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见明月(236)

作者:垂拱元年 阅读记录

人生地不熟,加上官吏袒护,证据找起来确实很难,但丝毫不作为并不像褚昉行事风格,莫非他果真拿定主意,打算与孙府尹做个交易?

褚昉不是任人拿捏的人,按说也不会选这条路。

陆鸢在驿站住了四日后,褚昉带回消息,说明日过堂,叫她还按之前与孙府尹说的来辩驳就可。

“你昨日赴宴去了很久,是有什么事?”陆鸢试探问。

褚昉点头,“孙府尹请我吃饭,还是那事。”

“你没答应吧?”

褚昉道:“自然没有。”

又看着她说:“所以这公堂会有些艰难,但别怕,有我在。”

孙府尹不止一次约他吃饭,说的都是帮堂弟脱罪的事,褚昉之前模棱两可,虽没有明确表态,但言语之间一次比一次松动,诱得孙府尹以为事情有希望,越发殷勤。

昨日圣上派的巡按到了,还未去晋阳府,先被褚昉请了去。

褚昉故意约了孙府尹出来,一改含糊其辞的态度,严正告诉他不会帮忙。

那孙府尹殷勤了许多日,又是通融让陆鸢出狱候审,又是鞍前马后,最后讨来这么个结果,当场就恼了,撂下一句“咱们走着瞧!”挥袖而去。

却不知屏风后的巡按使已将此事记录在案。

以往朝廷派巡按使,地方官吏都会提前得到消息做好准备,这次托御史台盯他的福气,事情及时递进了圣上耳中,圣上临时起意派了个巡按,朝官尚未来得及与地方官吏互通消息,故而孙府尹根本不知圣上特意派了巡按来查这事。

···

晋阳府衙,孙府尹坐在公堂之上,板着脸,紧凑的五官更像受了挤压一般,透着些森然狠戾。

褚昉和巡按坐在旁席上,巡按面前放着此案的案宗,他正仔细翻阅,褚昉没看证词,只看了一份验尸单,记了些关键讯息,心中已在默默推演。

陆鸢站在堂前,身旁是几个闹事的大汉。

依照程序,双方各自陈述了事实因果,陆鸢才说把闹事之人认成了匪徒,几个大汉便闹嚷起来:“你胡诌诌呢,我们都是老老实实的百姓,不要以为你有靠山就可以欺负人!”

几个大汉指着陆鸢吵嚷,往旁席上看,试探褚昉的反应。

褚昉一眼扫过去,像无影刀,几个大汉纷纷收回了手指。

陆鸢不惧,与他们对质:“老老实实的百姓就可以拿着砍刀拦路了?就可以不由分说砍人了?我那匹马是你们砍死的吧,若非我手下人挡得快,也做了你们刀下亡魂,如此恶劣行径,与匪徒何异!”

“那也是你们先伤了我儿子,你们还死不承认!好几个乡亲都看见了,官老爷,你叫人来对质,我有证人!”大汉自信满满地说。

孙府尹传唤证人上堂,几个百姓说得有鼻子有眼,言稚子被成群结队出行的商胡吓住了,不过冲他们扔了一个石子,就被他们一个石头砸过来,差点儿砸瞎了眼睛。

“大人,他们一面之辞,实为栽赃,我们行路从未碰见什么稚子,更未曾伤人。”陆鸢辩道:“正因如此,我才疑那几人是匪徒,胡编乱造找茬儿。”

孙府尹冷哼道:“他们有证人,你如何自证没有伤人?”

“他们的乡亲算证人,我们商队中人就不算证人么?说到底,他说我们伤人是一面之词,我们说他栽赃也是一面之词,大人信他不信我,是否有失公允?”

陆鸢没有提议让他们指认,因他们既然说谎,便会说谎到底,就像他们随口污蔑一样,也会随手指一个人,咬死不放,说不定还会严刑逼供,于商队不利。

目前除了双方各执一词的供词,没有别的确凿证据证明陆鸢方伤人在先。

场面一时冷下来。

孙府尹忽重重拍了下惊堂木,“褚夫人,砸伤稚子的事你不认就罢了,这事本来也没多大,他何须栽赃你,但你如何能纵手下行凶,草菅人命!”

这是强行把说不清楚的起因翻了过去,直逼案情重点。

“就是!草菅人命,我二哥的胳膊都被他们打折了!”几个大汉纷纷诉苦,言被陆鸢护卫打的非死即伤。

陆鸢道:“他们动手在先,我们只是自保,难道不问青红皂白,谁死谁伤谁弱谁有理么?”

“你这叫什么话!难道我们搭上性命讹你吗!”

孙府尹又一个惊堂木下去,“仵作验过尸,那人死前已经多处骨折,根本没有伤人能力,你们杀他只是自保?”

“我们没有杀他。”陆鸢正色辩道。

“就是你们杀的,你们夺了我们的刀杀人!”大汉纷纷讨伐。

孙府尹阴阴地笑了下,“褚夫人,如何证明你们没有杀人?”

“你自己都说了,把百姓当匪徒,你们有动机、有能力对他们下死手!”

上一篇:浮光三千里/斩春 下一篇:风起雁归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