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987)

作者:丛林狼 阅读记录

一时间,所有武将不淡定了,眼神不善地盯着身边人。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真正有本事的人谁甘心屈居人下?

谁不想争那第一,光宗耀祖,名传天下?

秦怀道太清楚武将的心思了,一句话就将武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笑道:“诸位无需着急,这排名有三项指标,一项是军功,一项是战损,一项是武力,军功、战损大家明白,不多赘述,武力需要擂台角逐,时间定在一年后,届时排出十大统帅,十大战将,当然,还需要排出十大名臣。”

“什么?还有统帅排名?”

“咱们文臣也能参与?”

一席话,大厅内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饶是卫国公行事沉稳也忍不住问道:“汉王,这文臣如何考核?”

武将们停止争论,好奇地看向文臣们。

文臣则纷纷看向秦怀道,目光热切,竖起了耳朵,关乎声望没人能淡定。

秦怀道将请将不如激将这一套玩的得心应手,笑道:“诸位,统帅考评的是统兵能力,战将考评的是冲锋陷阵能力,至于文臣,考评的自然是治理一方的能力,鉴于吐蕃、突厥和草原免税,考评中不算税赋,两个指标,功绩、教化。”

“汉王,能具体说说吗?”有人激动地问道。

秦怀道点头,缓缓说道:“功绩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朝廷以前考核的那些,但本王会要求更具体,用数据来说话,比如开荒多少,老百姓每人每年收入多少,粮食多少,犯罪多少,等等,必须数据化,让人一目了然,至于教化,就是多少人识字,建了多少学堂,课程本王会另行安排,护送到各地,除了本王安排的书籍,其他不允许学。”

大家一听就全明白了,暗暗记下。

数据说话,谁也无法掺假,这样的考评公平、公正、公开。

秦怀道见没人有疑问,继续说道:“以后每年考评一次,每三年做一次晋升,晋升和考评成绩挂钩,成绩越好,提升越快,成绩中下,酌情试用,再不合格清退,成绩下等,直接清退,另外,除了俸禄,本王每年会给予奖励,奖励高低和成绩挂钩,最高十万贯,最低一千贯。”

“什么,还有奖励?”所有人惊喜地喊道。

这不是升官发财吗?!

而且,升官发财的标准就是成绩,不用送礼应酬,不用考虑上级打压,也不用考虑被人排挤,只需做出成绩就行,这简直太好了。

“汉王,此话当真?”

有真才实学的人忍不住问道,至于没多少真材实料的人则心里在打鼓,暗暗寻思着回头怎么补上短板,让自己变得更强。

秦怀道笑道:“本王从不撒谎,考评细则会尽快形成文字,并镌刻成石碑放在城中供人观摩,遵照执行。”

“好!”众人轰然喝彩,兴奋不已。

就连卫国公李靖和卢国公程咬金要若有所思,赞叹不已。

唐代隋,许多人凭借功劳上来,但战后文武百官晋升虽然有一套制度,但并不科学,明朗,更多的是靠举荐,裙带关系,甚至买官卖官。

功绩升迁,数据说话,合情合理,公开透明,更能激发人心。

秦怀道等大家消化了自己的用意后继续说道:“诸位,接下来说俸禄,文臣俸禄历来和职位挂钩,官越大,拿得越多,这套不合理,比如一品降职去做六品县令,按原有规定只能拿县令的俸禄,本王准备调整,不按官位,按品级来,几品就拿多少俸禄,不管去干什么。”

这个调整大家喜欢,不用担心被贬或者降职后俸禄减少,都欢喜不已。

秦怀道继续说道:“诸位,我朝将品级分为正、从、上、下九品三十级,包含官爵和文武职官等,文臣继续沿用,但本王将军、民分开,互不干涉,武将不再沿用,另行设定一套品级。”

“怎么设定?”卫国公李靖好奇地问道。

其他武将也纷纷看向秦怀道,竖起耳朵,关乎自身利益,没人能忽视。

大唐军职太多,太混乱,汉州军改制后已经不适合沿用,秦怀道对后世那一套军衔制太熟悉了,准备拿来用,反问道:“一个小兵立下大功,只给点赏银,因为不是官,所以难以晋升,这不合理,同样,一名大将被贬为小兵,军饷怎么算?还有,小兵如何选拔晋升?”

