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了一身满(293)

作者:桃籽儿 阅读记录

仁宗驾崩前曾于遗诏中委任五大辅臣,今五去其一仅存其四、洛阳金陵二派之均势自然要受不小的冲击——朝野上下默默观察许久,皆揣度当今太后会否让自家叔父填先父的缺, 结果等了数月尚书令之位依然空置,方知这位有实无名的女君当下暂无抬举母族之心。

而江南各世家豪族眼见她用刀活生生将自己的娘家捅了个半死, 便明白自己绝无可能侥幸得到什么法外恩赦, 于是只好一个个挥泪扼腕吐出过去百十年侵吞的大量土地田产、又依户部所点东拼西凑如数上缴赎款,不出三月朝廷便收足了一百五十三万七千六百余贯,约合太清末年全国一季的赋税收入。

而在现成的赋税财款之外,更大的利好却在土地重新分配后带来的民生安稳——自江北大量迁徙而来的流民百姓终按人丁数目分得良田, 原先困扰朝廷的安置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各地民乱渐平、总算是没有再爆发什么成规模的冲突。

与此同时, 当初太后亲自在制科中遴选的几位新官也都没有让她失望,除了许宗尧清查土地人口卓有功勋之外、留守金陵任从三品户部侍郎的贾昕亦表现得可圈可点, 他在南都城中破半数坊墙、又将每日宵禁时间缩短整整两个时辰, 大大利于商业发展,已令金陵这个匆忙上马的国之新都渐渐有了过去东西两都的繁荣气象。

而对于安定朝野人心而言,最紧要的却还是江北战场之胜负。

没人愿做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便是尚未亲政的少帝都有光复中原还于旧都的雄心, 自打江南土地清查颇见成效后日日念着同突厥开战夺回失地,每日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君侯当日在扬州江畔卸甲刺字许万民一诺, 自然也将北归之事视作头等要务——大周已太久没有过好消息, 一场大战的胜利将缓和朝内现存的诸多矛盾,亦将提振人心士气暂压各地可能滋生的民乱。

“你的意思,这次是要主动向长安宣战?”

望山楼内偶有私语,宋疏妍与方献亭独处时也难免要提及如今这朝中的头等大事。

“嗯。”

他应了, 楼顶的夜风有些冷、偏她又一向喜欢坐在窗口,他只好用厚厚的毯将人裹住, 拥着她时也要常常去探她的手温。

“太清年间战事多是被动,眼下新政向好、谢辞和姜潮又暂稳住了东突厥,我朝西进颇有余裕,若能夺回京畿道则于局势是一大改,朝野内外将随之安。”

西都长安便在京畿道,夺之不仅可定天下民心、更可立足而望关内,届时将钟曷卫铮逼回陇右、突厥之兵驱至漠北,即便一统不能实现也可将战局控在西北一隅,朝廷的负担便不至像眼下这般重了。

“何况还有几方节度……”

方献亭的声音低沉,眉头亦是微锁。

“此前施鸿杜泽勋生事、我只借机一平南境,江北几镇之总却都未尝至金陵朝拜你和陛下,难免令人不安……太清之后朔方、河西治所皆有内撤,此次兴兵我也有意以此二镇之兵为主,恰好也可一探他们对朝廷的忠心。”

他实在想得太远太细,仿佛与这个国家有关的一切都在他的筹谋之内,她心中觉得安稳、又难免心疼他的劳累,当时也难得露出些许小女儿情态,偎在他怀里说:“你说得自然都对……只是我终归是舍不得让你去打仗的。”

她有她的担忧。

诚然她知他是名门武将无所不能,也知如今图谋北进是大势所趋,可他毕竟将将把八万神略兵权割舍于她、如今刚刚增加的税收又不足以免除他的一切后顾之忧,她担心他会因此陷入险境,若是终究孤立无援、那……

他也明白她的忧虑,只是天下局势瞬息万变、与东突厥的和议未必能够维持长久,若他不趁机将西北战事推进、日后再要寻到类似的机会就难了,犹豫只会葬送时机,乱世之中人人都是险中求生……

“不必担心……”

他轻轻一吻她的额头,言语间的安抚之意温柔又平和。

“如今的局势已比去岁好了许多,你身边的人也多起来了,我在外也安心些。”

的确多起来了。

文臣中有贾昕许宗尧,武将中又有姜潮和娄氏兄弟——说起娄氏,他们在此次土地清查中的表现也是不俗,娄风亲自带兵至各州县督办搜缴事宜、不惜与几个强横的豪族兵戎相见,百姓见之皆拍手称快、对其一族的议论也终于不再只是一面倒的谩骂,长此以往想必关内娄氏之名亦可振兴。

“可你身边的人却少了……”

宋疏妍叹了口气,心说如今姜潮娄风都留在了她身边、他的长兄方云崇又去了南境,此去征战他还能倚仗谁?

上一篇:岁岁昌宁 下一篇:美人难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