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1104)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众位家主扭头看向这位主持大局的李业,能得到如此多家主的支持,他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更关键是有他这个身份在,众多望族世家才有成事的可能。

见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李业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其实人是谁杀的,有谁受伤,这些都不重要,无论是科举闹事,还是郓城刺杀,我们要的只是当今陛下的一个态度。”

“如今陛下的态度已然明朗,接下来,就看诸位能否把握。”

“把握?”众家主有些不明所以,江家家主与上官云雀若有所悟,看向李业。

李业笑道:“没错,科举我们试的是陛下治国的态度到底是怀柔还是强硬,此番刺杀,则是试陛下是否有交锋打算,如今看这些消息,陛下倒是强势得很。”

“怎么说?”上官云雀道。

李业指向通报上的消息:“这些死士定然不是县吏能对付的,但你看看陛下是怎么做的?他不仅让县吏领了功劳,还通报说罗武罗章两位将军受伤,虽说陛下带着几位将军曾经确实在北方做出过孤狼之举,几人便敢深入敌营火烧粮仓,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他贵为陛下,谁会相信他真的只带了几个人就敢出来?”

“你的意思是?”

李业看向提问的家主,郑重回答:“陛下自然不可能只带了那么几个人,罗武、罗章两位将军受伤回长安之事定然也是假的,陛下之所以这样,是担心我等胆子太小,故意放出话来讥讽我等,也是为了让某些不怀好意又胆心如鼠的莽夫胆子大些。”

“陛下这是要打明牌。”

众多家主心中震惊无比,想不到大汉皇帝陛下胆子如此之大,执天下棋局者向来深居幕后,无论盘中棋子如何冲杀,都不会伤及执棋者一分一毫。

大汉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躬身入局,以示天下,实在勇猛。

何家算是这十八位家族里面实力较弱的一家,家主何若云倒是有些实力,只是家族利益牵扯太多,各方掣肘无法施为,才选择稳重发展,因此也养成了稳打稳扎的性格。

分析过后,何若云提出异议:“按照各位所说,陛下想打明牌,若是我们不接招,他又该如何应对?”提出此议显然是想先稳一局。

李业摇头叹息:“如诸位所言,我也想与诸位逐渐发展,直到大汉再也压不住我等的旗帜,可世事哪会总如意?陛下这番明牌,不仅执天下旗,更意在抹除天下威胁?”

“什么意思?”何若云道。

李业解释:“陛下巡视天下,便是要速战速决,他深入各大州道就算带了人手,需要潜伏必然不会很多,而各个州道若有反叛之心者,陛下亲自到达你的主场定然是你强他弱,若是敢出手者,与陛下面对面相斗,若是赢了,天下进入乱局,众起事者各凭本事说话,若是输了,陛下则顺手解除隐患。”

“但若是这次不出手,那便再也不会有出手的机会。”

何若云:“怎么说?”

“民心。”李业一语道破。

确实,陛下巡视天下,前往各个州道监察,带的人马不多,如此无论是百姓还是麾下,都会看到此地官员与势力是否暗藏反心,如果不敢出手,就算有反心也没实力,以后更得不到帮助。

连陛下不带人亲至都不敢动手,别人凭什么相信你能夺得这天下?

反之如果出手成功杀掉皇帝陛下,反而还能借此打出光复大唐声势,领先他人无数步。

一增一减之下,出手成了反叛者必须做的事。

没有这次出行,他们本可再等个几年或是十几年,可是现在,他们却没有办法再等。

所以当李业提及民心二字之时,所有人几乎瞬间明白,他们都是在苏杭二地的富商,生意人,和别人做生意最看重的是利益和对方的实力,若是有人找到做个10万两白银的买卖可是他连10两都拿不出来,以后谁还会和他做生意?

道理是相通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干吧!若是陛下真敢上苏杭来,我等十八家必不会让他好过。”

“就是,天下人人平等,那我下面那些佃户岂不是要翻身过来骑在我头上作威作福?我陈家可不会干这样的蠢事。”

上官云雀也开口:“各位,陛下新政每条都在针对我等权贵阶级,若是没了权贵,天下会乱成什么样子?我上官云雀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好,”李业猛地站起:“既然大家如此齐心,那我们就干一票大的,我李业没什么大的本事,出略划策,指挥兵马倒也还行,只要陛下敢来,大家只需听我调配,如今江南东道各级官员都有各大家族的人,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愿随李将军起事。”

京杭大运河。

负责漕运的水都监转运使闻陛下将沿京杭大运河直下江南道,双腿已经在瑟瑟发抖,他连夜调来各地漕运官兵,将此事的严重性告知各级官员,若是谁掉以轻心,都是掉脑袋的大事。

在各级官兵的发动下,一场针对运河两岸的轰轰烈烈大整治在无数人的目光中展开。

漕运之下,还有漕帮。

水运一事,李氏有没有渗透进去没有人知道,但是这漕帮却是在另一名李氏远戚李顺的手里,大唐时期的漕帮分为河东帮和河西帮,表面上看时常有争斗,其实都在这位李顺的掌握之中。

第1023章 :漕帮大事

今夜。

无数河道兵清查刀兵,走遍整个运河,运河附近闹哄哄的,除了河道兵之处,就是那些等待着排过过卡的民船。

“转运使有令,所有船只上面不得私藏兵器,不要放过任何一艘船,全部给我检查个底朝天。”身为水都监官员,这位监察使指挥着河道兵在中段京杭运河作排查。

除了路过的大小船只处,沿岸两地也必须检查,按照转运使的要求,即便是离岸十里,也不能出现大规模的聚众,一旦发现立即驱赶,若是不从,以逆贼论处。

秦怀道并不知道他在郓城一事,引起京杭大运河两岸如此大的动静,此时的他正带着罗武等人乘坐官船一路下行,警备军百人紧密跟随,防止有人在官船上作乱。

经过好几个枢纽地带,秦怀道同样会拿出天下舆图做上标记,方便未来三横三纵水泥路的施工。

随着南下,越来越多的民船聚集,有些码头甚至停满了船。

只觉得奇怪的秦怀道派人去问,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水都监干的好事。

见此画面,秦怀道不由摇头。

“京杭大运河的水都监转运使为何人,民船如此大规模的聚集,不是更容易出乱子吗?”

程处默道:“闻陛下乘官船借大运河南下,无论是谁,都会这般紧张吧,不过如有人混在民船当中,借故靠近官船趁机发难,也确实危险。”

程处默的看法不无道理,如今这大运河上,到处都是被检查关卡卡住的民船,平日里能够顺畅通行的水路,也需经水都监的河道兵检查半天才能放行。

如此一来,到达京杭大运河的速度就会慢上许多,出现危险的概率,也会高上许多。

秦怀道看向罗武,跟了他这么久,这位警备军军长应该早有准备。

果不其然,罗武向秦怀道拱手道:“陛下放心,所有警备军皆带有手雷炸药,如在水上这些武器每个都能当百人使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毋须担心。”

见到罗武这么自信,房遗爱揶揄他道:“优势当然有,只是你这区区百人所带手雷数量也是有限的吧,要是用完了怎么办?”

罗武道:“房兄此言差矣,我身为警备军军长,怎么会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有警备军次队相距百里随行,随时可为我们补充军需物资,就算用完了也能补上,以保陛下之策万无一失。”

“原来如此。”房遗爱为这位警备军军长细致地安排所折服,若是他来安排,恐怕干一波就没了,根本想不到如此源源不绝地补给手法。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