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365)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大家好奇的听着,一开始都心情不错,毕竟吐蕃认怂,服软,但听到提出三个条件后都怒了,内斗归内斗,不过是政见不合,或者利益驱使,但大唐初期官员绝大部分心中有热血,对外都很强势。

等王德念完,全场一片哗然,议论起来。

秦怀道也想到了吐蕃的阴谋,想打是禄东赞后手,马上看向李二,见李二不动声色地摇头,心中领会,没有说话。

房玄龄看了秦怀道一眼,朗声说道:“圣上,吐蕃弹丸之国居然如此嚣张,决不能姑息,泱泱大唐,又岂能惧怕挑战,臣建议先听听他们条件再说,免得有人说我大唐怯弱,不敢挑战。”

“没错,小小吐蕃也敢横跳,真正岂有此理。”

“放马过来便是,大唐豪杰千千万,才子无数,有何惧哉?”

朝臣们纷纷附和,颇有几分同仇敌忾,面对外敌挑衅,没人在提刚才之事。

王德得到李二许可,赶紧出去传令。

没多久,一名身穿吐蕃服侍的中年男子过来,朗声说道:“外臣吐蕃副使噶尔参见大唐陛下。”

李二丢给房玄龄一个眼神,一个副使而已,不能亲自下场,房玄龄会意的点头,盯着对方冷冷地喝问道:“挑战我大唐是你们大论的意思,还是你们吐蕃王松赞干布的意思?”

“回房相公,我朝并不想挑战大唐威严,只是仰慕大唐文化,想交流一下,仅此而已,如果大唐不屑,那此事作罢。”对方不卑不亢地说道,能随禄东赞过来并作为副使,自然也不简单,一番话滴水不漏。

房玄龄也不是吃素的,冷冷地说道:“咬文嚼字,并不能掩饰你们挑战大唐威严的事实,我朝大度,给你们一次机会,说吧,想怎么比?”

“是交流。”对方再次强调,然后拿出一块石头,继续说道:“这是吐蕃九窍玲珑石,从天而降,是祥瑞之物,表面有九窍,里面洞孔蜿蜒曲折,外臣已堵死其中蹊跷,如大唐能从一孔穿线,另一孔出,则胜出。”

房玄龄结果石头一看,表面光滑,前后果然有两个小孔,米粒大小,对着光线一看,里面有光,可见是相通的,但无法直接看到另一孔,可见里面曲折弯绕,小孔丝线难穿,而且丝线柔软,想要穿通谈何容易。

这一项就把足智多谋的房玄龄给难住了。

但对手面前不能示弱,房玄龄压下担心,冷冷地问道:“另外两项呢?”

对方智珠在握,淡然说道:“久闻大唐文化无双,外臣甚是仰慕,偶得一对,如大唐能对出,则胜。”说着递上来一张纸。

房玄龄接过去没看,追问道:“还有呢?”

“其三,外臣久闻大唐武力无双,但我吐蕃也崇尚武力,个个能战,随行使团随意派出一人,于东市设下擂台,大唐男子无论是谁,皆可一战。”

“比试我朝接下,你退下吧。”房玄龄不客气地呵斥一句。

对方无所谓地笑笑,行礼后转身离开,眼中满是自信。

秦怀道有些惊讶,吐蕃那个苦寒之地居然玩起了文化?三个问题分别代表工、武和文,石头穿针引线,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无法办到,唐人尚武,打擂台要是输了,大唐脸面就丢尽了,吐蕃这招简直是诛心,对子是读书人的事,更是大唐强项,吐蕃也敢拿来比试,这背后令人回味。

房玄龄也预感到不对劲,但没点破,扫了眼对子,看向王德。

王德会意地匆匆过来,接过对子呈给李二。

李二也是有文采之人,看完对子脸色微变。

眼中更是闪过一抹骇人的冷意。

第273章 :打脸

太极殿。

李二高座玉阶龙榻,脸色阴沉的可怕。

大殿内重臣意识到对子不简单,莫名紧张起来,一股压抑的气息弥漫开。

片刻后,李二冷冷地说道:“都听好了,上联是‘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什么……吐蕃欺人太甚。”

“狂妄至极。”

“嚣张跋扈,当诛!”

