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见明月(71)

作者:垂拱元年 阅读记录

陆鸢恭顺回道:“是儿媳自己的身子不争气,怪不得母亲。”

郑氏趁机说:“你这病吃药无用,想是心病,我知你在府中待的不顺心,心不顺,怕是吃再多药都没用,不若,换个地儿住上一段,兴许能好呢?”

陆鸢垂头不语,作沉思状。

郑氏又劝:“你和华儿素来有些嫌隙,她最近心绪不稳,寻·死·觅·活的,万一有个好歹,旁人难免要猜疑到你的头上,照我的想法,你便避一避,对你对她,或许都好。”

话到此处,就差直接赶陆鸢回娘家将养了。

陆鸢趁风使舵,柔声提议:“那儿媳便回娘家住一段吧。”

郑氏和善地应句“好”,接着给陆鸢吃定心丸:“等照卿回来,让他去接你。”

陆鸢温婉一笑,没有说话,心中却知,褚昉递消息明日就回,婆母此时赶她回娘家,哪里存着接她回来的心,怕是想避开她,筹谋和离一事罢。

但这样也好,可以顺理成章,让父亲来递和离书了。

作者有话说:

【1】摘自王安石诗《临津》

第32章 褚昉归京 ◇

◎夫人哪去了◎

褚昉率军归京已是阳春三月, 草水同色。自东城门而进,见宽阔的大道上碎蕊缤纷,偶见零零落落的香囊、锦帕, 遗落在地竟无人捡拾。百姓夹道而立, 都朝一个方向探头看着,议论得热火朝天。

“走在最前面那个,生得最俊的那个状元郎,是谁呀?”

“不知道啊,以前从未见过, 也从没听说过, 后起之秀啊!”

听闻百姓议论,褚昉反应过来,这是赶上登科进士插花游街了。

“状元郎?”贺震疑惑了句,对褚昉道:“将军,看来已经放榜了, 照英考得如何, 可有跟你递消息?”

褚昉摇头,预感不好,“先进宫复命吧。”

夹道围观的百姓很多,褚昉一行不得不缓辔拨马,跟随在涌动的人群之后。

褚昉与诸将数十精骑皆披甲带胄, 行止之间甲鳞碰撞,发出叮叮铃铃的响声,百姓回头见是一队重甲军将, 不消驱赶便纷纷向两侧闪避, 很快让出一条路来。

褚昉一行遂直接跟到了打马在前的登科进士身后。

褚昉大略扫了一眼, 没有褚暄的身影。贺震也扫了一眼, 试探地看看褚昉,什么话也没敢说。

“你们看,竟然有将士护送呢,这可是头一遭呀!”

不知谁这样喊了句,落在后面的几个进士回头看了眼,得意地转过头去,并没让路的意思,反倒十分享受被军将护送的错觉。

贺震眉头一拧,瞧不下去进士狐假虎威模样,气道:“哪来的臭书生,也配得上爷护送!”

离得最近的两个进士闻言,回头打量贺震一眼,轻慢地哼了声:“田舍汉!”

褚昉以外的几个军将都出身草莽,闻听此言,纷纷打马向前,高声叫嚷道:“是何猪狗挡路!”

又有几个进士回头,嚷道:“猪狗骂谁!”

“谁挡路,谁猪狗!”几个军将对骂道。

褚昉并未出言阻止,众将赶路辛苦,被阻了道路慢行,本就心中有气,偏那几个进士目中无人,出言不逊,该给一些教训。

两方对骂引来一阵骚动,忽见人头攒动的进士方从前到后渐渐有序排成一列,让出一条通道,本来回头与军将对骂的几个进士瞧见前方同窗已然排成一列避向一侧,不好再挡路,也打马入列。

旁人不知这一幕是如何发生的,围观的百姓却亲眼看到是那状元郎带头避让,为军将让出了道路。

“好度量!”百姓纷纷赞道。

“元诺哥哥,接着!”一朵红艳艳的牡丹朝状元郎抛去。

今日新科进士游街示喜,陆鹭带着弟弟和侄儿本就在围观的百姓中,此刻见周玘这番举动,难掩赞许,扬起手中的牡丹朝他抛去。

褚昉听出陆鹭的声音,眉心动了动,打马向前。

贺震循声望去,见陆鹭盯着状元郎的方向满面欢喜,心中不快,“驾”一声打马跟上,众军将紧随其后。

一时间甲光向日,嶙嶙之声不绝于耳。

新科进士红袍绿衣,呈一字列于道旁,神采奕奕,耀眼灼目,军将则铁甲赤马,攒聚一起如巍巍峦山,坦荡瑰伟。

褚昉打马经陆鹭跟前,目光停驻片刻,并未见到陆鸢的影子,心中稍稍一松。

陆鹭却似没看见褚昉一般,眼都没抬一下。陆徽也只是半垂着眼,没理褚昉。

陆家两个小郎子倒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褚昉,却并不称一句“姑父”,看他片刻,移目向他身后的贺震,顿时眉眼皆笑,脆生生叫了句:“贺叔叔!”

贺震朗声笑应了句,看向陆鹭:“阿鹭,今晚福满楼等我,有好东西给你。”

上一篇:浮光三千里/斩春 下一篇:风起雁归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