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期(190)

作者:燕不学 阅读记录

一个人初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上遇到的第一个“前辈”,或者说带教师傅,天然地会让人生出雏鸟情结,会影响人很久。

她之于姚若,某种程度上,就像海澄之于她。

这也是为什么海澄因为遇安的悬而未决,跟她“在商言商”,多次转变态度,也撂过狠话,而她仍想帮海总找出潜在风险,明里暗里能帮一点是一点的原因。

隋然不能直白地说出自己的担忧,兜了个圈子:“姚若,你知道咱们这项目定位明确,业态集中,而且管委会给的资源也好。愈小、专业性愈强的圈子越有集聚效应,也许是楼师兄找对了客户,人家介绍了自己的合作伙伴或者朋友同学呢?”

姚若一怔,可能之前没往这方面想,自己挠着额头捋了半天,不确定地说:“那也太欧了吧,一个个好像就等着楼师兄跟赖师兄来找似的,说换一块儿换了。关键是我没看出临港那边除了便宜,还有你说的福利,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势……我跟妳说然姐,我在园区呆了三四天,回来离职的心都有了。”

她给隋然隔空投送了几张照片和一段视频。

偌大的园区除了色调惨白的建筑,树都没见到几棵,更别说人。放眼望去,远处地平线灰黄,风格萧瑟到荒凉。

“我长这么大,除了跟我爸妈旅游去农家乐,没见过那么冷清的。周边没地铁,不开车的话,买瓶水都得骑好久单车。两个园区就一个保安,保洁工俩礼拜来一次,那保安可无聊了,我去那天拉着我把几幢楼跑遍了,平时一个人在那儿,没人跟他讲话。”

姚若也对园区运营报以极大的不信任。

年轻人没见过污浊,没接触过蝇营狗苟的潜规则,人反而比前辈通透,更能嗅出暗雷。

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是纯粹无知者无畏——姚若不同,小姑娘没有经历世故后的所谓“圆滑”,刚接受过法律与思想品德教育,对灰色未知地带存在根正苗红的畏惧,而且本人机敏,察觉危险的本能不可小觑。

“我要自己开公司,就算再便宜也不可能去这地方,招人都不好招。”

“也许是客户看中了别的呢?”

隋然有意把姚若往某个方向引,最后确实引出了点东西。

“别的……”姚若咬咬嘴唇,换到隋然这侧,小声说,“然姐,我那天听说了一件事。”

姚若比隋然擅长社交,好看又爽气的女孩子很招人喜欢,也容易让人放下防备。

“听一个师兄说的,他因为一直没业绩被傅总叫去述职了。傅总你知道的,训人还蛮吓人。师兄从会议室出来眼睛都红了,自己去楼下买酒喝,我那天走得晚,看他在楼下小道抽烟,抽太凶了,我就问他还好么。谁知道他一下子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姚若扭着手指,看得出内心挣扎,“说得很含糊,但是听着挺奇怪的。他说‘哪那么多优质客户,都是自己造的,对半分引不过来,那就给六成、七成’,他还说‘弄虚作假的过个好年,都欺负老实人’什么的。”

隋然心里一沉。

无论是不是空穴来风,总归有人想到了。

这行做久了,人会变得浮躁。

无他,猫腻多,拿钱的机会多。

底线是用来打破的,只看筹码够不够多,分量够不够重。

她知道业内的潜规则。

NIP项目时遇到过——有小中介公司的人带着现金去找淮总,想用钱买一份委托书,淮总拒绝得相当彻底。

拿“回扣”吸引客户是简单粗暴的一种。

有些地产项目为了招商,设置名目繁多的现金激励,甚至只要中介和渠道方把客户带到项目上就可以获得现金奖,三位数到四位数不等,五位数也不少见。

地产商设置激励本意是吸引中介方,扩大渠道影响力。但有些招商人员会找人“演戏”,找一些本地阿姨阿叔到项目上晃一圈,奖励左手给出去右手拿回来。反正出钱的是公司,经手的是自己,做隐晦点儿,不拿白不拿。

临港这项目,第一阶段数百万现金奖,对一家公司来说不大不小的数目,对个人而言,足够让人动动脑筋了——至于是动脑筋怎么找客户还是获取激励,那要看个人操守。

有钱不赚王八蛋。

隋然不可能做这种事,但对这些弯弯绕素有耳闻,把人往不好的方向想很简单。

去餐厅吃饭前的雀跃劲儿没了,姚若一路沉着脸送隋然回家,分别时茫然无措地问:“哎要跟海总说么?万一客户真是假的,那海总不就……哎不对,没凭没据的,不能平白污蔑楼师兄和赖师兄,他俩都是公司老员工了,没必要……”

上一篇:法神GL 下一篇:立于云间的月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