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719)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两人边走边聊,魏征将细节一一说明,不知不觉就到了南衙司,早有内侍在衙署等候,一番寒暄过后,程咬金喝令击鼓聚将,内侍当场宣读圣旨,再把印绶转交程咬金后离开。

重新回来,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却又透着几分陌生。

程咬金看似粗鲁,实则心细如发,扫了眼众将中几个生面孔,并没有马上发难,而是询问道:“谁是柳岩?”

“卑职见过卢国公。”一名小将出列,作揖,姿态放得很低。

程咬金冷声说道:“军营只论官职,不管爵位。”

“遵令,卑职参见大将军。”柳岩重新行礼。

“听说你调动上千兵马去平乱,奉的谁的令?”程咬金阴沉着脸问道,眼底闪烁着一抹微不可查的杀意。

柳岩脸色一变,眼角余光瞥了眼不远处一中年男子,犹豫片刻,如实说道:“回大将军,是代晋王处理事务的柳大人。”

不如实汇报不行,会落个欺瞒上官之罪,军中欺瞒上官可是大罪,要砍头的。

一名中年男子上前:“下官柳奭参见大将军。”

“柳大人,你曾担任过兵部侍郎,按说懂规矩,本将军可是听说晋王只将日常事务委托你代为处理,但并无调兵权,你私自调动上千兵马干涉地方县衙办案,意欲何为?”程咬金盯着对方问道。

问的随意,平和,却让人不寒而栗。

柳奭脸色一变,赶紧解释道:“下官对南衙司规矩也了解不多,只是听说有人在捣乱,恐引发更大骚乱,这才派人过去看看,寻思着把人带来问清楚,将危险扼杀,以免影响百姓。”

“倒是一副好口舌。”程咬金冷笑道,看向魏征。

魏征会意地点头道:“私自调动一千兵马形同造反,柳奭,柳岩,你二人随本官走一趟御史台吧。”

“这……本官可是受晋王之命行事,并无差错,为何如此?”

“走吧,到了御史台有的是时间给你慢慢说。”魏征冷笑道。

柳奭父子俩交换个眼神,神情颓然,不语。

“程将军,有劳南衙司护送一下。”魏征说着再次看向程咬金。

程咬金点头,叫一名心腹战将带人护送过去,然后开始严查,发现以往跟着自己的心腹几乎都被换掉,换成和山东世族和江南士族有千丝万缕的人,人数还不少,一些有真本事的将军也遭到排挤,打压。

越查,程咬金越惊,将心腹重新启用,有才之士也官复原职,好一通整顿,将南衙司重新牢牢掌控,然后写出一份名单,列上具体职务和分管权限,匆匆离开,直奔皇城。

一路畅通无阻,王德早已在等候,领着来到甘露殿。

“臣见过圣上!”

李二打量着程咬金,五味杂陈,骂道:“你个老杀才,朕让你回家静养,你倒好,养出一身肥膘,可还能替朕分忧?”

这番话一语双关,同时也轻轻将当初罢免程咬金的事揭过。

程咬金混不吝不假,但也是真精明,赶紧说道:“回圣上,圣上认为臣能分忧,臣就肯定能分忧,圣上认为臣老了,那臣肯定就老了。”

“怎么,还在怨朕?”

“臣不敢,臣说的是心里话,这不,圣上认为臣还能分忧,让臣重回南衙司,那臣肯定铆足劲的干,替圣上分忧,这便是证据。”程咬金掏出名单。

王德赶紧上前接过名单转交给李二。

李二看完名单脸色大变,三十几个在关键岗位,还有十几个在后勤,那可是肥缺,时间一长,这些人绝对能掌控各自部门,部下,也就掌控了整个南衙司。

虽然早已猜到南衙司被渗透,但没想到这么严重,后背再次冷汗涟涟,汉王造反只是猜疑,这些人却在悄咪咪的干,这还了得?

