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见明月(23)

作者:垂拱元年 阅读记录

她回神,见贺震笑意明朗地同她打招呼,褚昉负手站在贺震身旁,漫不经心扫了她一眼,移目看去别处。

贺震热情道:“长姐,我请大将军喝酒,你要不一起坐坐?”

陆鸢笑着拒绝:“不了,我还有事。”

贺震其实有些怕陆鸢,总觉得她太重规矩还严肃,听她这般说便没再坚持,礼貌笑辞后与褚昉一道离去。

贺震在福满楼前驻足,打量酒楼还算满意,对褚昉道:“将军,就这家吧。”

褚昉不允:“换一家。”

贺震不明所以,说道:“我瞧这一家挺好啊,为何要换,而且这条街的酒家我都喝过了,唯独没来过这一家,不如去尝尝?”

褚昉不语,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福满楼的掌柜识得褚昉,也知他从不照顾陆家的生意,客气地对贺震说:“贵客还是别处去吧。”

贺震较劲儿道:“哪有你这般做生意的,我偏要在这里喝。”

说罢便拉着褚昉要上楼。

褚昉微一蹙眉,却不好再推拒,否则反倒显得他心中有鬼忸怩作态。

贺震推着褚昉上楼,回头对掌柜道:“好酒好菜抓紧上!”

掌柜自不会再推辞,敞亮应了声,唤小厮上去伺候,一转头见陆鸢去而复返,安静地站在福满楼外。

“东家,可是还有吩咐?”掌柜迎出来问。

陆鸢道:“和国公爷在一起的那位,记住他模样,他叫贺震,帮我查查他的身家背景,家中几口人,是何秉性,有何爱好,常打交道的朋友是哪些,总之,和他有关的,事无巨细,查个底朝天。”

掌柜立即答应下来,想了想又问:“可要探探他与国公爷聊什么?”

陆鸢道:“不要冒险,他们出身军旅,在这种事上警觉性极高,咱们不是对手。”

作者有话说:

【1】萨保,来源于粟特文,本意是“队商首领”,因为粟特人行商往往是数百人一起行动,聚居于某处时极易形成聚落或者部落,故“萨保”也用来指粟特聚落的首领,北朝隋唐政·府更将这一称呼纳入官制系统。

【2】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

日常求评论,求收藏呀,拜托宝子们多多评论、多多收藏呀,拜托拜托,贴贴~

褚狗(抓耳挠腮):猴儿呢?我猴儿呢!?老婆亲手给我射的猴儿呢!

从此踏上找猴儿之路。

亲妈(幸灾乐祸):狗子啊,这是一条不归路。

第11章 她的生辰

◎今日烟花比她十岁那年还美◎

褚昉与贺震才进雅厢没多久,酒菜便上桌了,贺震满意道:“别的不说,单上菜这一项就比其他酒楼好太多,将军,你为何不愿来这里吃,难道和这酒楼结了梁子?”

褚昉目光冷沉,瞪贺震一眼,“你请我喝酒,就为了问这个?”

他不苟言笑的时候威严十足,如在战场发号施令,贺震不敢再玩笑,一本正经开口:“我想跟将军请教一本书,《竹书纪》,我跑了好些书肆,都说没这本书,不知将军可有听过?”

褚昉面色微变,似是意外贺震竟会知道这本书。

贺震看他反应,双眸一亮:“将军听过?”

“你问这本书做什么?”

《竹书纪》乃上古遗书,经有秦一朝焚书坑儒,早就失传,后来一位大儒后人家宅年久失修,墙壁坍塌,竟从中掉出许多竹简编缀的古书,《竹书纪》便是其中之一,但这书后来不知所踪,只有几本手抄本留存于世,且因书文用上古文字所记,晦涩难懂,渐渐无人问津,至今连手抄本也几乎绝迹,但褚昉祖父对此书极为推崇,书房里恰好留有一本手抄本,褚昉才得以知晓来龙去脉。

贺震读书不多,据他自己说也就识得几个字,看得懂军令而已,缘何问起这本书?

贺震颇为愁苦地笑了下,叹声道:“陆家二姑娘嫌我读书少,叫我把这本书背下来,当她面默写,然后才愿意嫁我。”

褚昉没忍住,幸灾乐祸笑哼一声,“你答应了?”

贺震道:“答应了啊,不就背书嘛,我脑子还是够用的。”

褚昉拍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劝:“大丈夫何患无妻,陆家二姑娘如此刁难你,你何苦纠缠?”

贺震轻松道:“这算什么刁难,又不是叫我杀人放火,背个书而已,不难,再说了,世上哪有轻而易举不劳而获的事,娶媳妇一样的道理。”

顿了顿,贺震似有些不好意思,却满面欣然,微微压低声音说道:“不瞒将军,我也不知为何,就是想见陆二姑娘,见到她就开心,哪怕她瞪我我也开心,我就想把人娶回来,叫她天天瞪我。”

褚昉嗤道:“你可真出息!”

上一篇:浮光三千里/斩春 下一篇:风起雁归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