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君厮守(73)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副指挥使丁绍文,将李少怀带走了。”云烟说着京郊别院前半个时辰发生的情况。

赵宛如深邃着眼睛,“这么快,他就注意到了吗。”

“他们只说是说想结交玄虚真人,特派了人来请,参知府有人认识属下,属下便...私自便回来了。”云烟单膝跪下,“还请殿下责罚。”

赵宛如抬了抬手,颤笑道:“是我这几日行事不够谨慎,还是他丁绍文有通天的本事,眼线竟敢插到国公府来了!”

第31章 众莫知兮余所为

汴河穿过甜水巷, 丁府的大门敞开着, 牌匾前挂着灯笼,台阶上耸立着府卫。

四面高墙围府,一眼望去占了整个巷子,这是开封府的闹市区,房价可不比皇城脚下的便宜。

“真人这边请。”

李少怀初入府,看到的是满目奢华, 众多杂役女仆清扫着庭院。

“动身去蓟州祭奠外祖一事你们要万分谨慎,护好夫人, 切不能大意马虎,若出了差池, 唯你们是问。”

“小底知道了。”

丁绍仁刚从生母窦氏房里出来, 商议着外祖父窦偁祭日之事,窦氏准备动身回蓟州祖宅。

丁府宅院多, 廊道错综复杂,台阶高低, 李少怀注意到了廊道拐角处正在叮嘱下人的丁绍仁, 一时忘了脚下。

踩了空,借着卷帘下的栏杆扶着自己,虽不至于亲上大地,但是膝盖未能幸免的撞了护栏下的石砖, 让她吃了痛。

恰好丁绍仁走至了她跟前,低头愣了愣,转头轻声问道:“这人谁?”

“回郎君的话, 这是大郎请来的,是长春观的玄虚道长。”

丁绍仁有些耳熟,遂回想了想,“哦,原来你就是那个治好了陈仲言的道长,”丁绍仁细细打量着她,躬身柔声道:“失敬。”

看穿着打扮以及随从的态度,李少怀也能猜到他应是丁府的郎君。

“衙内...”李少怀膝盖刚刚猛然间撞了一下,此时剧烈的抽痛了起来,强忍道:“客气了。”

“某还有事,就不妨碍真人与大哥见面了。”轻点着头从李少怀旁侧离去。

李少怀就着栏杆内的护廊坐下,揉了揉几个穴道,膝盖处麻痹的痛楚好了许多。

“这下,撞得真不轻。”

“真人可还能走?用不用小底搀扶...”

李少怀忙的抬手拒绝,“多谢,我自己能走!”

丁绍文住在长房,虽不是窦氏所生,但因其生母生下他不久后就病逝了,窦氏便抱过来抚养。

四合的院子中间挖了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的锦鲤闻着人声窜逃进了假山石的洞中。

长房院子内有小厨房,书房,等陈设齐全的可视作单独的住宅了。

书房的门没有开,小厮领着她去了书房。

“郎君,玄虚真人到了。”

临窗处是放满了藏书的黑漆书柜,案桌旁釉色艾绿的青瓷内竖着十几幅卷轴。

“真人,这边。”小厮弯着腰指着另外一边。

卷起的帘内静坐着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四溢的茶香正是从他哪儿散发出来的,伴着书香,让人有一丝倦意。

李少怀缓缓走近,“我该,称呼施主为殿帅?”

丁绍文起身,举止柔和,轻挥了挥手,小厮关门退去。“真巧,又见面了。”

“是挺巧的。”

丁绍文摊手,“请坐。”

李少怀轻点头端坐下,“不知殿帅找贫道前来,有何事?”

“他们没有告诉你吗?”

“殿帅出身名门,是天子门生,国之栋梁,大宋最年轻的指挥使,而贫道不过是区区一个茅山道士,实不敢高攀。”

“哈哈哈哈,”丁绍文笑的不大声,但是十分有底气,“真人谬赞了,出身不能决定一切。”

“出身是不能决定一切,但你不能否定它十分有用。”

丁绍文递过一杯泡好的茶,“这是千百年来不可变的,奈之若何。”旋即浅笑了笑,“但不妨碍,我想结交真人。”

“真人的年纪应当不过双十,陈尚书家二郎的寒疾让医官院众多太医都棘手,而你只用了半个晚上,可见真人医术高明。”

“医术高明的人,天下比比皆是。”大宋自建国以来极为看重文化,修建各大书院,不单单是文学一方面,还有医学,因此懂医,医术精湛的人并不少,且丁府是什么人家,怎会缺看病的先生。

“真人不光医术高明,人也聪明。”

平淡的笑容渐收后,丁绍文目光深邃,“真人,意欲何为呀?”

“殿帅,所言何意?”

“出家人,本该四大皆空,我想,道家的训言里也是明明白白的写了吧,真人自幼出家,应该比某清楚。”

他的话,李少怀大概听懂了,“你调查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