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反内卷日常+番外(72)

作者:无处可逃 阅读记录

他携着我的手,硬生生在前头,踏出了一条小径。

我记得读过的话本中说,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彼时是在宫内,花团锦簇,我并未有旁的想法,便将那一页匆匆翻过。

可是此刻,站在这片废墟中,我才恍然觉得人生的虚无感,仿佛一切都是空的,以双手努力去抓住的,终有一日,也会失去。

皇帝忽然停下脚步,轻声,若有所思道,“我曾在这里上课。”

我怔了怔,这里和周围一样,荒芜空寂,他是怎么认出故居的?

皇帝仿佛能猜出我的困惑,指着地上隐约露出、已经碎裂的榆木板块,“夏日炎炎,我们读书累了,便躺在地板上午睡,直到被发现偷懒,抓起来继续念书。”

我对皇帝虽有许多不满,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万人之上,天下最尊贵的人,却也是最勤政的皇帝。扪心自问,要我换成他,恐怕会掂量自己能否做到这般起早摸黑劳心劳累。

“你也会有偷懒的时候。”我莞尔,又有些惊讶。

皇帝微微抿出了丝笑意,“诚心居原本是老师最喜爱的书房,后来师母做主,改成了我们启蒙上课的地方。”

我怔了怔,诚心居的名字,略有些耳熟。

皇帝续道,“这名字甚是简朴,老师也说了,生而为人,无他,诚心而已。”

我脱口而出,“你那时是不是画过一群孩童在诚心居读书?”

皇帝亦有些愕然,“你怎么知道?”

“邺王送来的,说是原本要送去中昭殿,但送到了我那里。”我笑道,“陛下提起了,我才想起来,那书斋上方有诚心居三个字。”

皇帝的表情略有些凝重,“你说是邺王送来的?”

“还有一些你幼时的玩偶,一并送来的。”我答道,“有什么不妥吗?”

皇帝颇有些出神,旋即摇了摇头,“无妨。”

我轻轻叹口气,“生在帝王家,果然和普通人不同。你自小被送走,邺王却是在太后身边长大的,也难怪你同太后不甚亲近。”我悄悄看了皇帝一眼,咽下了后半句话,自小父母双亲皆不得亲近,也难怪你喜怒无常,又天性薄凉。

皇帝倒是坦然笑了,“人生便是如此,享了无边富贵,便要忍受高处不胜寒的孤寂。有失有得。”他侧头看着我,轻声道,“不过,当年我吃过的苦头,将来我们的孩子不能再吃了。”

我一愣,他骤然提到这个话题,我便有些不知所措。

幸而皇帝并没有在等我的回应,他站在一块一人高的大石头前,叹道,“这里曾是后花园,我常坐在这石头的背阴处看书……沧海桑田,果真是过往云烟了。”

我心中愈发的好奇,如今朝中的大臣们,我虽不大熟,但也都听过名字,印象中并没有这样一位帝师,如此这般得到皇帝的敬重。

“陛下口中的太傅,是已退隐致仕的孙老先生么?”

皇帝摇了摇头,轻声道,“他们都不在了。”

他的声音虽轻,亦甚是平静,但我却能听出其中压抑着的波澜情绪,仿佛是盛夏午后汗珠一点点地从肌肤中渗透出来,是难以摆脱的闷热,有着难以言说的遗憾。

我愈发的一头雾水,若是按照皇帝所说,太傅已经离世,也该有后代祭祀。皇帝也不会亏待他的后人才是。

“太傅一家,四十三口,都不在了。”皇帝轻声说,“就仿佛是一页纸落入墨池,上面写的所有字迹,都轻易地销毁了。”

我吃了一惊,正要再问,忽然一支暗箭穿云而来,不偏不倚,射在我的脚下。

箭尾的白色羽毛犹在微微颤抖。

我下意识地看了皇帝一眼,心想难不成大统领那边在提示他该回宫了么?

彼时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真正的刺杀危局。

皇帝的表情瞬间紧绷了,一把将我拉到身后,挡在了我身前。

“陛下——”我一抬头,只看到他手中的长剑已经出鞘,而射来的箭支宛如流星一般,密密麻麻地向我们所在之处射来。

皇帝手中的长剑迅捷无比,舞成了一块无形的盾牌,箭支纷纷落在身边的一圈空地上。我闪身进了石头后头躲着,艰难探头道,“陛下,是刺客么?”

皇帝甚至没来得及回答我,只是吹了一声口哨,旋即回身拉我起来,“走!”

他将我护在身侧,以长剑挡去了暗箭,疾奔向来路,一边道,“你找机会先走,往东,不要等我!”

远处已有马蹄声,一黑一白两色奔马的身影如闪电般飞驰而来。

然而与此同时,箭支渐少,但四面八方有刺客人影闪现,正一步步地逼近皇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