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1220)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陈永道一头雾水:“理念?什么理念?”

他远在岭南道,有许多消息传到这里时早就变味了,至于朝廷下发的那些文书,他也没有亲自过目,都由府中官员负责处理。

“普天之下人人平等。”

八个大字如同巨大的流星锤撞击着陈永道的胸口,让他的记忆变得无比清晰,脑海之中仿佛闪过某些场景,在记忆中他见到过这八个字,可惜他觉得此为空谈无法实现而将文书扔进角落,再没翻起。

他有些意动又觉得生涩无比,手中刚要举起的茶杯亦再次放下:“八字真言掷地有声,如同刺向时代的匕首,让我等不知所措。”

“是啊,陈大人身为一品大员,本身就是阶级不平等既得利益者,大人和同袍可以借着身份合理合法地向百姓吸血,坐拥亿万身家而自诩两袖清风,可知民间疾苦,不食肉糜?”

陈永道连连摆手:“小友慎言,本官要是有亿万身家,哪里还会如此兢兢业业?早就效仿陈胜吴广之流揭竿而起,借汉王伐泰之时起事了。”

你倒是敢起?

魏叔玉暗自白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朝廷想要实现普天之下人人平等,势必就是影响到类似于陈大人这等获利者,表面上看有利有弊,可在我看来,却并非如此。”

“若真能实现陛下理想,整个天下将会变得清明,人人相互尊重互助,各自有着自己的职责,一品大员与乡下农户可并肩而行,畅谈理想,皆是没有欺压、没有强权,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投入到社会进步当中,这样的国家,将会远比任何一个朝代强大,这样的国家,也远比任何一个朝代发达。”

“不知陈大人以为如何?”

“是坚守自身利益站在陛下的对立面,还是放弃权利,与天下所有人共享未来的进步成果?”

陈永道无奈摊开双手:“我难道有得选?”

魏叔玉微微一笑:“大人明智,依我看,所有人共享的那份未来,要远比大人这一品大员、封疆大吏所享受到的,要多得多。”

此言一出,陈永道顿时明白此人为何会有如此选择。

第1175章 :三门峡,救灾!

“难怪你无官无职,却能拥有天子令箭,魏叔玉,我倒是小瞧了你,陛下选你前来,真是明智之举。”陈永道此时已被面前这位年轻人彻底折服。

不料魏叔玉却道:“你错了,不是我无官无职却拥有天子令箭,陈大人,是陛下在与我相见之时,便察觉到我与他是一类人,因此才愿意相信我,委以我重任。”

“同类人?哪类人?”陈永道好奇不已。

魏叔玉笑道:“当然是少年人,且看陛下自担任大唐大理寺正开始,他的身边围绕的都是少年人,薛仁贵、程处默、罗章、房遗爱、豫章公主等等,哪位不是少年英雄?”

“至大汉建国,陛下十里国宴涌现狂士上官仪,国乐魁首裴仙竹,初次恩科的薛元超、令狐德棻,正是因为这些少年郎,大汉才会涌现出与大唐完全不同的力量。”

“不仅如此,少年郎所拥有的与众不同,就是他们不会像那些老者一样思想僵化,只一味按照旧有经验行事,少年郎前后皆可,进退亦行,没有规矩和祖制约束,更不会以年纪和辈分官职压人,于他们而言,只要能够实现心中理想,便可策马扬鞭,畅快前行。”

不得不说,魏叔玉这番话让陈永道深感认同,只是在他耳中听来,这位小友句句未提魏征,可句句有着魏征,和自己父亲多大仇?

魏大人好歹也是当朝元老,坚守原则直言而谏的风格,到他口中就成了这般模样?

心中暗暗笑完之后,他又问向魏叔玉:“那其二呢?”

