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1085)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长安日报落入那些不太安定的权贵手中,却是愤怒至极。

“人人平等?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愤怒之人乃原大唐宣武侯陈奂之,他随唐军投降于大汉后,摇身一变成为大汉武侯陈奂之,认为无论皇帝换了是谁,自己的好日子都可以过下去,直到长安日报的出现。

愤怒之余,他沉思着陛下之意。

若真的人人平等,那岂不是代表着陛下也与草民平等?长安日报简直大逆不道,有违君臣之礼,不过听闻这份日报是陛下钦点状元郎在生产发行,若无陛下旨意,他怎么敢?

陛下之前下的士农工商人人平等的旨意,无论是他还是别的权贵,都认为陛下只是稳定民心而做的,现在看来,这并非只是陛下一时冲动之言。

他真想这么做。

想到这个层面,陈奂之越想越气,直接将长安日报撕得粉碎。

“陛下,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建立什么理想国度的话,覆灭将会是你最终的结局。”他不信地方权贵也能忍下这些,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他总能等到机会。

普通百姓看到长安日报,无一不欢欣鼓舞。

“看到了吗,这是当朝状元郎写的文章《论人人生而平等》,文章里特别提到他文章创作的思路来源于陛下,若没有陛下发布士农工商人人平等的旨意,状元郎还想不到这个层面。”东市的刘铁匠乐滋滋地讨论着手上的日报。

“确实,自古以为君贵民贱,我等草民何时入过帝王的眼中?如今看来,大汉皇帝陛下愿以平等之心看待我等草莽,倒是我辈的福气。”

这份日报一时间在民间激起广大认同,这些认同,都是大汉的民心。

首日长安日报全部售罄。

接下来的日子,薛元超不断向秦怀道申请人手,整个长安日报连续免费发放五日,每日印刷量也在不断扩大,在这一块制造司简直帮了大忙,若没有制造司的活字印刷,长安日报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大批量地印刷。

“嚯,今日居然有陛下亲笔,大家都来看看。”东市有好事者不知为何喊了一声,一大群百姓瞬间聚拢,不因为别的,而是他们对这名陛下太过好奇。

“咦?这好像是陛下在长安日报的专栏,叫《新思想》?”百姓们提道。

建国大汉之后,国宴十里秦怀道虽然出面,但很多百姓皆只能远观,更别提与秦怀道相互交流了,如今能看到皇帝陛下的亲笔,是莫大的荣幸。

“生命无贵贱之分,性命比任何财富都要贵重。”这是秦怀道的第一句话,也是他在军伍中经常提及的话,他不希望死人,至少不希望草率地死人。

那种权贵仅因家奴惹他生气轻易将之打死的事,他不想再次发生。

看到这句话的百姓,心中对陛下的敬仰之情,变得更加浓厚。

这是头一回有人重视他们的性命。

抛开免除赋税徭役不谈,仅这句性命比任何财富都要贵重,让他们感受到了陛下是在意他们的,陛下把他们的生命看得和自己一样重。

这样的陛下,夫复何求?

一时间,新思想的传播如在秋季的枯草中投入一丝火苗,顿时在长安燎起整片草原。

长安第一楼,乃是知名的青楼。

当初裴仙竹便是从此楼走出,在国宴上大出风头,最终被秦怀道看中,成为国乐府的府主,为此长安第一楼得了不少好处。

如今,新思想的风潮传入长安第一楼。

“小青,你们听说了吗?陛下说过,士农工商人人平等,我等虽然为妓,但并不比那些达官贵人的命贱,更不该因此作践自己。”有一名妓名为红裳,今日无客,她与自己的侍女在说着悄悄话。

名为小青的侍女不明所以:“可天底下最大的官不就是陛下本人吗?他受着万人敬仰,所有人都向他朝拜,难道这些他不愿意要吗?”

红裳摇了摇头,递给她一份长安日报:“你看看陛下所写就明白了,陛下想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与杀戮的理想世界。”

“可是这怎么实现?”小青问向红裳。

这个问题红裳也没有办法回答,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回答。

直到《新思想》的专栏中,刊登出陛下亲笔书写的文章,标题写着几个显眼的大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此文一出,震惊四野。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勋尽皆震动,奏折如潮水般涌向甘露殿。

第998章 :朝堂问政

《新思想》无疑在长安掀起轩然大波。

皓月当空,星辰闪烁。

秦怀道面朝夜空,看着无尽繁星,替整个天下的百姓思虑着未来。

早在征伐李泰时,他就在思考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见识诸多苦难之后,他才明白一成不变的皇权结构和稳定的帝王并非他想追求的结果,为整个天下带来改变,推动整个大汉思潮与进步,才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既然来了,总得做点什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是他发动整个思潮的起点,他要在这个拥有着完整封建制度的大汉王朝,点燃自由的火花。

文武百官的奏折上表现出不解,疑惑,甚至指责。

今日常朝,文武百官集聚。

秦怀道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来势汹汹,看来部分官员私下应该联系过了,除了部分武勋神态淡然,文官这边则是蠢蠢欲动。

饶是如此,秦怀道依然面色平静,下方的臣子无法从他脸上看出任何态度,唯有一身硬骨与坚定的信念。

若论硬骨,文官当中亦不乏名士。

新任国子监祭酒郭正一面色阴沉,这位新科状元才入国子监走马上任不久,便被打了个下马威,有国子监官员从他身后走出。

国子监博士,贞观五年进士出身,江南道陆延年。

“禀陛下,臣有事奏报。”陆延年手持奏折,递给秘书监魏书宛,由魏书宛转呈陛下,秦怀道将奏折随手一扔,没好气地回答:“我知道诸位对长安日报上的言论多有非议,有何想法,今日在这朝堂之上,皆可畅所欲言。”

“好,”陆延年听到陛下开口,当即挺直腰板,目不斜视向着龙椅上的陛下发声:“臣认为,陛下于长安日报中提及的人人平等,此事不可为。”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若在平时,恐怕早就有人跳出来弹劾陆延年了,毕竟在朝会上公然顶撞陛下,还否决陛下提出的思想,往小了说可治个大不敬之罪,往大了说不遵圣意,判个满门抄斩也不为过。

然而如此特殊时刻,却只有郭正一站了出来。

“陆博士,你好大的胆子,食君之禄,替陛下办事,陛下圣意你难道看不出来吗,他是要为这天下百姓树一面大旗,将大汉变为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你这态度,是想要指点陛下如何治国吗?”

郭正一这大帽扣下,陆延年却不慌不忙,显然是有备而来。

“此言非矣,郭祭酒,你这新上任的国子监主官初涉官场,不懂官民之分,更不懂百姓之意,自古君权天授,若是人人平等,陛下的威严何在?百官的威严何在?若是下到州道,百姓不遵法令,不遵旨意,我等又该如何自处?”

他的这番话让朝堂上不少人频频点头,表示支持。

郭正一有些明悟。

科举策问之题,不仅是考查这届学子的思想与水平,卷外之意,竟然有为今日的朝堂之辩做准备。

他叹道:“陆延年,我劝你不要危言耸听,陛下之意,并非不遵法令,不遵旨意,而是建立起一个依法治国的朝代,法治之下,人人平等,官不比民贵,民不比官贱,若违反法令,天下与庶民同罪,此乃盛世治国之道!”

陆延年大笑不已,意指郭正一:“何谓法治?何谓天下犯法与庶民同罪?意思是只要陛下犯错,你郭正一就能斩了陛下吗?”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