大臣们怒了,情绪激动,破口大骂起来。

上联结合吐蕃的挑衅不难看出,是在说吐蕃人人擅长骑宝贵的战马,能张开长弓,提战戈参加战斗,琴瑟琵琶,四种乐器,八个王字,而去全都在上,人人可以称王,凭什么你大唐高高在上,我吐蕃就不能?

这如何让大家能忍?

如何不让大家动怒?

一番愤怒过后,大家搜肠刮肚,准备对出下联一战成名,打击吐蕃嚣张气焰,立下不世功劳的同时,获得无双声望,青史留名。

无双声望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青史留名更是读书人一生的追求。

然而,大家很快发现不对劲了,这上联是拆字联,对起来太难,又要驳斥吐蕃,扬大唐威风,而不是简单的应对,就更难了。

一时间大堂静默,满是尴尬。

秦怀道却笑了,对对子肯定不会,但这副上联印象太深了,后世所在部队文史馆就挂着,首长说是警钟长鸣,警醒大家,首长介绍的时候说八国联军铁蹄践踏领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侵占北京后,在一间陈设华丽的大厅里举行所谓的“议和会议”。

会前,一个自以为“中国通”的洋人傲慢的挑衅,出来这幅对联,利用了汉字部首的特点,道出八国联军是“八大王”,“王王在上”,面对洋鬼子的猖狂,一名谈判工作人员当场对出下联打脸,故事鲜活,讲的生动,加上带着强烈的民族仇恨,相忘都难。

但秦怀道并不急着作对,反而对房玄龄低声说道:“房相公,石头我看看。”

房玄龄正在苦思下联,猛地反应过来,将石头递上去,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低声问道:“有办法?”

秦怀道没有马上回答,接过去仔细观察,孔米粒大小,丝线倒是能进去,但里面曲折如肠,丝线太软,进去不受力,难以绕行进入,想要穿通不容易,但也不是没办法。

将石头还给房玄龄后,秦怀道没吭气。

房玄龄见秦怀道一脸淡定,寻思着不会有对策了吧,忍不住追问道:“怀道,可是有了办法?事关国体,知道还请告知。”

秦怀道微微一笑,看了眼左右,一个个还在绞尽脑汁想对策,满肚子儒家经典,谈经论道个个有一手,但超出知识盲区的事就不行了,丝线穿孔对大家来说就是知识盲区,唐朝崇尚作诗,对联也有些为难。

吐蕃偏偏选择作对,真正是打中了大家的软肋。

如果多给些时间,满朝臣子肯定有人能对出,但时间一长,胜之不武啊。

房玄龄见秦怀道不说,暗自使了个眼神给李二。

李二心领神会,有些吃惊秦怀道居然有对策?记忆中秦怀道从小在国子监不好上学,连一手字到现在都一般,打架斗殴倒是好手,心中有些恍然,感觉很不真实,但相信房玄龄的观察,投过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秦怀道收到眼神,假装没看到,看了刚才那名跳出来的臣子方向一眼。

李二顿时会意过来,这是在生气刚才之事,气自己试探其文采,心中有些气恼,又有些好笑,不过,这样的秦怀道反倒让李二感觉真实,放心,可信,心中一动,也不点破,冷冷地说道:“丝线穿孔一事交给工部,对联交给满朝文臣,擂台交给武将,一个时辰之内朕要看到结果。”

“圣上,末将去让几个义子会会那擂台。”张亮率先站出来。

“不用你去,王德。”

“老奴在。”

“传旨在京的武勋之后,都去会会那擂台,朕在此等候消息。”

王德匆匆去了。

大家看得出李二是动了震怒,准备来个速战速决,一个时辰内解决问题,打出大唐威风,以扬圣威。

大殿内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少人暗中交换眼神,很快,之前那名贬低秦怀道的官员再次出列,躬身说道:“圣上,微臣以为护国公秦大人精通格物,文采不凡,一首从军行更是令天下学子汗颜,想必已有对策,不如请秦大人出手。”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