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满(21)

作者:桃籽儿 阅读记录

颍川方氏名动天下,晋国公独子的盛誉亦无人不晓,她在江南时便曾听过一桩趣闻,说元彰三年冬狩时方世子曾为当今陛下猎得一只凶猛异常的白肩雕,挽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恰为当时侍于翰林的大诗人柳石所见,猎宴之时酒过三巡,挥毫写下两句盛赞方家世子的诗——

“恰似青霜穿玉楼,又如琼英酿雪风”。

当时未觉其妙,今日隔屏一见才知此二句正写出了那人的神韵,青霜雪风一般清冷孤高,又是玉楼琼英一般华美峻峭,生了一双鸷鸟般锐利的黑眸、偏偏右眼下近眼尾处又有一颗多情的黑痣,一切冷厉都破在那里,露出一点难言的风流柔情。

坠儿曾说过他比二哥哥还要英俊……原来竟是真的。

“世子客气,此实非四公子之过……”

父亲正与他交谈,神情间有纯然的敬意,两人站在一起,他比江南文士出身的父亲要高大得多,或许北地的男子都是这样,身为武官气韵只会更加凌厉;她看得有些出神,不知为何心揪得更紧,明明只是春江花月一般虚幻的掠影,此刻却好似铁幕般的宿命降临。

仔细想想……那便是他们一生纠缠不休的开端。

第12章

“宋公不必为晚辈开脱,今日确是孜行思虑不周。”

屏风那端传来另一个男子的声音、更年轻稚嫩些,正是方四公子方云诲。

“一时意气坏了尊夫人嘉礼,实在太过鲁莽轻率,但晚辈绝无对宋氏不敬之意,还望宋公宽宥。”

语罢,拱手长身向宋澹一拜,倒是恭敬恳切得很。

“四公子快快请起……”

宋澹很快伸手将方四公子扶住,大抵心中对方家人的态度也颇有几分意外,一叹后又道:“今日钟参军入府确在意料之外,不过宴席之上区区口角四公子也不必放在心上,内子并不介怀,只托我向四公子问好。”

这话多少有些不实,毕竟今日这位贵人冲动之下曾一脚踹翻面前的桌案,瓷盘酒盏碎了满地,若非有方大公子在一旁劝阻、恐怕拳头都要抡到那钟济脸上去了,拂袖走后席面上更是尴尬,一场费心经营的嘉礼全作了废。

方家人大概也明白宋澹说的是客气话,插屏这头的宋疏妍只听那位世子沉吟片刻,后答:“近日家母抱恙未能见客,待新岁之后理当设宴向贵府赔罪,届时还请宋公拨冗。”

新岁之后?

想来该要出了元月。

那时她……或许便要回钱塘去了。

美丽的眼睛微微垂下,她的心仍然很静,一旁的宋疏浅听了这话却是大喜过望、伸手捂嘴笑时又不慎碰上插屏发出“咚”的一声轻响,寻常人是听不见的。

——那人却听见了,或许将门武官耳力总是更好,当即便侧目向插屏这侧看来,深邃的黑眸十分冷峻,右眼下近眼尾的黑痣却使它看上去更美,某一刻像是透过那道狭窄的缝隙直直与她的目光撞在一起,宋疏妍微微一惊,起身后退了半步。

这时却听站在堂上的二哥笑了一声,说:“三哥何必吓唬她们?无非就是我们家那几个没出息的女孩儿罢了……”

说完一顿,声音更大了些,对着插屏后扬声道:“还藏什么?都出来吧。”

这话明明不是单对自己讲,宋疏妍却还是感到一阵赧意,扭头同二姐姐对视了一眼,对方的脸比她更红;最大方的还是宋疏浅,一听二哥叫便急急从屏后奔出去了,父亲似叹了一口气、大约也没料到家中女儿会擅自跑到堂上来,但他并未出言训斥,宋疏妍和宋疏清也就略安了心,两人晚一步才从屏后绕出来,宋疏妍的眼睛垂得更低些。

“贻之哥哥——”

她听到三姐姐这样称呼那个人,声音比平日更娇更细。

“国公夫人的病近来可有好转?月前母亲着人送去的山参也不知堪不堪用……”

说来宋家与晋国公府交好也不过就是近几年的事,因宋疏妍每年不过在家中住上一两月,是以还从不曾与方氏之人见过面,如今看来她那继母也着实为儿女费尽了心思,竟已与国公夫人相交到这一步了。

那位世子尚未作答,一旁的方四公子却笑了一声,道:“三妹妹既如此挂心,不如改日亲自到国公府探望一回,长姐出嫁之后婶母总说自己身边没个女孩儿陪着,见了你自当欢喜。”

这话实在悦耳,宋疏浅听得嘴角微微翘起、两颊更像上了新妆一般醴艳,某一刻宋疏妍想抬眼看看那位方世子是怎样的神情,犹豫过后还是作罢,只一直垂眸看着自己的袖口。

“咦?”

这时那位方四公子又出了声,声音含笑又颇为讶异。

上一篇:岁岁昌宁 下一篇:美人难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