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630)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大家坐下,李义协直言道:“烧烤吧和百货商厦今天解封,可以正常营业,今儿一早赶去上值,碰到罗英,便询问昨晚李府一事,得知你归来,便赶来一见,还请不要责怪罗英透露你行踪。”

“自己兄弟,用不着客气。”秦怀道不在意地说道。

李义协面露感激之色,继续说道:“荷儿被绑,作为兄弟理当出力,猜想你必定会去营救,带上我吧。”说着,眼中满是期待之色。

秦怀道瞬间明白李义协的良苦用心和担忧,这是怕被边缘化,关键时刻,站队很重要,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何况李二不靠谱,当即笑道:“行,李兄有心,那就一起,同富贵,共患难便是。”

“同富贵,共患难。”李义协大喜,郑重抱拳一礼,一颗心彻底放下。

罗通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人交谈,并不打扰,等罗英进来,给大家满上酒水,并不急着端起,看向秦怀道说道:“我的情况你应该知道,你的种种壮举罗英已经跟我言明,英雄了得,我这个做兄长的深感欣慰,为你骄傲,此行只有一事,如圣上对我下手,你可愿再炸一次?”

秦怀道一听果然如此,笑了:“罗兄,您的担忧晚辈略有猜测,晚辈承诺,你也未必心安,不如这样,等救回荷儿,我做一百个炸药包给您,你看谁不顺眼就炸谁,如何?”

“哈哈哈,还是你知我!”

罗通大喜,与其让人保证,不如自己掌握炸药包,李二敢来捣乱,炸他娘的就是,以前没有威慑李二的手段,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现在不同,一颗心彻底放飞,笑道:“老弟被人欺负,做兄长的岂能袖手旁观,便随你走一遭,放心,一路听你行事,打架没怕过,但要是论指挥,恐怕不如你,高句丽一战,吐蕃一战,北方平乱,倭国一战,战战匪夷所思,震惊天下,就连卫国公都称赞有加,自愧不如,我就不添乱了,但先锋得给我。”

“这先锋还是让开晚辈吧。”李义协当仁不让,虽然传闻罗通勇猛无双,但同样身为猛将,李义协表示不服。

罗通眼神一眯,如一头即将发怒的猛虎:“年轻人,血气方刚,不甘落后是好事,你能打得过我儿?”

李义协想了想,老实摇头说道:“五五之数。”

“老子五招之内能拍死你,信不。”罗通说道,一脸自傲,被禁足几年,满腔热忱和热血无处释放,还被李二限制不能娶妻,精力无处安放,全部拿来练功,而今武力大涨。

李义协心有不甘,但面对罗通身上忽然爆发的恐怖威压,心里面犯嘀咕,看向秦怀道,一边说道:“您这样的绝世猛将理当坐镇中军,保护秦兄弟,先锋遇山开路,遇水搭桥,这种杂事还是年轻人来吧。”

“少给老子贫嘴,拍马屁没用,你爹是条好汉,但也不是老子对手,你一个小屁孩,老子上战场的时候你还在吃奶,一边去。”罗通虎目一瞪,气势不凡。

李义协郁闷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秦怀道赶紧打圆场:“罗兄,义协兄弟,我这儿打仗与别人不同,不存在什么先锋不先锋,何况也没兵,此事回头再说。”

李义协一想,对啊,高句丽一战打的如火如荼,哪有什么先锋不先锋,都是先锋,拼本事吃饭,顿时笑了。

“没先锋?”罗通还是老一套作战思维,有些诧异。

“真没先锋,别人打仗将就行军布阵,以战阵厮杀,所以需要先锋开路,试探敌军虚实,我这儿不存在。”秦怀道开始胡诌,糊弄过去再说。

罗通只是听说过秦怀道的打法,毕竟没实际参与过,有些摸不准,见李义协一脸笑意,不再争执,估摸着还真可能没有,也不好坚持,当即说道:“反正打仗交给我,憋了几年,老子都快要疯了。”

“行,这个没问题,有机会安排您阵前单挑。”秦怀道一听是这个原因,有些理解地笑了,憋了几年的猛将,一旦出闸,谁能憋住?

