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君厮守(17)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桥底江边有许多青石台阶,一群少男少女站在岸边台阶上,水面上浮动着许多莲灯。

“快看,她们这么多人在岸边干什么呀,那河里发光的是灯吗?”赵静姝站在临江的街道旁朝人多的地方指着问道。

李少怀点头,“是河灯。”

于是带着她们过去寻了一个人少的台阶,拿了三座莲花河灯。

“这河灯,有什么用啊?”赵静姝捧过李少怀递来的河灯,放在眼侧转着圈的仔细打量着,“像真的莲花一样哎。”

李少怀打开火折子,点燃,“能够许愿,放下一盏灯,它就能带载着你的愿望了。”

“这些河灯都好漂亮啊,这里这么多河灯,它们最后会流去哪儿呢?”赵静姝蹲下将手里的灯推送入江,望了一眼波光粼粼的江面,与河灯内的烛火相称映。

李少怀随她一旁蹲下,拨动着岸边的河水推送着缓缓前进的河灯,“泌水倒流,古来河流都是自西向东,唯它自东像西注入唐河。”李少怀说着说着轻颤一笑,“河灯,许是沉入河底,又许是被下游的百姓拾起扔弃或者拿来重修倒卖吧。”接着李少怀抬起头望着流动的江面凝住了脸,喃喃道:“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听着这河灯最后的归宿,赵静姝不禁疑惑道:“那这愿望还会灵验吗...”

李少怀起身,远远望着,欲要说什么时身后响起了赵宛如清冷淡漠的声音,“许愿,本就只是一种寄托,天下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李少怀转身,露出了与烛火对应的笑容,灿烂却失真,“真的吗?可少怀怎么觉得,有些人生来便是锦衣玉食,而有些人,国破家亡,饱受饥寒,小心翼翼的过着自己不是自己的生活。”

赵宛如知她意有所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哪个朝代又可避免呢,真人未免把凡事想得太过了,眼下不是挺好?”

赵宛如心叹,上一世李少怀常伤怀,皱眉便是因此,希望这傻子能够听懂她的相劝。

李少怀是听懂了,可心底仍有几分幽怨,果不其然,这女子永远都知道自己的心思,自己的一言一行。

“少怀!”岸上传来一声似乎是看到了宝贝一样高兴的叫唤。

李少怀转身舒展眉头大喜,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迎了上去,“复古兄,你怎么到唐州了。”

“恩科已开,我家老爷子训得厉害,我便早早的收拾了东西,得知你在唐州,便也随着一起来了。”

“李解元要上京赶考做状元了。”李少怀笑着他。

赵宛如端着身子侧望着岸上李少怀旁边的男子,觉得甚是眼熟。

“元贞,我与旧兄叙旧一会儿,你们先找家茶馆,我随后来找你们。”李少怀想借此与几个儿时好友谈吐心声。

以此来逃避刚刚的话,不然她知道,这女子听到她地哀怨定然又要把她“训”一番了。

李迪随着李少怀的目光看向岸边,一下就被岸上两个女子吸引了,一个端着手站着,仪态万方,气质不凡,一个蹲在水边嬉水,风姿绰约,天真喜人。于是扭头上下打量着李少怀,“哎呀呀呀呀呀,你这木头开窍了?”

李少怀转身的手停在半空一动不动,旋即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别乱想,我与她不是你想的那样。”

李迪坏笑,环起手用手肘推了推她,“不是我想的那样?那是哪样啊,快告诉我,是哪家的小娘子。”边走着,李迪偷偷回头又瞄了一眼,“看她们的穿着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吧。”

李少怀很是无奈,上扬着不浓不淡修得齐整的眉,“许国公府。”

“行啊你小子,丞相家的闺女都被你...”

李少怀跨步转身凝了他一眼。

李迪止步摸着后脑勺笑了笑,“我这不是开个玩笑嘛,对了,你猜猜今儿还有谁来了?”

李少怀收回眼神,径直走着,“你这般高兴,又从濮州跑到江南北路,想来是陆阳来了。”

“正是仲言来了。”

“他来了你还这般高兴啊,不怕他将你的状元夺了去了?”

陈陆阳,字仲言,是太宗时期三元状元陈尧叟的次子。

陈尧叟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且陈尧叟两个弟弟与一个妹夫都是状元,一家四状元,父亲陈省华是进士出身,一门五进士皆为天子门生,书香门第。

“哎,贤弟你这就不知道了,遇强则强嘛。”

长乐街临汉江,主街道宽敞,两旁都有各种铺子酒馆茶楼,许多店铺为招揽生意都挂上了灯笼,写上了谜题,摆上了丰厚的奖励以此来吸引客人。

其中一家卖首饰的小铺子吸引的人最多,里里外外围着众多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