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恶女+番外(6)

作者:实颖 阅读记录

“他们现在都领着军务,你二哥还是留后,圣人召我进京述职,不是召他们。” 萧恕撩袍坐下。

他有五个庶子和一个继子,和高氏成婚后才生了萧童,也是他们夫妇唯一的孩子。

高氏出身渤海大族,先嫁给了萧恕麾下裨将,儿子三岁时夫殉于沙场,三年丧期未满,带着儿子改嫁萧恕。当时萧恕已经是收复辽东的封疆大吏,婢妾成群,却始终未娶妻,同僚都以为他一心求娶五姓女才耽搁至今,没想到最后娶了个渤海高氏的年轻寡妇。

虞朝婚姻极重门第,寡妇无甚要紧,相貌品行才华更不重要,门第和身家才最被看重。渤海高氏,说好听点是士族,说难听点就是地方豪强,本非汉晋旧族,冒姓者又众多。但出乎意料的是,高氏自嫁入萧府,竟与一贯奢荡的萧恕琴瑟和鸣,庶子们对这位嫡母也恭敬有加,独女更被全家视若珍宝、无有不从。

萧童指着院中的箱笼问:“阿耶,那些又是送进宫的礼物吗?”

萧恕点点头。

他每次进京都会进奉金丹给沉迷道教的弘业帝,并进献大量礼物给已逝的赵皇后的子女。赵皇后入宫前是萧恕的义妹,有了这层渊源,十二年来,萧恕从幽州刺史一路加官,如今不仅身兼幽州大都督和范阳、河东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还任河北道采访处置大使,是虞朝唯一集军政财三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

虞朝自兵制改革后,朝廷养兵征兵渐乏,弘业帝便在天下边地设置十节镇,由节度使自行招兵,拱卫京师。节镇虽然只涉军武,但征兵难免插手行政和财政,很难与地方刺史府军政分离,长此以往,节镇权力日渐壮大。朝廷为防止节度使坐大,不定期召节度使回朝述职甚至任职,也会让节度使留妻儿在京为质,比如萧恕长子萧邗。

高氏问女儿:“阿鸢,你还没回我的话呢,怎么自己回来了?”

萧童挪到父亲身边,试探道:“阿耶,我今日见到了郑家大郎。”

“哦?”夫妇俩异口同声。

她抱怨道:“你们怎么能给我找那样的夫婿?他那副庸碌样子,值得我们萧家主动求亲?”

萧恕耐心解释:“婚姻重在门第,为父怎么能让你落后于人?思来想去,和你母亲选定郑家。他家是独子,内宅清净,那孩子我们也见过,敦厚本分,以后成婚了,不会委屈了你。”

“敦厚本分?在你们面前当然老实,私下里阿耶能知道?阿耶第一次提这亲事不就被郑存驳了?你到底许给他家多少好处才让他们同意的?我们多没面子啊。”

高氏也坐了过来,抚着女儿的秀发,“五姓虽已没落,名望犹在,难免傲气。那郑大郎是郑家独苗,未来的家主。他大姐姐是裴相之妻、濮阳大长公主的儿媳,二姐姐郑弗更是朝中要臣、女官之首。这样的家世,你嫁了过去,以后就是京都贵妇人中翘楚。”

萧童跳了起来,挨到父亲身旁,“什么五姓七宗,空有名头,郑存不过是个从三品卿官,郑弗一个五品,还看不上我们萧家!阿耶倥偬半生,难道要被亲家小瞧吗?”

看她一张小嘴叭叭,萧恕憋着笑,高氏白了他一眼,扶额道:“你还笑,瞧瞧你女儿,教了她十几年,没有半分贵女的样子。”

萧童摸摸鼻子,放下手,背在后面,小声说:“阿娘,阿耶,女儿可能做了件错事,你们能原谅女儿吗?”

夫妇俩的笑僵在脸上。

萧童刚要开口,身后传来炸雷一样的声音:“阿鸢!你给我出来!”

萧邗气势汹汹地进了门,见到坐榻上的人,顿在原地,跟在他后面的少妇也停下。

“大哥,你怎么不喊了?”萧童晃着裙带笑道。

萧邗夫妻不理会她,连忙上前行跪礼,“儿见过父亲、母亲。”

萧恕一脸严肃,“吵嚷什么?我们不在时,你就这样照顾你妹妹?”

“儿知错,请父亲息怒。”萧邗低着头。

高氏及时解围,“起来吧。”

平乐县主道:“大人何时到的?怎么不派人通知我们去相迎?”

“何必劳动你们,我们轻车快马,倒还爽利。”

“谢母亲体谅。”

高氏用眼神指了指女儿,“她又闯祸了?”

萧邗看了妹妹一眼,意思是“你自己说吧”,谁知人家脸一别,不愿搭理他。

他气道:“阿鸢闯进郑家帐幕,将郑家人戏耍了一番,退还了和阗玉,还说婚事作废,她要退婚。”

“什么!”高氏惊怒而起。

萧恕也站了起来,“阿鸢,这是真的?”

萧童点了点头,嘟囔道:“明明是昆仑玉,还说是和阗玉,根本就没把我放在眼里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