吸。

阁层卧榻上的女子身段妖娆,侧躺着身子直直的盯着她,“你...是在等我?还是,”晏璟微一抬头望着明亮的楼上。

“她...我不需要等。”

“那你是在等我,为何?”

顾氏拿着簪子起身,抬头注视着她头上的玉簪,想着玉簪才是她应该戴的吧,至于这桃木簪子,“这簪子对你来说,很重要吧?”

簪子静静的横在女子的掌心中,晏璟泛着平淡的眸子,“入山门时,师祖所赐,此簪共有七支。”

“你师祖...扶摇子?”顾氏走近,“既然重要,怎随意赠人。”她欲将簪子还她。

“不是你说的不要信物只要簪子吗?”

顾氏呆愣了一会儿,“晏真人,你可知,赠人簪子的意思是什么吗?”

晏璟并非居于深山不出世之人,怎会不知,不过见顾氏这般认真在意,她兴起了玩笑,故作不懂道:“何意?”

“你真不懂?”顾氏见她不像是那种天真不懂世俗的姑娘,即便她不涉凡俗,但起码应该是知道的。

“簪子尤以女子所戴居多,在我们丰乐楼,若郎君有称心之人,想要带走,便会赠簪子,若那女子接了,则表示愿意与他走,皆大欢喜。若是拒还…..”

她故作深沉,“若是拒还,如何?”

“当然是表示不愿意了,不过红楼女子都是卑贱之人,能够博得某家郎君喜爱被带走,就是脱离这苦海了,自然不会有人拒绝,且一般能替姑娘赎身并带走的郎君不是富甲一方的员外老爷,就是家世显赫的勋爵子弟,被贱籍女子拒了,又怎会善罢甘休呢。”

晏璟拱起细细长眉,不曾想这花红柳绿之地的是非这般多。

顾氏俯身笑着,“这红楼内,真人不知道的水深,多着呢。”

“簪子,就赠你吧,你我同为女子,就当是我给你的信物。”簪子很重要,可于她眼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大道三千,殊途同归,你不属于这些是非之地,楼上那人非你良人。”

顾三娘握起簪子,转过身背对着她,侧头道:“你们道家人,都喜欢这般擅自揣测别人的心思么?”

晏璟摇摇头,“你早日放下,早日脱离苦海,你还这般年轻,莫要葬送了。”

“相传扶摇子能通人心,测将来,你...看到了我什么?”

回头时,四目相对,顾氏看到晏璟眸子里的是安静,祥和,不兴波澜的江海,江海本是宽广汹涌的。而晏璟看到的却是一双充满执念的幽暗眸子。

“执念是没有尽头的,她只会害了你。”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是晏璟所认为的。

她通的不是人心,也不能预测未来,只是比一般人懂的要多,观察要仔细。丁绍德并不是不值得托付之人,恰恰相反,是长情之人,可长情之人,很难动情。

方才她要离去时,丁绍德托付她一件事,她只是沉默着未答应。

喜欢是喜,赶也赶不走,不喜欢是不喜,强求也强求不来。

有情的女子,值得更好的人,情是相互的,她希望她能够自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