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1123)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说话的是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张见。

便是曾经打过姐妹花主意张文杰之父。

后来虽说是担惊受怕了一段时日,但朱英并没有去降罪。

礼部主客清吏司相当于天界寺的直管衙门,天界寺的僧官都相当于其下属。

可以说所有外国使臣都受他们管辖。

张见能够担任员外郎,相当于天界寺一把手的职位,在办事上,自然是有几分本事的。

大明强势,不管是陛下还是太孙对外也极其强势。

因此作为大明的代表,张见深知自己在面对这样情况时,应该要做出什么反应。

呵斥一番首先站在道德制高点。

而后就是直接上差役。

“你们大明不是号称礼仪之邦吗,怎么可以如此粗鲁。”北元使者看到差役拿着杀威棒过来,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一下子就急眼了。

“跟尔等不服王化之蛮夷,只有痛打一番,才能让你们知晓什么叫做礼节。”

“还愣着作甚,给我打。”

在张见的呵斥下,八名差役直接就冲了上去,抡起杀威棒就开打。

北元使者抱头鼠窜,奈何地方就这么大。

那一棍棍下去,真就是皮开肉绽。

差役们自然知道,直接打死肯定是不行的,不过他们对杀威帮的经验很是丰富,很清楚打什么地方打不死人还贼疼。

天界寺传出了北元使臣的哀嚎。

其他国的使臣闻讯过来瞧热闹,看得是心里发虚。

这是真打啊。

“凭的叫得烦人,本官心善,听不得如此凄惨之声。”张见冷哼一声开口说道。

那领头的差役顿时心领神会,一棍子直接敲在嘴上。

力度那是真巧妙,牙齿蹦飞好几颗,也没把人打昏,让叫得最大声的那北元使者顿时从嚎叫变成了呜咽。

另外的几个北元使者一看,原本张大了喉咙的嘴,当即就紧闭起来。

其实本可以不用这么大喊大叫,他们也是故意想要借此机会,把其他国的使者引来,事情闹大才有机会。

可惜,这点小把戏,哪里能够瞒过张见这么个老油条。

就大明官场里的那些人情世故,岂非是如此伎俩可以比拟,那他张见还怎么能够混到员外郎这个官位。

如此一招,既杀鸡,也儆猴。

事后,北元使者当即传信北元,那信中自当是添油加醋。

有意思的是送去北元的信,走的还是大明驿站。

发出去的当天,信件就放在了朱英的书案上。

“让他们送,这事也不可能瞒下去,本宫倒是要看看,他们要如何攻我大明。”朱英扫了一眼后说道。

这信自然不可能走驿站的加急,只能是以普通的方式。

去到北元,少说也是将近一个月了。

宋忠已经带着后装火铳出发了。

大约在九边汉骑拿到后装燧发枪打过一仗后,北元才能收到此信。

那时,面对后装燧发枪的强大威胁,北元要怎么做?

想要抵挡这等后装燧发枪,也只有具装重骑兵铁浮屠才行。

然而铁浮屠这个兵种,早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通向九边的火车铁路,当然不能停止修建,和北元的战争,显然已经无法避免。

这一次,很有可能引发对草原的全面战争。

火车铁路的修建,或许到年底就差不多能够完工通车,这一条线路上不管是地方官府还是百姓,都在大力配合。

当利益关乎自身,这可比徭役要更加积极。

就像是后世包工和点工的区别。

一旦通车,在朱英看来,就是到了彻底解决北元的时候了。

第765章 :后装燧发枪

乌斯藏都司。

大量的骑兵队伍不断的从九边汇集过来。

骑兵这个兵种,正常情况下行军的速度并不快,这似乎有些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实际上除了特殊的奔袭外,骑兵还会有大量的辅兵跟随。

步兵自然是步行,还需要拉着许多辎重,粮草。

动辄骑马奔袭数百里,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再厉害的骏马,也是需要休息的,它们并不能一直奔跑,甚至很少说能够长途急行军,这对于战马的损伤会很大。