下一刻,李二目光一眯,如一头即将暴起的猛虎,冷声说道:“给我查,朕要知道这些人怎么进的南衙司,做过什么,不许遗漏一件。”

“臣遵旨!”程咬金彻底放心了。

第582章 :马周的决定

甘露殿。

李二独坐静思,一种挫败感涌上心头。

一直打压的汉王没有造反,反倒是自己扶持的力量却在暗中搞事,现在居然把手伸到南衙司,哪天自己脑袋丢了岂不是都不知道?

自责,愧疚,孤独,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好一会儿,王德急匆匆进来:“圣上,查过了,是国子监孔祭酒前些日子忽然提出加大学业授课,主要是经学,还有诗词,其他倒是没有加重。”

“经学?”

李二目光愈发阴冷,经学可是孔圣的儒家思想,孔颖达这是要干什么?让天下学子都成为儒家子弟,信儒不信朕吗?心中一动,问道:“何时开始?”

“晋王代领南衙司十天后。”

“好啊,果然早有算计!”李二怒极反笑,眼底杀意有些藏不住了,冷冷地说道:“传朕口谕,这一届明经科由汉王全权负责。”

唐初科考分常科和制科两种,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包括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书科和明算科六种,明经科以经学为主,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熟悉程度选择相应的儒家经典进行考试,通五经者最高,通三经者次之,通二经者最次,而后分别授官。

也就是说,明经科是儒家的主场,也是大儒掌控天下学子的手段。

大儒注解的经文是标准答案,想考过就必须研究,最好拜在大儒门下,成为其亲传弟子,这里面细思极恐。

明经科初级考和二级考,初级考在地方州县完成,也称贡举解试,录取后才能参加二级考,就得进长安来考,报道时间是十月十五前,考试时间是第二年正月,礼部负责,二月放榜。

眼下是十二月底,马上进入正月,报名早就结束,考生也都呆在长安城内温习待考,孔颖达敢加重经学授课比重,李二不好直接取消明经科得罪天下学子,但让汉王全权负责此次科考没问题吧?

以往主考官是礼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汉王位高权重,威名赫赫,谁敢说朕不够重视?谁敢挑毛病?

想到秦怀道搞事的手段,李二感觉心中一口恶气消散不少。

王德也感受到了李二敲打孔颖达以及其代表的山东世族用心,由衷地说道:“老奴遵旨!”

这时,一名内侍在门口探头探脑,李二呵斥道:“何事?”

对方赶紧进来:“启禀圣上,长安县令马大人说有急事求见。”

“宣!”

李二心中咯噔一下,不会是百货阁的事闹大了吧?

很快,马周匆匆进来,恭敬行礼道:“臣参见圣上。”

“何事?”

“回圣上,棒子会三首领刘三棒受百货阁采购管事指使,打死周老汉一事已经查明,证据确凿,凶手也已经认罪,但百货阁采购管事自杀在家,案子无法继续深挖,是否追查下去还请圣上明示。”

“这点事不至于让你进宫见朕吧?”李二问道。

“圣上英明,除了此事,还有一事需请圣上定夺,棒子会历年来作恶多端,罪恶累累,不少积案查明,不少主犯按律当斩,从犯根据所犯之罪过,或打入天牢,或发配边关服役以赎罪,汉王亲临县衙,希望臣将棒子会成员全发配汉州去修路,臣不敢擅自作主,特来请示。”

“发配汉州修路?”李二有些惊讶,猛然想起汉州贫瘠,道路不通,将棒子会成员发配过去也是个办法,起码比养在天牢浪费朝廷粮食划算,当即说道:“有命案在身者,斩!百姓冤屈不能不伸,其他都交给汉王处置。”

“遵旨。”

马周郑重应允,迟疑片刻,继续说道:“圣上,汉王还提到长安城内大小帮会成百上千,人员众多,不事生产,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甚至不少官商勾结,百姓苦不堪言,严重影响朝廷声望,建议严厉打击。”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