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464)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李雪雁叹息道:“说起来我比你更惨,你好歹还是主母,而我呢,好歹也有个县主身份,却要做小,按规矩将来还得叫你一声姐姐,你以为我愿意?可身为女子,父母之命,又有圣意,不能反抗,咱们都是女人,何苦为难于我?”

“是我想岔了。”豫章歉意地说道。

“无妨,如果我是你,也不会喜,可我没得选,所以,希望妹妹理解,以后相互扶持,可好?”

豫章点头,没再说什么。

李雪雁看看晋阳公主,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说道:“豫章妹妹,你可知圣上为何要如此安排?”

“不知。”豫章疑惑地抬头。

“秦家兄弟正直年轻,正是血气方刚时,如果和侍女荷儿同房倒也罢了,大家族子弟谁没个丫鬟暖床?但要是和朝中某位大臣之女行苟且之事,闹起来,吃亏的是谁?”李雪雁提醒道。

一席话如炸雷,将豫章震懵了,还真从未往这方面想过,如果真的发生,还真不好收场,顿时急了,说道:“秦大哥不是这样的人。”

“秦家兄弟不是,但难保没人主动贴上去,这种事谁防得住?你还小,不能圆房,时间一长,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说到底我是派去帮你圆房,避免秦家兄弟犯错的,和同房丫鬟有什么区别?”李雪雁反问,脸色凄苦。

晋阳公主眉头微蹙:“你的意思是父皇担心秦大哥和别的女人有染,有损皇家脸面,甚至闹大了不得不取消豫章姐姐的婚约?”

“不然呢?”

李雪雁反问,见晋阳公主沉思,便继续说道:“兕子,以你之聪慧,理当想得到圣上为何招秦家兄弟为婿,当初看好的可是唐俭唐大人之子,尚公主说是恩赐,本质上还是拉拢朝臣,像秦家兄弟这样的奇才圣上岂会不拉拢,可要是发生意外就难办了,所以得有人先过去看着秦家兄弟,而我年纪最合适,又没婚约,就成了那个苦命人,牺牲品。”

豫章仔细一想还真可能如此,有个女人在身边,自己那秦大哥犯错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但这么一来,还真苦了李雪雁,堂堂县主,天生丽质,又有才华,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嫁给谁都是主母之位,现在却做偏妻,委屈死了。

想到这儿,豫章顿生同情:“雪雁姐姐,委屈你了。”

“咱们皇家之女婚姻不由人,都是命,只要以后相互扶持就好,都已经这么苦了,如果咱俩还斗,多累。”李雪雁苦笑道。

豫章点头,一行清泪滑落。

聊了几句,李雪雁离开,回到自己马车上长舒一口气,拿起一叠诗稿看起来,脸色莫名羞红,轻声呢喃道:“怀道,豫章妹妹这儿的隐患算是消除,希望你将来别负我,可是……我比你大三岁,你会喜欢我吗?”

莫名的,李雪雁患得患失起来。

马车缓缓而去,消失在转角处。

晋阳公主和豫章在门口目视李雪雁离开,想到心事,豫章叹息一声,说道:“兕子妹妹,又多一个,你不生气?”

“生气有什么用?你呀……没搞清楚关键,秦大哥身边将来不定多少个女人,关键秦大哥喜欢谁,不喜欢,嫁给秦大哥又能怎样?所以,秦大哥才是关键,雪雁姐姐不是。”兕子笑着提醒道。

“也对,雪雁姐姐也是苦命人。”

“你以为她不愿意?不过是找个说词安你之心罢了,不过确实有些委屈她。”

“什么意思?”豫章一怔。

“意思是她巴不得嫁给秦大哥,但怕你多想,所以过来卖惨,希望获得你理解,好感,不过话说回来,确实挺惨,雪燕姐姐说得对,父皇不希望秦大哥身边闹出别的女人,最后不得不取消婚约,所以,咱们应该相互扶持,而不是像父皇身边那些贵妃娘娘,天天内斗,也不嫌累。”

“这样吗?”豫章感觉自己太天真了。

“别这样那样了,想那么多没用,不如帮帮秦大哥,听说监察府捉拿凶手到太子山庄,太子哥哥将干系推个干干净净,我觉得此事不简单,咱们想办法拉拢几个太子府的丫鬟打探情况,帮秦大哥分忧。”晋阳公主提议道。

豫章满口答应道:“行,咱们怎么做?”