只有抵达了作战目标附近,骑兵才会脱离步兵单独行动。

蒙古骑兵的急行军,是携带七八日的干粮,一人两骑,而后轮流在前方引导马群,骑兵们则在马背上轮流休息。

蒙古军平时也不会这样损耗马力。

九边的两万骑兵,也不是呼啸着一起,而是分成了二十个千骑。

每个千骑队伍会配备两千辅兵。

这些辅兵除了拉粮草外,同样也可以充当步兵。

辅兵和步兵最大区别除了战力外,还有甲胄。

辅兵通常是没有甲胄的。

九边骑兵抵达乌斯藏都司城之前,就已经通过驿站先行传来了消息。

骑兵队伍来到后,就跟着安排的人员去进行安置。

都司城内酒楼里,顿时就被大量的千户占据。

“曹泰,你这家伙也忒慢了些,我等已于两日前抵达,却迟迟不见你人影,莫不是路上风沙迷了路。”

说话的青年是濮屿,开国功臣乐浪公濮英之子。

他说的曹泰,则是开国功臣安国公曹良臣之子。

濮屿话音落下,周围立即传来了一阵哄笑之声。

曹泰脸红脖子粗的喊道:“谁迷路了,我那是被沿途的风景所影响,你们这些粗人,只顾着赶路,却不见周遭美景,真是文盲。”

听着曹泰这话,大家又都笑出来声来。

那边东莞伯何真之子何荣不由说道:“知道,知道,就你曹泰读书多,咱们都是文盲,也不知去年考试之际,是谁因不合格被教官斥责,把咱们班的下限都给拉低了。”

大家肆无忌惮的开着玩笑,很是熟络。

在这里,一共有二十名千户,除了年轻的特点外,便就是家世显赫。

哪怕最低的千户,其父辈也是大明勋贵。

当然,在这里大多数的父辈,基本上都已经去世。

而他们,可以说是京师真正的勋贵二代。

当初,朱英就把这些二代们,一股脑的丢进了大明军事学院进行操练。

骑兵是大明最为昂贵的兵种,而打造属于大明的强势骑兵,也是大的需求。

即便是在工业化不断进步的大明,骑兵的强大也完全不可忽视,至少在数百年内,骑兵的强大都不可能被替代。

除非是工业再次更新替代,造出了汽车,摩托车。

这么大的跨越,至少朱英活着的时候是没办法看到了。

因此骑兵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草原军事基地训练的骑兵队伍,朱英就把这些从大明京师军事学院操练过后,又丢了过去。

很显然,这些从小就接触军事,并且受到了父辈影响的二代们,表现要比普通人更加优秀。

穷学文,富练武。

他们的根基底子要更加扎实。

其中很多还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可以说这是目前大明最有牌面的一群青年了,个个都是勋贵,还是大明最强的兵种。

他们身上穿着的甲胄,是大明科研司最新的千锻钢所制,还进行了拉纹处理。

比普通的甲胄要更加的轻薄,也更加的坚固。

至少目前的火铳无法击穿,近距离也只是留下个浅浅的凹坑。

“好了,别说这些,据说太孙给我们安排了一批秘密武器,是科研司最新的产出。”

“就是要给我们这次阻击帖木儿骑兵所用。”

燕山侯孙兴祖之子孙恪开口说道。

他年纪最大,已然有三十多,跟这些二十多的比起来,算是大哥级别了。

大家的父辈基本上多是追封的,本身世袭的爵位当然没那么高,有些还是次子,幼子,身份之间也没有太多的讲究。

实际上他们最要感谢的人就是朱英了,如果不是朱英让蓝玉案没有发生,这些人原本历史上全部都被牵扯而杀。

“孙哥可是知道这秘密武器是何物。”曹泰问道。

孙恪摇摇头,随后看向巴图问道:“你知道吗。”

巴图曾经就是群英商会在蒙古的手下,而他的全名是孛儿只斤·巴图,是曾经天可汗的后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