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君厮守(68)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即便是庶出,出身于国公府,我想求娶她,又谈何容易。”李少怀眼中黯然。

很多事情她没有去问元贞,比如元贞总是对其生父避而不答,李少怀一是不敢问,二是想等元贞亲口说。

“你丧个什么气,你如今也是要应举的人了,凭你的才华考个进士,难道是登天的难事不成?”

李迪在得知李少怀也参加了明年的春闱时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这孩子终于长大了,李少怀独自一人总不能做一辈子道士吧,总要成个家生个娃,否则百年后如何是好。不过要是实在无法,今后他就过继几个孩儿给他。

喜的是若李少怀与他能一同进士及第便可同朝为官,相互照应。

李少怀不知道李迪连她百年之后的事情都替她想好了。

“是啊,我小叔叔在翰林,是明年春闱的主考官,二哥也无需担心什么。”

李少怀起身离座,丰乐楼有五座楼高耸相对,她走至相连各楼的飞桥之上,珍珠门帘在明亮的灯烛下闪耀晃动。

负手看着楼下远处灯火辉煌的皇宫,皇宫宣德楼前挤满了人,似乎很是热闹。

他们不知,李少怀担忧的不是自己能否中第,而是朝堂中多是尔虞我诈,那皇宫内住着的又曾是迫害过她全族的祸首后人。

临行前,师父告诫自己,执念不要太深,上一辈人的恩怨,与后辈人无关。

天下都传,后主是被太宗用牵机酒所毒害,但此事史官都否认不予记载,流言终究是流言。入仕,有元贞的原因,也有她自己的原因,她想寻求一个真相。

“你们瞧,大内宫门外那是在做什么?”李迪指着皇宫宣德门前拥挤成一团的人群说道。

陈陆阳虽然出来了,但是眼睛尚未恢复,推算着时日想了想,道:“想来是替两月后的冬至做准备,每年这个时间都会开始准备车辆与驯象。”

皇宫宣德门到南薫门外有一队车与几只驯象,仔细看去走在最后面的是五辆四架之车,每辆车上都设有两面旗与一面鼓,车旁的护卫都是穿的紫衫带着帽子。车辆前面赶着七头高大的驯象,每一头象上都骑着一个手里拿着尖利的铜镢子的人。大象前面有十几个人拿着铜鼓和鼙鼓,举着几十面红旗。

从大相国寺旁许国公府出来的马车一路来到宣德门,那些车队与驯象让开道,马车入了大内。

李少怀注视着宣德门在一片拥挤之中让开了一条可供马车行走的道,连车队与驯象都给马车让了路。

与李少怀她们所相对应的另一座楼的顶楼今日也被人包了下来,之前锦绣门楣内只亮着灯火。就在刚刚,空无一人的阁楼上来了几个浓妆艳抹的女子。

没过一会儿阁内响起了琵琶曲,似乎有人入座了。

“四郎可是稀客呀,怎的有空来咱们这丰乐楼了?”浓妆的年轻女子喜笑颜开,替她倒着酒。

女子端杯凑近,“四郎今夜可是留宿此?”

年轻的白脸俊生撇头对视着她,用折扇推了推她递来的酒杯,“我伤还没好全,不宜饮酒。”

女子才回过神来,遂又是媚眼一笑,“哎哟,你看看奴这记性,都是奴不好,竟忘了四郎身上还有伤。”

白脸俊生的话让那弹琵琶的女子手抖了一下。

“某是不那吃人得豺狼,姑娘不必紧张,这北狄的乐声,我很是喜欢。”

曲毕,那弹琵琶的女子惊讶,“衙内是如何听出的...”这人名声素来不好,楼内都传遍了这是京中有名的纨绔,好在是不常来丰乐楼的。可不但今日来了,偏偏原先弹奏琵琶的姐姐还不在,她便顶替了姐姐,头一次替人演奏,还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如何不怕。

“教坊的燕乐比唐律高二律偏弱,中原以外的音乐没有法度,但大体上来说比教坊高一律多,唯独北狄的乐声比教坊乐低二律,我常年听教坊燕乐,自然听得出来。”

琵琶女心中微惊,纨绔也懂乐?而且他这般言论,应当是对乐律极为精通,“衙内真是厉害,奴的父亲是北狄人。”

丁绍德笑着挥了挥手,“喜福,带下去领赏。”

“是。”

琵琶声停,人去楼空,这楼上便只剩丁绍德与刚刚倒酒的女子侧卧在躺椅上。

“可有消息吗?”

见人都走光了后女子揣起手收回了那卖笑的脸,悲伤的叹着气,“四郎真是薄情,还以为你是来看奴家的,哼~”

“一会儿问完消息,你是不是又要去城西那茶坊找你的臻臻姑娘了?”

丁绍德撑着头,撇了一眼,“你是嫌某伤得不够重,没被打死?”

女子当即心惊了一下,忙道:“我哪儿敢呀,昨儿夜里城西的人实在太多,能瞧见你们的人实在太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