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君厮守(21)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桥头陈李二人上扬着嘴角笑了笑,“你看看你二哥,不光文采出众,这武艺更是,与三儿你小叔叔相比如何?”

陈陆阳摇摇头,“我小叔叔善射,专攻此,讲的是精益求精,而二哥他是所学甚多,不可比。”

“这个道士长得好俊啊,这么一看这二人还真是般配。”众人看着船上的人彬彬有礼的相对。

“般配什么呀!”喝彩中有人不耻。

李迪带着陈陆阳挤到了桥上离停船近的地方,听到了这刺耳的话于是上前沉着脸极为护犊子问道,“是那道士不配?”

说话的人穿着棉袍,应当是个富庶人家,微皱着修的齐整的眉,“你们是外地人吧,可能还不知道。”于是将声音压低了,“知州的小女儿周清漪与私塾里的一个杂役私通,前些年那杂役莫名的中了秀才,大家都还以为这人是个有学识之人,谁知这么些年过去了仍旧还是个秀才。”

那人转着头,“刚刚那陈秀才还在这...人呢?”

陈世泽哪里还有人影,在不小心将周清漪推下水时就已经吓得丢了魂,也不去看桥底下的人,撒腿就跑了。剩下丫鬟一个人在桥头哭喊。

不见了人影,棉袍男人便又看了一眼桥下停船处李少怀的身姿,“某看这小道长气质不凡,言行举止不似像那种出身贫寒的道士,估计家中背景深厚。”

陈陆阳憋着头一笑,而李迪硬是憋住了笑,摊着手,假装认同道:“有眼光,真是有眼光。”

直到那人走后李迪搭着陈陆阳的肩笑出了声,“听见没有,说你二哥家中背景深厚呢。”

接着笑得叉腰躬着,“他要是知道少怀平日里吃饭还要咱们接济,估计呀脸都要涨红了去。”

陈陆阳扶着他,“好了,哥哥什么时候变得这般不正经了,你先于我认识二哥,二哥的家世仲言不知。”

李迪摊手摇着,“哪儿有什么家世,你二哥自幼是孤儿,由至长春观的子虚真人一手拉扯大的,可享福了,长春观里都是坤道。”

“噗...”

就在人群里熙熙攘攘的议论着刚刚那救人的一幕时,陈世泽推着前面的人一路挤了出去,到了人少的路头也不敢回的狂奔。

陈世泽的家在唐州泌水上游,不知道他跑了多久,只见他拐了几处街道深入了一个巷子到了一座破旧的老宅子门口。

“阿娘,阿娘!”

宅子亮着灯火的屋子内出来一个弓背的老妇人,拿起扫帚就想打他一般,“你这是,又上哪儿鬼混去了,让你好好用功读...”

“别说这个了,阿娘快跟我走。”

“啊?”老妇有些耳背,没有听清陈世泽的话。

“阿娘,来不及与你解释了。”陈世泽从屋子里收拾了一些细软,将老妇直接背上就出了宅子。

老妇人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要做什么,“你这是,又干什么呀?”

“逃命?”

这句话她听清了,“什么,你杀人了?”

陈世泽又累又怕,“没有,我把人推下水了。”

其实不过是争执下,周清漪踮脚夺金钗时没站稳才落了下去,陈世泽没能抓住。又害怕周清漪将罪责推给他,知州向来护犊子不讲理,出于害怕才跑的。

陈母听着在他背上就大哭了起来,不停的捶打着陈世泽的后脑勺和背,“你这个臭小子,不用功读书,连个杂役的活你都干不好,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又不上进,你还...你快放我下来。”

经不住母亲的捶打,加上他实在累,于是将母亲放下,一手撑在墙边大声喘气。

大气还没歇几口,陈母便一把拉过陈世泽的手,“跟我去自首。”

陈世泽差点被母亲这一拉而摔倒,听见母亲边哭边喊心一下软了,“您先让我歇歇。”

泌桥下的停船上,李少怀先一步跨上了岸,将船稳住拖到岸边后又扶着周清漪下船上了岸。

到了临安的街道上,李少怀拱手作揖言谢,“多谢。”

周清漪摇着头,微福了身子,“是我要谢谢真人救了我才是。”

李少怀微微一笑,“客气了。”

二人不同路,于是李少怀转身。

霎时,愣在了原地。秋风吹过江面,将河灯缓缓吹动,河灯上摇曳的烛火被卷灭。秋风是凉的,映着这寒芒的月色,亦如眼前这桥耸立的石狮子一般让人觉得冷。

“你...一直站在这?”

赵宛如没有回答她,只是给了她一个如这月色般的眼神就转身走了。

剩下李少怀傻傻的愣在原地,撇下头一瞧,将停船旁泊秋风吹起的波澜,一览无余。

第9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

明道元年秋,新帝赐死前朝惠宁公主,一纸诏书将汾州太守李若君召回东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