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603)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应该吧,我也不清楚,少主这个问题太高深。”队正尴尬地说道。

“回去好好补课,缺乏政治思维。”秦怀道没好气地说道。

对方一听补课,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脑瓜子嗡嗡响,赶紧说道:“少主,让我去接受魔鬼训练都行,读书太难,要人命啊。”

“不读书怎么行,将来你们可以要做将军的人。”

“不要,守在少主身边就心满意足了。”

秦怀道一怔,苦笑一声,没再说话,停下来打量着大海,海面波涛起伏,码头荡漾着无数大小船只,天空中几只海鸟追逐,嬉闹着,叫声打破海港的宁静,秦怀道的心也有些乱,想到了长安,想到了家人,女儿。

“她们都好吗?”

“最好别出事,否则……”

下一刻,秦怀道目光一冷,杀机迸裂。

……

长安,太极殿。

李二端坐龙榻之上,清冷的目光打量下方重臣,不动声色,威严无比,谁也看不透其心中真实想法。

下方,朝臣们低头不语,各怀心事。

原本,朝廷议事各抒己见,争论不休,道理越辩越明,吏治清明,就算有矛盾,不同意见也会直接说出,而今却都藏着掖着,生怕说错,朝议风气大变。

没人知道这个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连李二也不清楚,但不在乎,圣旨有些享受这种高高在上,一言堂。

想到昨晚在武才人身上的索取,那种酣畅淋漓,雄风再起的美好让人沉迷,心情大好,李二心中决定更强烈,看向众人说道:“诸位爱卿,盐关乎国计民生,至关重要,榷盐法势在必行,只有收归朝廷,统一管理,统一价格,朝廷能收取一部分税费,百姓还能买到低价盐,一举两得,此事不再议,户部尽快拿出章程。”

“遵旨!”一些官员纷纷应道,目光明亮。

但以房玄龄等为代表的不少官员满脸愁云,并不吭气。

魏征更是气得脸色铁青,就要站出来反对,被房玄龄打住,有些疑惑地看过来,见房玄龄摇头,心生不解,但还是忍住了。

李二见附合的人不多,老臣绝大部分都不同意,心中不喜,愈发坚定扶持新力量抗衡老臣的想法,目光不善地看向一干老臣,但没点破,只要不站出来反对就行,继续说道:“还有一事,关于雇佣农人做工问题,农人耕种,商人贩运,士人读书治国,工人生产,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则天下太平,农人去做工,农田荒废,天下缺粮,必然大乱,此事争论有些时间,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说完,李二目光变得冷厉起来,在老臣身上扫来扫去。

如果是以往,以房玄龄为首的老臣肯定会站出来反对,但这一刻却跟商量好的一般,都默不作声。

李二感受到老臣的疏离,如果是以往,会紧张,担心,不舍,但在扶持新势力的念头驱使下,心如寒冰,冷酷无比,为了扫清障碍,完成新旧政权交接,有些事必须做,继续说道:“户部尚书,你说说吧。”

户部尚书唐俭越众而出,说道:“圣上,臣以为此事不能再争论,朝廷必须尽快做出决断,让农人回归耕种,恢复生产,粮食才是立国之本,但考虑到商贾也需要雇人做事,不能完全取缔,货物不通,百姓生活同样会受损,比如盐,就需要商贾调运,贩卖,没盐老百姓无法活下去,臣建议规定商号人数,既不影响耕种,又不影响商贾贩运,两全其美。”

“此言大善,老诚谋国,继续说。”李二赞赏道。

第467章 :廷议

太极殿内。

户部尚书唐俭躬身一礼,朗声说道:“谢圣上夸赞,臣以为,每个商号人数不得超过一百人,每个家族用以经商和生产的人数也不得超过一百人,原朝廷规定的商队护卫一百人可改为五十人,天下承平,国泰民安,盗匪绝迹,用不着太多护卫。”

