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春风(13)

作者:山中君 阅读记录

唐久安能说什么呢?

钱难挣,官难升啊。

*

酉时出宫,陆平照旧在宫门外等唐久安。

“今日如何?”陆平递上水囊问。

唐久安仰天长叹:“教了两天,还没教会人上箭。”

陆平一路上听她把今日的事情说了,皱眉道:“小安,那可是太子,你真把他得罪狠了,陛下终有仙去让位的一天,到时候他要寻你报复,你可怎么办?”

“我瞧陛下骂儿子的精气神,再活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到时候我定然是心愿已了,早就买上几个庄子远远地解甲归田了,还怕他报复什么?”

说到这里,唐久安顿了一下,然后微笑道,“不说这些烦心的,走,给娘买云家铺的包子去。”

悄然跟在后面的赵贺默默把她的话记在心里,准备回头告诉姜玺。

接下来唐久安与陆平两人去买了包子,还买了两匹衣料并一些细碎小玩意,全程都是陆平在挑选。

还顺路探望了一下亲友。

然后两人踏着暮色回到桂枝巷。

赵贺贴着墙角,见院门关上,便打算回宫禀报。

还未直起身,忽然感觉出一丝凉意。

一抹秋水般明亮的刀尖搁在他的脖颈边,长长的刀身一直从院墙上延伸下来,刀柄握在唐九安手里。

唐九安矮身蹲在墙头,居高临下看着他。

“我就说我刚回京,殿下就算是要寻我,也该是去唐家,怎么会寻到这里来,原来是赵都尉的功劳啊。”

第6章

唐久安平时除了教箭术,也不大爱说话,没事时总有几分懒洋洋的,再加之昨晚瞧见她在母亲面前宛如被训过的小羊似的,赵贺对她便没有多少敬畏。

此时月光淡淡,刀光闪闪,唐久安不紧不慢的语气里透着一丝让赵贺胆寒的凉意。

很久以后赵贺才知道那是从沙场里浸淬出来的杀气。

赵贺当机立断,放声大嚎:“大娘!薛大娘!救命啊!!!”

薛家酒铺又被人叫做大娘酒铺,因为薛小娥是家中独女,年轻时被称为薛娘子,如今便是薛大娘。

薛小娥正从前院铺子里对完账目过来,闻得这杀猪一般的嚎叫声,出来一瞧,怒道:“唐久安!你这不认人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他是昨日跟太子殿下一道来的大人!”

陆平道:“薛姨,小安知道的,我告诉了。”

薛小娥更怒:“那还不放人进来!”

赵贺惊恐且委屈:“大娘,我是奉殿下之命来买酒的,不知为何唐将军将我当作了小贼。”

薛小娥叉起腰:“唐、久、安!”

唐久安没法,收了刀。

薛小娥客客气气地把赵贺请进去。

今日宫里的太医特地出来验了酒,引来许多街坊围观,太医赞薛家的酒好,尤其是泡的各式药酒十分地道。

于是薛家酒铺今天的生意空前红火。

赵贺是特意打听过的,张口便要买薛家最有名的蛇酒。

薛小娥乐呵呵去取酒,赵贺表示要跟着去,薛小娥道:“哪有让客人亲自去取的理儿?客人等在这里就好了。”

叮嘱唐久安不得无礼,要好生招呼赵贺。

赵贺表示很不想被唐久安招呼。

方才那把刀足有七尺长,此时正负在陆平身后,几乎与陆平一样高。

切他的脑袋绝对就跟切西瓜一样脆溜。

尤其唐久安还在不断打量着赵贺,更让赵贺觉得头皮发麻。

“赵都尉……”

唐久安才开了个口,赵贺的腿便一软,立即道,“唐将军,实不相瞒,我确实是跟着您来的,但我也是奉命行事啊!”

这点唐久安自然明白,她想说的是另外一点:“我看你有点……嗯,似乎不是特别高。”

陆平默默赞许:好,有进步,至少把那个“矮”字吞回去了。

一拉家常,赵贺就放松多了:“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打小就跟个猴子似的,能吃饱就不错了,哪里还管高不高呢。”

“那是怎么当上东宫率卫的?”

东宫率卫是从羽林卫中遴选的,羽林卫多是出身世家,偶尔也有多余的名额便让一些平民补录,但有一项条件是绝不会放宽的,那就是身高。

朝廷招军有木梃,乃是一根刻有尺度的棍子,低于五尺五寸者不得入选。

羽林卫的标准当然比普通军队高得多,底限是五尺七寸。

平民补录羽林卫,要求更高,非五尺八寸不可。

而赵贺骨架甚是秀气,身量最多五尺五寸,入乡军都是勉强合格。

赵贺脑中警铃大作。

承认自己是听命跟踪,是因为不说唐久安也知道。

坦白自己出身卑微,是示弱以表诚意。

但自己被选进东宫的原因,那是万万不能说的秘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