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满(151)

作者:桃籽儿 阅读记录

他匆匆说着、语调平稳得没有一丝起伏, 仿佛不知此去要冒多大的干系风险——关内军本有十万之众, 如今大半都被那害了失心疯的娄啸调去连谷擒杀不知是真是假的逆王,纵然神略军再是骁勇又如何能在长途奔袭后补上如此之大的兵马缺口?

……可他又能怎么办?

关内百姓眼下至少还有数万滞留乌水北岸,他们手无寸铁一触即溃、若果真遇上突厥铁骑会落得怎样一番下场?怀远刚刚被屠、血气浓重一连半月盘桓不散,人命在外族看来便与猪狗无异, 可于方氏而言却又分明珍贵无比。

他们那样恳切地哀求他,他们将那面方氏的旌旗看作最后的希望……他又岂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

“可若神略军抵挡不住又当如何——”

方云崇高声阻拦。

“娄啸撤兵突厥必已闻讯、敌军数量将数倍于你!届时神略军孤军深入、左右两部又分身乏术无力驰援……你该怎么办?”

“贻之……方氏不可一日无主, 三军不可一日无帅!”

——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乌水以北那数以万计的无辜生民?还是国难之前可号令千军的方氏主君?

或许根本没人说得清,世间利弊本难计量,即便当初先国公为东宫舍身亦曾招来非议无数……“不要回头看,也不必向外求”,先父最后那几句伴着酒香的忠告也终在那一刻又出现于方献亭耳畔,他的手好像同时被无数人拉住了,人人都跪在他面前,乞求能在他艰难向前迈出一步后随之稍稍受益。

“我可将敌军阻于盐池以北两日,另派人传令命娄氏回兵,”他根本未接方云崇的话,声音冷静得像结了冰,“两日之内左右两军务必将全境百姓护至乌水以南,朝廷自会派兵接应,此后布置容后再论。”

顿一顿,他的眉头也微微一紧,犹豫片刻又道:“若此次神略兵败……便令方兴上书陛下尽早筹谋东迁之事,有谢氏在北抵挡,洛阳当暂且无虞。”

这……

这话听着像在交代后事,别说是方云崇、便是一向不甚通人情世故的宋明真都嗅到了些许诀别之意,或许所谓离歌从不喧哗吵闹,有时割舍也仅仅只在一瞬之间罢了。

“三哥——”

他一把抓住了方献亭的手臂,对方身上威严的铠甲冰冷又坚硬、令他根本感觉不到他作为一个寻常人的温度。

“我与你同去——”

他只能大声对他说。

“我不畏死——也定不会拖三哥的后腿——”

那都是任性的话,何况大军之前如此拉扯本也不妥,可那声脱口而出的“三哥”却还是令方献亭回身看向了他,彼时神情或也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像是玉楼将崩雪风簌簌,有种令人毕生难忘的温和与深刻。

“随大哥去吧。”

他回答他,声音同样低沉下去了。

“疏妍还在家中等你。”

“你我之间……总要有一个令她宽心。”

……他竟在那时提起她了。

明明几日前他将妹妹的书信转交时他都不肯展读,眼下却又在这生死攸关的一刻说起她的名字,也许他的确也想念她很久了,只是此前从未能宣之于口、甚至自认不可在无人处放纵思及她的音容。

在钱塘的那几日原来并非一场幻梦,他的确也曾亲眼见过令人忘忧的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可惜既出后寻向所志依旧不复得路,或许并非桃源难寻,只是他无缘再往前走了。

“我自当尽己所能克敌求胜,若一切顺遂当在两日后于乌水之畔与诸君再见……”

他又开了口,这时神情间已带了几分笑,右眼尾处那点漂亮的小痣原是那般多情,若能凝视那个令他心仪的女子又会显得更加深邃温柔。

“但若不能,还请你代我向疏妍传一句话……”

“便说……是我辜负她了。”

黄沙飞舞,天阴如晦,神略军于荒芜大漠间纵横驰骋,便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倏然将满目萧条狠狠劈开;濯缨蹑影追风一骑绝尘、似也通灵般知晓眼下形势之紧,全军上下皆肃容整装,不足半日便疾行二百余里至盐池之北。

再向前便近牟那山,眼下突厥应已越之而入南麓,山石贫瘠寸草不生,肃杀冰冷之感已汹汹扑面而来;左右副将纵马上前,与方献亭道:“将军——前方便是上枭谷——”

方献亭垂目而视舆图,虽未见谷深几何却仍心存疑虑——若所谓逆王踪迹只是敌军调虎离山之计,那么眼下便泰半会在中线设伏,上枭谷地处群山环抱之间,正是围杀血战的上佳之所。

他眉头微锁,声音极冷沉:“斥候,探路。”

上一篇:岁岁昌宁 下一篇:美人难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