“没错,臣附议。”礼部尚书李上雄出来表态。

“臣附议!”不少文臣陆续出来,纷纷表态。

没有表态的房玄龄等人显得格外突兀,李二愈发不满,但掩饰的很好,不动声色的看向房玄龄问道:“房爱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越众而出,不卑不亢的说道:“老臣年迈,精力不济,恳请告老还乡,还请圣上恩准。”

“臣也请告老还乡。”李靖等一干老臣纷纷出列说道,你不是要扶持新力量抗衡吗,咱们自己退出,不玩了。

一番请辞,满朝震惊,就连李二也懵了,不可思议地看着一干旧臣,莫名地慌起来,没了旧臣制衡,扶持上来的新势力就会把持朝廷,架空自己,甚至取缔自己,这是李二更不想看到的。

李二要打压旧臣,但并不想失去,而是希望新旧两股力量抗衡,帝王之术。

房玄龄等人的请辞无异于击中李二软肋,打乱李二部署。

想到旧臣离开的后果,李二愤怒起身,衣袖一甩,喝道:“用工一事遵照户部尚书唐大人所奏执行,请辞不准,退朝!”

“遵旨!”众臣退下。

出了大殿,李靖和房玄龄并行,低声说道:“咱们这招以退为进有用吗?圣上好强,容不得反对,这么做会不会加重对我们的猜忌?”

“不这么做又怎样?你是军人,比我更明白两军对峙时要么冲锋硬抗,要么撤离再战的道理,我们没得选。”房玄龄说完,神情落寞,苦涩。

这时,魏征快步上来,急切地问道:“老匹夫,刚才为何阻我?”

“圣意已决,多说无益,就算劝谏,只会让事情更糟。”房玄龄坦然解释道。

“所以你们就来一出以退为进?请辞这种事为何不事先跟我通气?看不起老夫?”魏征一连三问,语气很是不满。

房玄龄笑笑,没有解释,快步向前。

“别走,你什么意思,说清楚。”魏征追上去。

房玄龄忽然停下,郑重说道:“意思是我们可以离开,但你代表御史台,得留下,朝中不能真的没有其他声音,被人掌控。”

“我……”魏征一时语塞,生出一股无力感,回头看了眼巍峨高耸的太极殿,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冷声说道:“老夫是前朝旧臣,当初要不是圣上诚心相邀,哪里会入仕?既然事不可违,正好退休,安心呆在秦家庄学院教书,跟着秦小子不愁吃喝,此生足以。”

房玄龄看看魏征,又看看李靖等人,苦笑一声,没有再劝,继续往前。

众人没有留意身后李子雄阴冷的目光,嘴角洋溢着阴谋得逞的笑,出了皇城,一名男子急匆匆来到李子雄身边,低声说道:“族长,刚刚收到消息,倭国出使船队失踪,未按规定时间上岸。”

“没上岸,出事了?”李子雄脸色微变。

对方点头,警惕地看看四周,用李子雄才能听到的声音继续说道:“按约定,倭国出使团会带一支大军随行,倭国善海战,按说海上无人能敌,至今不见踪迹,恐怕已经出事,会不会是秦怀道干的?”

“他有那实力?”李子雄满脸不信。

“晚辈也觉得不可能,但凡事都有万一,秦怀道善战,既然敢率军出海,肯定有他的依仗,如果真是他干掉了出使团,就说明他掌握一支善于海战的军队,有这支军队在手,杀入倭国不死没机会,万一拿到证据……”男子说到这停下,后面的意思却不言而喻。

李子雄瞬间想到更多,脸色微变,也变得警惕起来,看看四周,低声说道:“出使团失踪,还真可能是他干的,时间也对的上,除了他没人办得到,也没人会去海上,你的担心不无道理,当初为了取信倭国,不得不留下书信,现在书信成了我们最大破绽,不能再等,启动后续计划。”

中年男子点头,郑重说道:“倭国狡猾,没有书信不出兵,要书信,就是想捏住我们的把柄,为了大事,迫不得已,族长不用懊悔,现在主动权在我们手上,赢面很大,晚辈这就去启动好后续计划。”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