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1082)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接下来,郭正一、来济、令狐德棻也陆陆续续交上自己的考卷,褚遂良坐镇国子监,陆敦信与陆庆叶带着秦怀道特意派来协助的锦衣卫巡视,以防有人交头接耳作弊,各位学子也在认真书写。

至于经帖,考的内容为九经,分别是《礼记》、《周礼》、《仪礼》、《易》、《书》、《诗》以及春秋三传。

由于秦怀道示意褚遂良在礼的内容上不必考得太多,因此考的内容更偏向于春秋三传。

为何如此,褚遂良心想大概陛下真如坊间传闻那般,更看重情感而非权贵阶级的礼仪吧。

这种事,从陛下发布士农工商人人平等便能看出,只是这天下早已习惯阶级,真要平等,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之事。

至于策问,是由陛下亲自出题。

当看到策问题目时,众多学子可就犯了难,如此诡异新奇的题目,是他们前所未见。

题目正是“论如何实现人人平等”。

有些考生看到这个题目瞬间慌了神,策问一道,他与诸多学子结成联盟,共同讨论可能出题的方向并提前准备答案,准备的题目不下十个,如大汉初立如何恢复民生,如何建立起一个囊括宇内的超级帝国之类的题目,一个都没中。

人人平等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太过陌生。

山南道李易仰天长叹:“自古皇权比天高,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使是普通的小吏,都能在一县之地当土霸王,王权不下县,皇帝的亲军多少年才能去一回?根本管不到,怎么可能人人平等?”

苏宝贞亦是抓破了脑袋,也没想出如何作答。

这道题目,作答最快的当属白衣少年郎薛元超,少年意气的他向来认为天下之大,当勇于直前,无论再大的风险,哪里去不得?

人人平等,那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

持毫落笔,策问开篇首句,便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天下无论帝王、官员、小吏、商人、农民、劳工,人人生而平等。”此句落下,少年意气风发,长征博引,列出详细论述,说明人人生而平等,不平等都是人为带来的,所以想要实现人人平等,不是求法,而是无求。

当所有人都不追求高人一等的时候,天底下真正的人人平等,才能够实现。

陇右道出身苏宝贞,方法略有偏颇,不是他走极端,而是他确实没想出更好的办法。

“贞以为,欲实现人人平等,则必将不平等除之,或是扫除上位者,以实现下位者之平等,抑或是扫除下位者,以实现上位者之平等。”

写完之后他再看时,吓出一身冷汗,这东西能写吗?要是交上去惹得陛下大怒,非安个谋反罪名抄家灭族不可,他连忙将所写内容全部抹去,重新坐在考位上摇头叹气。

倒是郭正一写得还算有些水准。

褚遂良过去巡视时,盯着他考卷的第一句话愣了好久。

因为他写的是:平等是相对的。

任何朝代,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平等,只有相对的平等,想要实现人人平等,就不能以追求绝对平等为目标,而是应该划条底线,比如人皆不为粮食发愁,人皆有衣可穿,不为生计发愁,不因官吏而惧怕,若以此为线,福泽每一个普通百姓,便能实现初步的相对平等。

这等思想即使放在当朝也极为罕见,褚遂良与郭正一在客栈辨局时有过一面之缘,这回再看,对这个名字印象变得更加深刻。

“平等是相对的吗?”褚遂良想到,或许在此观点上,陛下能与之交流一二。

考场趣闻随着薛仁贵前往甘露殿时,被秦怀道得知。

“有趣,居然真的有人不知好歹,在科举考场公然闹事,薛大哥,有查出什么线索吗?”

秦怀道虽已是大汉皇帝,不过照他的要求,若非公开场合还是各论各的,因此他在甘露殿,仍旧呼他为大哥。

薛仁贵道:“倒是有些眉目,我用纸刑之法,问出那名考生乃受江南道江家指使。”

第994章 :科举

秦怀道眉眼上挑,神色凝重。

江南学子大多出自江浙两地,而这两地自古便是朝廷重地,粮税大户,若是江浙两地出现动乱,轻易便能动摇国本。

这里的动摇国本并非指改朝换代,而是时局动荡,各地狼子野心者将会蠢蠢欲动,形成如正常历史中唐末安史之乱之类的动乱。

大唐经安史之乱后,便再无曾经的大朝气象,直至彻底衰落。

“江南道,江浙两地吗?薛大哥,还烦请你继续追查下去,朕调回罗章协助你,时值大汉变革之际,江浙不能出事。”

薛仁贵拱手:“陛下放下,臣明白。”

两人谈毕,薛仁贵正打算告退,秦怀道突然把他叫住,追问一个问题:“薛大哥,对于士农工商人人平等此事,你怎么看?”

原本已然转身的薛仁贵身形一愣,僵在当场。

此乃大事。

他于陛下而言,本就是主从关系,陛下将他看作大哥,他自应该无所不言,无所不从,以效陛下的知遇知恩。

可这个问题,所谈的是人人平等。

虽然陛下一直唤他大哥,他却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和陛下平等的位置上,即使不涉权贵与百姓之争,他也没理由把自己的位置抬高到和陛下齐平的身份上来。

可陛下的种种行为,又代表着他的意志。

薛仁贵仅仅只是稍稍分神,便回身拜向秦怀道:“回陛下,陛下之野望大于天,任何陛下想要实现的理想,臣都会全力支持,拼命完成,唯独这天下人人平等,臣有想法。”

“哦?”秦怀道盯着薛仁贵,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说说看你的想法。”

薛仁贵这才缓缓起身,正色道:“陛下,您的理想很伟大,自商周以来,天下多有人提及平等二字,却从未有人像陛下一样立志实施,臣心中替百姓宽慰,替大汉的未来宽慰,虽然这项变革必将受到重重阻力,臣也愿尽心竭力,支持陛下。”

秦怀道看向薛仁贵的眼神,变得迷惑。

听他言语,并不反对自己的理念,那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薛大哥,朕视你为亲大哥,有话还请直说。”秦怀道正色道。

薛仁贵这才说道:“此番种种,臣皆无异义,唯有陛下与臣相交,臣自认为受陛下慧眼识人,更多得指点,不愿与陛下平起平坐,更愿以陛下为尊。”

秦怀道没有说话。

薛仁贵的话恐怕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也代表着跟随他一路走来这些年轻一代的想法,他们见识过秦怀道那鬼斧神工的技艺,超凡无比的战略军策,哪里还会认为自己真的可以和秦怀道平起平坐?

得到薛仁贵的态度后,秦怀道陷入沉思。

人人平等自然是伟大理想,可即使是一千多年以后的很多国家,完全绝对的平等依然很难实现,金钱与权力的战争,依旧在不同的地方上演。

各地权贵本就是他凭借立国威势暂时压制,推行这样的政策估计下到地方会引起众多反以言论,纯粹一刀切的政策,只会带来更大的反弹。

他在科举策问中的出题,也正是想借天下文士之手,将此问题抛出来共同讨论。

想要彻底实现自己的目的,常规手段已然行不通。

想了许久之后,他抬起头来时才发现薛仁贵还在甘露殿等候,他才说道:“薛大哥,近日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诺。”

送走薛仁贵后,秦怀道决定发动思想攻势。

想要改变整个大汉的思维和格局,以及对平等自由的认知,唯有改变思想才能做到,如果人人都追求自由平等,天下平等的目标,怎么可能无法实现?

只见秦怀道在纸卷上写下十二个大字。

重教育,开民智,办书报,广传播。

大汉百姓的脑子,是时候该洗洗了。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