“回房,好好商讨一番。”

第328章 :奏对

两个月后。

长安进入炎热夏季,城池闷热如蒸笼,热的让人喘不上气,百姓却不知何故,纷纷走出家门,商铺,自发地来到朱雀大街上,和相熟的人低声聊几句,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明德门方向。

没多久,一队千牛卫缓缓入城,后面跟着的是出征吐蕃的一支大军,奉命押送吐蕃王室、贵族等俘虏归来,考虑到吐蕃有投诚意向,朝廷并没有按俘虏对待,让人坐在封闭的马车里,也算给予了一定的尊重。

按惯例,需要献俘、夸功,也就是在太庙让满城百姓看看俘虏,再宣传一下将士们的功勋,告诉列祖列宗后代子孙没丢脸,但朝廷综合考虑后这个环节也省了,将士们的感受决定用赏银弥补。

秦怀道也在其中一辆马车内,掀开车窗帘子看到满街百姓有些诧异,传旨太监说过秘密进城,没人知道归来日期,为何又这么多百姓过来围观。

还没等琢磨明白,百姓忽然欢呼起来,激动的奔跑上前,好在有千牛卫阻挡,这才避免冲撞车队,不少人大声喝彩起来:“护国公威武!”

“护国公出现说几句吧?”

“护国公是大英雄!”

“护国公英雄盖世,天下无双。”

“护国公天下第一!”

一时之间,各种赞美之词响彻朱雀大街,传遍四方。

秦怀道听到喊话眉头紧皱,意识到不对劲了,按说百姓不知道归期,而今不仅来了,喊的话还很特别,明显有人组织,这是在捧杀,要将自己架起来烤,成为众矢之的,好一个下马威。

传旨太监担心出事,来到马车旁低声问道:“秦大人,人越来越多,要不您出来说几句,平息一下,免得出事。”

出去只会引发更大骚乱,甚至被言官御史弹劾,背后之人搞出这一出肯定有后手,秦怀道沉声说道:“让大军开道,对外宣称本官不在车队内。”

只要不出面,并对外宣称不在车队,背后之人纵有千般手段也使不出,有大军保护,没人敢冲撞。

传旨太监答应一声,匆匆去了。

很快,前面开路的千牛卫开始清道,闻讯赶来的千牛卫也帮忙,大军则护着车队两旁,不准人靠近,有嗓门大的更是高喊着“护国公不在车队”的话,热情的百姓一听不在,顿时兴趣缺缺。

车队顺利穿过朱雀大街来到朱雀门,进了朱雀门就是皇城,大军停下,俘虏被皇城内卫带进去安顿,护送部队被安排去了北苑暂住,王德匆匆过来,领着秦怀道直奔武德殿。

李二先见秦怀道以示恩荣。

武德殿已经聚集着一干朝堂重臣,大家小声交流着,眼神却留意着大门口,很快看到一名男子进来,一脸疲惫,但气宇轩昂,特别是一双眼眸炯炯有神,涌动着睿智的灵光,剑眉横卧,如刀似剑,英武之气让人折服,赞叹,吐蕃一战,秦怀道身上气质愈发厚重,颇有几分重剑不锋的意味。

“臣怀道,奉旨征战吐蕃归来,特来缴旨,恭请圣安。”秦怀道说着,双手捧虎符,躬身。

王德上来接过虎符,转交给李二。

龙榻上,李二满脸欣慰地打量着秦怀道,心中满是感慨,上次出兵不过五千,打的高句丽没脾气,这次出兵一万,更是将吐蕃直接拿下,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何等的奇功盖世,有这样的人在,大唐谁敢敌?

心思闪过,李二按照朝廷礼仪笑道:“圣躬安,爱卿辛苦了。”

秦怀道也按照标准答案恭敬地说道:“为圣上分忧,是臣的荣幸。”

“爱卿功勋彪炳,朕心甚慰。”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