事情聊开,大家开怀畅饮。

饭后,罗英安排罗通和李义协去休息,将一封信递给秦怀道,一边叮嘱道:“这是房相亲笔信,说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里面。”

信封泥封、印章都很完整,没开过,秦怀道撕开,取出信件查看,信中房玄龄提到封王内情,赵郡李氏以造反罪夷九族,卢氏参与不深,夷三族。

信中还提醒秦怀道,说李二惧怕炸药包和飞升之术,肯定会想办法搞到,封王有可能是缓兵之计,没了赵郡李氏这把刀只能休战,不要大意,最后恳请秦怀道为大唐百姓着想,华夏大地饱受战乱,需休养生息,再经不起折腾。

大仇得报,念头通达!

细细一算,五姓七望只剩下陇西李氏,那是皇族。

“希望皇族不要再自误,否则……”

秦怀道眼中精光闪烁,将信丢进火炉中烧毁。

第494章 :抵达交河城

一个月后。

一支千余人的商队风尘仆仆来到海州交河城外,一个个用毛巾将脸和脑袋全部包裹,只露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眸在外面,高原上黄沙漫天,紫外线更是毒辣,不习惯的人根本受不了。

队伍靠近交河城门口时停下,秦怀道往前几步,好奇地打量眼前这座城池,之前在远处查看时,见河流悠悠而来,到城池后一分为二,交汇而过,最后又汇合一处,继续往前,整座城池就像是河中一片树叶。

而今站在城池前,发现城池就是河流中隆起的巨大高台修建而成,两边绕行的河流就像护城河,没有城墙,建筑都是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中间是一条贯穿城池的大道,从大道可以看到寺院、官署、民舍、城门都是土墙,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整座城就像层层设防的大堡垒。

“有点意思!”

秦怀道感慨一句,后世也曾来过这儿参观,但看到的都是残垣断壁,宛如废墟,这个时代不同,前两年侯君集带兵灭高昌国,也就是后世吐鲁番一代,将高昌国定为西州,于西州以西的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现在的交河城却生机勃勃,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一应俱全。

“阿叔,要不进去?”罗英上前问道。

“不用了。”秦怀道摇摇头,之所以来这儿,不过是为了打探消息,虽然朝廷封王,但秦怀道不想和朝廷走太近。

“也好,那就等等,安西都护府斥候已经知道我们过来,必然禀告上去,会有人过来,就是不知道这儿能不能得到有用消息,这一路过来可是谁都不知情。”

罗英随口应道,并不看好,好奇地打量前方城池,补充道:“全是土墙,好在四周都是河流,突厥骑兵冲不过来,否则大批骑兵一个集中冲锋就倒了,这座城池依河而建,倒也不错。”

正说着,城内冲出来一支队伍,为首之人国字脸,约莫四十几岁,皮肤晒的黝黑,但气势不凡,上前后拱手道:“可是秦县郡王当面?在下安西都护府都督,西州道行军总管郭孝恪。”

秦怀道听说过这个人,但不熟,上前回礼:“正是在下,此次过来叨扰,只为打探一事,还请郭都督行个方便。”

郭孝恪不认识秦怀道,但同样听说过不少传闻,知道很年轻,没想到这么年轻,不敢托大,迅速下马,郑重行礼道:“下官郭孝恪参见郡王,前些天接到朝廷八百里加急圣旨,令下官无条件服从郡王指挥,但有所命,绝不含糊。”

秦怀道一听朝廷有旨意过来,有些惊讶,猜不透李二到底想干什么,已经打定主意不与朝廷有太过瓜葛,自不会轻易改变,不动声色地说道:“多谢郭都督,想必郭都督已然知道我等来意?”

“圣旨上有提起,不过下官毫无头绪,接到圣旨后派人四处查询,没有任何线索,还请郡王赎罪。”郭孝恪赶紧说道。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