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君厮守(150)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欲再次跪下时被赵宛如所制止,“你当谢榜眼。”

随后赵宛如稳步走到皇帝跟前,侧福身子,“陛下,都是惠宁的不是,难得的忠良贤才,就莫要罚他了。”

赵恒招手示意她坐下,“如此,也罢!”

惠宁公主求情皇帝就此作罢,众人大惊,纷纷猜测议论,“这李若君是何许人也?”

赵宛如坐下后,赵恒斜着身子,“今年的进士朕瞧了,人品相貌与出身都符合的有李遵勖与沈惟温二子,一会儿散主宴后元贞可自行留意。”

“多谢爹爹。”

赵恒覆手咳嗽了两声,“那就开宴...”

“陛下,惠宁有话要问榜眼。”

赵恒挥着朱色的大袖子,任由她。

眸中压着刻骨相思,“李真人,举进士入朝,意欲何为?”

风渐凉,心尤热,热在期盼眸中人未启的朱唇。

第63章 乱红飞过秋千去

人等着看戏。

李少怀也被她此问问住,愣在了原地,炙热的目光望着面前的前方, 也不知是望皇帝还是惠宁公主。

“道,即是天下之道, 道自在人心中,大道无私, 容于天地, 心修道不在身,诚修道不在人, 正如你之道不在...”李少怀忽然顿住,“你之道不在我, 而臣之道则在上, 亦在天下昭昭,其心昭昭,求的是大道,怀的是, 无为而无所不为。”

李少怀之从容,侃侃而谈,让不少人为之赞赏, 佩服,有人小声议论道:“道门高徒,非同凡响,公主若因此让朝廷错失良才,岂不可惜矣。”

赵宛如才不在意她说的大道与无为,她只在乎为何中间的话要顿住,“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两句话引人想起典故,打破了堂上紧张的气氛,公主的开怀笑也让众人松下一口气,宴会得以继续进行。

李少怀坐回座上,方才那吓破胆的进士举杯过来向她连连道谢。

李迪碰杯饮尽一杯御酒,“这几日,你连着我把这三十几年的胆子都给吓没了。”

李少怀抿嘴,笑而不语。

李迪俯身凑在李少怀耳旁小声道:“别人都看不出,可我清楚的很,这惠宁公主对你爱及才会如此。”

旋即李迪坐正,撑着脑袋看着眼前这个白脸小生,酸涩道:“不过,捧得太高的话,摔起来就惨了!”

李少怀喝下一口茶,差点呛住,“爱及?”温润平静的眸子突然黯然失色,“你是太宗的嫡孙惠宁公主,而南唐后主的嫡孙李正言早已经死去,我是谁呢…”

酒过三巡,宴上不少进士举杯四处走动祝贺,几人围一堆交谈。

李少怀望着正主座上的几个空座发了呆。“李真人!”突然被人拍了肩膀。

李少怀转身,印入眼的是一个脸蛋干净的内侍,内侍俯身小声道:“惠宁公主在北苑金明池等您。”

金明池以北就是西北京郊李少怀住宅所在之地,三月的风寒冷未退尽,吹在人身上能感受到轻微的刺骨。

京郊的金明池比宫内的要大数倍,平常都有禁军在此练习射箭,今日禁军都被调去琼林苑守卫了。

清风徐来,三两片青黄的叶子落至水面轻荡起波纹。

三月,万物回春,绿岸边独一抹朱红格外耀眼,朱红身后缓缓走来一个白衣少年。

岸上的柳树冒着绿芽,树梢倒映水中,水面上还有一红一白两个纤瘦的人影。已经过了正午,太阳朝西山奔去,李少怀替穿朱色襦裙的柔弱女子挡着刺眼的太阳。她不高大,却可挡风,寒风绕过她,影子静立她脚下。

她踩着李少怀的影子,李少怀替她挡着寒风。

随着白衣少年的走近,朱衣女子眼里的人影越来越大,眸光也越来越亮。几月未见,站定后,竟是相顾无言,四目皆泛着光,光中都映着对方。

曾幻想过无数次抛开乌云,但她知道不会有月明。

“既知道了身份…”赵宛如心中一直想问,可不知道为什么她竟是如此的害怕,“你还愿意娶我吗?”

李少怀只是站在原地,静静的站着,不动也不言语。

她的眸中没有丝毫惊讶,也没有惊喜,赵宛如好像有些明白了,也许刚才的话,她不该问,“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李少怀笔直的站着,眨了眨眼,“大概是我从开封府牢狱出来的时候。”

李少怀早有所思,先前找恩师要荐书时,寇准便问及她,她与惠宁公主是什么关系。当时并没有在意,但不在意并不意味忘记,后来发生的种种都让她起了疑心。

只是李少怀始终记着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你既然...”赵宛如攒着手走近一步,李少怀则后退一步,“你既然知道,为何...”她不停的走近,加快速度的走近,“为何还要入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