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438)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喏!”小娥赶紧答应一声,心里面同样也恨杀手,毕竟……护国公府将来也是自己的家,不能被人欺负。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豫章看着荷儿欣喜地追问道。

荷儿见豫章居然领会了自己用意,而且很支持,顿时好感倍增,继续说道:“那些杀手肯定藏在长安城某个角落,虽然查不到,但只要他们在,就肯定会有人知道,咱们可以效仿少主,拿出一千贯银子悬赏,或许能有线索。”

“有道理,杀手也需要吃饭,睡觉,就避免不了和人接触,但一千贯会不会少了?”豫章提醒道。

“少主悬赏十万贯都没人举报风雨楼,估计没人敢,或者发现可疑人物但不确定是风雨楼的人,所以没人举报,咱们这次别说是风雨楼,就说收集可疑线索,一千贯一条,只要听着差不多就给,而且不止给一家,说不定运气好能碰上。”

豫章反应过来,赞同道:“有道理,一千贯买可疑线索不便宜,会有人动心,一万贯就能买十条,十万贯就能买百条,抓到一百拨人,说不定还真能抓到他们,荷儿,你好聪明,这办法好。”

“都是少主教的,就像做生意,薄利多销,扩大市场,买的人多了,总能运气不好碰到一两个找茬的,咱们反过来,卖消息的人多了,总有意外,反正总悬赏金额不变。”荷儿谦虚道。

“秦大哥还教你什么?给我说说呗。”豫章来了兴趣,追问道。

“那就多了。”荷儿有些骄傲地笑道。

“那就慢慢说,咱们有的是时间。”

荷儿想了想,跟未来主母搞好关系对自己没坏处,闹僵了只会让少主难做,满口答应道:“这样,我先安排一下悬赏的事,晚上咱们慢慢聊。”

“行,一起去!”

第301章 :多吉的安排

五天后。

多吉回来了,风尘仆仆,皮甲上满是血污,精神却特别好,秦怀道在王宫一处偏殿接见对方,一番寒暄后,多吉这才知道对方就是率五千兵马打败高句丽的护国公,当初听到这个消息不以为然,觉得唐人夸夸其谈,这一刻却信了。

一万人从天而降,一夜之间拿下逻些城,之后挡住论钦陵和丹增两次十万大军攻城,将吐蕃拿捏的死死的,这样的人堪比神仙,吐蕃都败了,拿下高句丽算什么,高句丽能跟伟大的吐蕃比?

多吉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

秦怀道报出名号只是出于尊重,方便交谈,没想到自己的名号传到吐蕃,更没想到影响多吉的心思,直言问道:“多吉将军,有劳你追击丹增,战果如何?”

“回大人,丹增已被斩杀,其军队伤亡过半,余者投降,还请大人定夺。”

“贵军伤亡如何?”秦怀道追问道。

“近万人。”多吉有些不好意思了。

追杀一支没有士气,没有战意的队伍居然损失近万人,确实有些丢脸,秦怀道迅速盘算起来,丹增四万多人,投降一半也有两万左右,不如补充给多吉以示诚意,反正已经在多吉手上,让其吐出来也难,而且,这么做不近人情,会动摇吐蕃各路军马的投诚心思。

不过,如此一来多吉的军队就有六万,这么大一支队伍留在逻些城附近太危险,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喂养。

心念闪过,秦怀道直言问道:“多吉将军向往唐国之心本大人已经知悉,甚是欢喜,一定会如实禀告圣上,替将军请功,丹增投诚兵马就归于将军名下吧,接下来多吉将军有何打算?”

“谢大人。”多吉大喜,虽然俘虏不想交,乱世谁不想多些兵马?但主动给是另一回事,心中大定,想了想,说道:“大人,本将其实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唐国做一富家翁,逍遥自在。”

“哈哈哈,这个想法倒是和本大人不谋而合。”秦怀道笑道,当然不可能真以为对方就是这么想,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手段罢了,想了想,问道:“北方军还有十万,不知这支大军是何态度?”

