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1093)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总归有个比自己差的,当然要好好问问,以彰显自己脸上风光。

程处默回答:“哦,也没什么,杀敌约五千余人左右。”

房遗爱道:“是吧,要是没立什么功劳也无所谓的,反正已经是十大将军了……等等?你说杀敌五千?”

罗章与王胜之也震惊无比。

程处默面色严肃:“是,确实杀敌五千余人,还招降近万人,都在后面跟着呢,一会应该就能赶上,房兄你刚才说什么没立什么功劳?确实在几位比起来,我这功劳真是微不足道啊哈哈。”

程处默一边开怀大笑,一边看着房遗爱与罗章更难看的脸色,原本以为自己杀敌最多的王胜之,脸上的笑容也在逐渐消失。

场面一时精彩无比。

若非秦怀道出现,几人不知道还要斗嘴到什么时候。

“你们几个,朕都册封十大将军了,还想获什么功劳?保护好大汉百姓才是你们应该挂在心上之事,好了,房遗爱与程处默你二人在工业城外镇守半日,派探哨搜索周边百里,确定再无叛军便可回程,罗章王胜之随我入工业城一趟。”

“诺。”

入工业城后,秦怀道发现城中并无大碍这才放下心来,张龙亲率警卫师警戒工业城,并没有贸然率部冲出支援,这点让秦怀道非常认可。

警卫师的职责,本就是保护工业城中的百姓,若是他率部冲出,又有别的叛军从侧翼杀入,届时城中无兵可守,皆不是任人宰割?

既然无事,秦怀道便班师回朝。

工业城遇叛军袭击一事,在整个长安掀起轩然大波。

回长安之后,他连夜召集房玄龄、李靖、程咬金、魏征等几位名臣议事,同时薛仁贵、程处默、房遗爱、罗章等也在议事名录之列。

这部分叛军手中有用的信息很少,只有程处默将断臂的卢倌救活带了回来,卢倌在秦怀道的审问之下,吐露了不少消息。

第1008章 :组建国事部

寒风习习,月照人影。

甘露殿内。

秦怀道向几位大臣讲述他从卢倌处审问得来的消息。

首先是此次叛军盘踞的地址。

因为不在他们攻打长安的路线上,再者说拿下李泰之后,各地大部皆归降,大汉立国又未来得及排查未尽的风险,因此错漏了此地。

为首的李达,正是李唐的远戚,属血脉支系末端,被人为隐于世不曾赐封爵位,属于李泰留下的暗手之一。

此地本只安插五千精骑,平日以山匪面目示人,在盘踞山岭之后陆续接收散兵游勇,日渐壮大到三万人马。

李泰给他们下达的指令,便是摧毁工业城。

至于别的,卢倌因为不是整个计划的参与者,知道得并不清楚,只是李达在有次酒醉之下,向他透露过些许消息。

那便是,李泰分兵天下,将为数不多的李氏远戚隐姓埋名,藏于各大州道,以途来日揭竿而起,反攻大汉。

消息说完,各个大臣名面凝重无比。

秦怀道目光扫过众人,神色严肃:“各位,依大家之见,此事该如何探查?”

房玄龄摇头叹道:“若真隐于世,恐怕不好探查,天下之大,只要对方没有反意,大汉威加海内,福泽四方,又如何容不下对方?”

房玄龄之策,乃温水煮蛙,只要对方不反,便可无视,大汉日益强大,再辅以各级新政,长安与地方关系更加紧密,届时反无可反,分散各地的李氏子弟自然也就成了大汉子民,不需再查。

李靖并不认可此策。

他认为但有反心,皆需一查到底,自古以来皇权不下郡县,一旦让对方掌控局面,暗中招兵买马,大汉动乱,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只是该如何查起,众人又无法理清头绪。

若是按部就班抽丝剥茧,不知何时才能完全查完。

又是一阵头痛。

秦怀道思来想去,无意间想出一条再好不过的计策。

他沉声说道:“既然诸位爱卿并无两全之策,朕倒有一法,诸卿且听。”

几位重臣侧目而视,眼中闪过惊异。

想不到陛下短时间内便有万全之策,不愧是他们看好的好侄子,好兄弟。

房玄龄拱手拜向秦怀道:“陛下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秦怀道点头回答:“殿内都是叔叔伯伯和自家兄弟,说来此事也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诸君且听朕言。”

“朕欲走遍所有州道,大巡天下,以探查敌对叛军,各位以为如何?”

短短几句话,众人便领略到其中深意。

巡视天下,既是照拂百姓之举,又有逼反之意,试想这些叛军隐于暗处蓄势而发,准备做大做强之时敌方皇帝陛下突然骑脸而来,你是动手还是不动手?

此招属于相当于阳谋。

若是陛下少带兵马,示之以弱,对方动手还是不动手?

若是再派兵马假扮叛军突然袭击自己,让当地叛军误以为是自己人出手,他们支援还是不支援?

只要巡视天下,不用探查叛军,只需要想办法让对方主动送上门来,再一举剿灭,届时海晏河清,天下大同。

只有一个问题。

“此事不可,陛下的安全如何保证?若真出了事,大汉岂不是再陷乱局?百姓才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可不能再乱。”魏征当即出言反驳如此乱来的想法。

秦怀道解释道:“并非如此,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缺了朕一人若不能正常运转,那便是朕的失职。”

“房玄龄、李靖、魏征、程咬金、薛仁贵、听令,朕命你们五人组成国事部,权力与朕相同,依大汉律法行国事,拥有官员任免权、朝会议事权、军队部署权等各项权力,治国天下,同时国事部拥有一票否决权,只要五人通过,便能否决朕所做的一切决议。”

“设代表国事部,为国事部下属机构,从各州道挑选代表前往长安进行国事参议,每任国事部代表任期三年,对任何国事有参议权、投票权、议案反驳权,任何由代表国事部提议超过五分之一人数者可发起投票,投票超过二分之一者提案可被否决,即使是朕或国事部的提案也不例外!”

“朕要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皆能参与国事,决定国事,天下人归天下人治,即使没有朕的存在,大汉也能正常运转。”

“尔等是否明白?”

下方各臣无一不目瞪口呆。

他们早就见识过秦怀道的离谱操作,即便如此,建立国事部和代表国事部二事,实在太过重大,让他们不无担心。

且不说国事部让他五人主导,那个代表国事部挑选无官职无利益冲突的百姓代表加入议政,怎么听都风险极大。

房玄龄不愧是民部资深主官,他敏锐看出此制度的危险之处。

那便是渗透。

自古以来朝中党争无一不有,党争的本质其不是势力的渗透,你把持吏部,我就把持户部,你渗透进入兵部,那工部自然会被我收入囊中,各级党争皆是如此。

代表国事部若是成立,大家自然会安插自己的人手,届时局面难看,国事也只能沦为党争。

对于秦怀道当然也有解决的方法。

“此事简单,但凡成为国事代表,不得拥有任何家产,不得有任何背景,同时任职代表国事部三年期间全部居住于国事部特定地址,除各项国事消息之外,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直到三年任期过去,再进行财富调查,若有财富暴增者斩立决。”

“如此,便能最大程度解决此类问题。”

秦怀道说的是最大程度解决,便非完全解决。

毕竟这种事即使放在他穿越来前的现代,能解决此矛盾的案例少之又少,他只要保证大部分人的立场是中立的,就算有少数人混进来又如何?

只是成国国事代表的这些人,恐怕就得失去三年自由,这也没办法,肩负的担子越重,责任也就越大。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