“其二,自然是天下百姓。”

“纵观历朝历代,百姓是国家组成最重要的成员,没有百姓,国家就不复存在,也正是有了百姓,国家才会兴旺繁荣,可以这么说,百姓是什么样的,这个国家就是什么样的。”

“皇帝圣贤,百姓会感恩戴德,祈祷天子长命,皇帝无道,百姓就会揭竿而起,无论你手中多少军队,实力多么强大,最终都会归为尘土。”

“陛下曾于下江南返长安之时,于长安城前说过一句话,若是人人都不去做,这件事便不会实现,反之若是百姓人人都想实现普天之下人人平等,那这件事就一定会实现。”

陈永道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不得不说,此子是有辩难之技于身的,先否定重臣与边军大将,再批州道各级官员,最后拿出陛下和天下百姓下定论,让人根本无从反驳。

身为臣子,难道敢说陛下不好吗?

至于百姓,他们不过想过上好日子而已,他们能有什么错?

言辞交锋之间,陈永道默默将此子的身份地位在心中提高无数次。

“真是少年英雄,有小友为百姓效力,我仿佛已经看到大汉光明的未来,只希望小友继续努力,争取让我入土之前,看到你说的那天到来。”

魏叔玉郑重向他行礼:“多谢陈大人支持。”

陈永道连忙将他扶起。

“不必如此,既然普天之下人人平等,那你我也是平等的,有任何事,我自然全力支持你去做,不知接下来小友有何打算?”

接下来魏叔玉的话,却让陈永道不免颤抖。

“陛下有旨,命我依照计划,炸荆江大堤。”

“什么?”饶是陈永道早就知道他们要干大事,也没想到会这么大。

荆江大堤是整个楚地的门户,若是荆江大堤一炸,半个江南西道都要没了,其中长沙、零陵、桂阳、柴桑等城都会受到影响。

代价如此巨大,只是为了对付还未起事的叛军?

见到这位岭南道监察使大人面露顾虑之色,魏叔玉解释道:“陈大人放心,楚之一地百姓陛下早已提前下令疏散,更何况我们不炸荆江大堤,以当前降雨量来说,荆江大堤迟早也要溃坝,与其如此,不如将此事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同时还能顺便借机混入叛军之中,是一举两得之事。”

“一举两得吗?”陈永道没有想到,汛季水患已经严重到如此程度,自古以来长江黄河水源皆是两岸百姓重要依靠,此次水患,不知要影响多少人。

“那便按照小友的计划进行吧。”

三门峡。

随着大军休整一日,众人各自按照既定方向出发,罗武派出自己的亲信,警备军两名大校陈南、陈北二人带着姜雨生前往运城上游,今日虽然无雨,可道路已经泥泞,三人乘着马匹一路慢行,预计要花上一天时间。

陈望负责的孟津段距离最远,他心忧百姓,因此早早便起,处理好拔营之事后率着兰州人手及三千锦衣卫直奔下游而去。

李淳风亦领五千人前往新安,那里溃坝情况并不严重,可地势较低,被三门峡的洪水冲击,想要处理好那里的堤段,只有等三门峡处理好才行。

至于三门峡沿岸堤坝,秦怀道领着罗武带人前往,只留两千锦衣卫驻守中条山。

此时的三门峡堤坝两岸各自有多处溃坝情况,为确保治河顺利进行,秦怀道将溃坝地段进行相应编号,而后组织人手进行所需材料准备。

一批人上山伐木,一批人负责将麻袋装填沙石,一批人负责生产竹木石笼,幸运的是中条山上有许多巨石,可以满足治河之用。

秦怀道不停指挥着这些警备军,战时他们都是勇猛的将士,遇灾亦能冲在抗洪前线,是值得信赖的可用之军。

“所有人都给我听好了,木桩务必给朕削尖,保证打下桩去能固土阻沙,所有的麻袋石沙混装或者泥沙混装,必须装填饱满不得有缝隙,至于大石笼,越大越好,能承受的重量越多越好。”

“山中巨石可先凿出小洞之后,将手雷扔入小洞,可起奇效。”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