多吉赶紧说道:“回大人,北方军剩余十万归老将彭措统领,彭措将军爱兵如子,不参与政事,以守土为己任,历来只要对百姓好的事就支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能来投。”

“纯粹的军人吗?”秦怀道有些吃惊,这个时代还有这种人,倒是难得,这种人说难对付还真难,但说容易也容易,只要对吐蕃百姓好就不会反对。

很快,秦怀道有了想法,但没有点破,追问道:“多吉将军,西方只有五万大军,本大人担心天竺趁机起兵入侵吐蕃,还请将军率兵回去,你意如何?”

“谨遵大人号令。”多吉满口答应下来,心里面也清楚几万大军留在逻些城容易引起猜忌,非常时期,如果不服从同样容易引起误会。

秦怀道见多吉很上道,补充道:“多吉将军远道而来,功不可没,一应缴获全部带走,本大人再送五十万贯充作军饷,多吉将军有何困难?”

“多谢大人赏赐。”多吉大喜,有了五十万贯做军饷,就能给大军一个交代,稳住军心,想到西方军困难,脸色一黯,如实说道:“西方苦寒,人烟稀少,最缺的还是粮食,如能解决,感激不尽。”

“吐蕃情况你比我清楚,粮食恐有些难度。”秦怀道如实说道。

多吉点头,不再多言。

秦怀道想到天竺就是后世的印度,印度可是产量大国,灵机一动,说道:“不过,本大人许你西下天竺就粮之权,吐蕃军这些年没少东下我唐境打草谷,你也可以西下天竺打草谷嘛,是不是有难度?”

“真的?”

多吉大喜,见秦怀道投来疑惑的眼神,赶紧解释道:“吐蕃历年来国策是往东发展,只因往西是雪山,千里茫茫,毫无人烟,往西价值不大,但本将知道翻过雪山后地势变陡峭,宛如天堑,但只要穿过这段就是平原,土地肥沃,有取之不尽的粮食,曾上书几次,但朝中百官认为穿过雪山太难,代价太大,不可取,还不如集中国力东下,还说唐境富庶……”

后面的话多吉不好意思说,但秦怀道听懂了,笑道:“吐蕃国策倒是没错,换成本大人也会这么定,毕竟东下不用穿过茫茫雪山,不过,今非昔比,天竺产量,本官做你坚强的后盾,如果你能拿下天竺,更好。”

“大人当真?”多吉心思活泛起来。

“本大人从不妄言。”

“好,正合我意,那就疯狂一把,不过,我需要以唐军名义出兵,毕竟,天竺以北挨着贵国陇右道的小勃律和葱岭,万一误会,贵军从背后给我们一刀就难受了。”多吉赶紧说道。

“本大人书信一封,保你无事。”秦怀道巴不得多吉去攻打天竺,吐蕃本就缺粮,养不起,还能帮大唐开疆拓土,马上找来笔和纸书信一封,盖上印,旋即交给多吉。

多吉郑重接过,有了这封书信就等于有了证明,护身符,将书信收好,想到什么,苦笑道:“多年梦想,吐蕃朝不重视,没想到在大人手上实现,可以的话,我军还需要些兵器。”

“有些缴获,并不太多,回头和银子一并送去。”秦怀道满口答应道。

“谢大人。”多吉郑重行礼,告辞离开。

秦怀道将人送出大门,以示重视,之后返回,一直没吭气的段瓒忍不住提醒道:“大人,这么做合适吗?”

“你担心朝廷那边?”秦怀道反问,见段瓒点头,便笑道:“放心吧,圣上雄才伟略,气吞山河,听到有人帮我朝去开疆拓土,只会高兴。”

“也是,不过,西边不是苦寒极地吗,能有粮?”段瓒问道。

“你错了,苦寒极地不过是儒家学说误导罢了,还说什么天圆地方,西边是边界,井底之蛙,世界何其之大,翻过雪山地势变陡,然后是平原,土地肥沃不亚于江南,如果吐蕃一开始就重视多吉提议,将重心放在西边,绝对国力富强,我朝未必是对手。”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