“我朝只有一套选拔标准,完全可以沿用。”卫国公李靖说道。

秦怀道摆摆手打断道:“我朝武将选拔有两个途经,举荐,武考,普通小兵武力不够,有些身份低贱,根本无法参加武靠,更没人举荐,一旦立下大功,比如射杀敌大将,难道只给点赏银了事?这不合理。”

第876章 :推出军衔制

武将晋升之路就两条,举荐、武考。

武考和科考一样,既考兵法,又考武功、骑射等,取武状元。

朝中没人根本没机会被人举荐,练武消耗巨大,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条件学,普通人吃不饱,哪儿有机会练武?

于是,军中将领无形中被少部分人垄断,普通百姓很难出头。

程咬金赞同道:“汉王所言极是,确实如此,不过,怎么改?”

“简单,取消举荐制,推出军衔制,军衔依据军功获得,分为列兵,也就是新兵,一年以上是上等兵,再往上是士,需要杀敌才能获得,手无寸功不能评定为士官,士官依次分下中上三等,之后是尉官,分少、中、上三等,少尉才有资格做队长,尉以上是校官,依次是少、中、上、大四等,校以上是将官,同样依次分少、中、上三等,上将之上是帅,最高级,也就是战区总司令。”

一席话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众人仔细咀嚼起来,文臣没什么感觉,但武将则不同,越品越觉得不凡。

兵、士、尉、校、将五级,每级又分少中上,如此一来,全军上下都有品阶,一目了然,确实好统管了。

秦怀道见大家表情就知道一知半解,一个新鲜事物推出,接受和理解确实有些难度,便继续说道:“诸位,军中以后以品阶论,如一营执行任务,营长一旦战死,全营就会一片散沙,但有了品阶则不同,营长最少是中尉,但一营之中不可能只有一名中尉,马上可以顶上,中尉没了少尉顶上,少尉没了上士顶上,大军就不会乱,不会失去指挥。”

“嘶——”

武将们倒吸一口子冷气,猛然意识到这套制度的妙用。

按照朝廷制度,领兵主将一死,军队瞬间一盘散沙,有了这套制度则不同,按品级大小来,谁级别高谁顶上,也没人会不服,部队绝对再也不用担心被打垮。

“大善,此举妙不可言,乃我兵家之大成,汉王此举,前无古人,天下莫及。”卫国公李靖想得更深,更透,忍不住激动地夸赞道。

程咬金也反应过来,兴奋地说道:“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指挥权问题,就算大军打散,最高品阶的人也能站出来收拢部队,没人会不服,只是,大军人数众多,彼此不认识,如何识别品级?”

“这个就更简单了。”

秦怀道笑道,一脸轻松,淡定。

“这个还简单?”众人惊诧不已,见秦怀道一脸智珠在握,就像没什么能够难道,顿时敬佩更盛几分,纷纷竖起耳朵。

秦怀道笑道:“本王会制造一些代表品阶的物件,届时固定在肩膀上,让人一目了然,具体的回头再以。”

大家一听固定在肩膀上,不仅好识别,关键走出去还威风,有面子,更能激起将士们的攀比,好胜之心,从而形成战斗力,简直一石三鸟。

“高,实在是高!”

“此举大善!”

“妙不可言!”

议政厅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

秦怀道见没人反对,满意地继续说道:“士官是底层力量,想要晋升为尉官,除了军功还需要考核,考兵法、地理、算术等,越往上考的内容越多,具体军部拿出章程来,诸位——”

上一篇:公子凶猛 下一篇:大明皇长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