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374)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儿臣拜见父王。”

就在等候多时的朱高炽,此刻见到父王朱棣停马,连忙上去拜见。

朱棣看了朱高炽一眼,那肥胖的身材,让他依旧极为厌恶。

冷哼一声,策马离开。

朱高炽显然已经习惯这样的待遇,没有多说,坐上自己的轿子跟上去。

转头看向坐进轿子的长子,朱棣越发觉得脸上无光,直接策马奔腾,加速离开。

燕王府中,朱棣已经卸甲换衣,朱高炽这才匆匆赶来。

朱棣坐在大堂上,看着不过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长子,眼神中有些不耐。

稍稍喝了口茶,这才说道:“坐吧。”

“谢父王。”朱高炽作揖行礼后,这才坐下。

“为父离开京师的这段时间里,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或者说本王那大侄子,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了。”

“明日就是大侄子的册封大典,这个中的消息,你可是知道些什么。”

朱棣毫不避讳的直接问道。

此刻朱棣的心情,并不是很美好,自从道衍法师离开后,他就一直感觉缺少了什么。

虽然帐下也有谋士,但比起道衍法师来,相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往前很多方面,有道衍的安排,显得很是轻松。

现在这块,目前还没人可以独当一面。

朱高炽一直在京师,不过因为父王朱棣的关系,尤其是之前的那些内幕,所以在和朱英的接触少,就比较克制了。

有些事情,并不是说朱高炽可以随便参与的。

哪怕他是正儿八经的皇孙。

听到父王的问话,朱高炽也早有准备,便就将京师中,群英商会的动作。

譬如京师大优惠,群英商会招工,大明治安司的建立,老兵退役的优待,册封大典的阅兵,目前京师卫所将士的操练情况,一五一十的像父王朱棣说明。

朱高炽讲述的比较细,前后差不多用了两炷香的功夫,这才堪堪全部讲完。

这期间,朱棣眉头微皱,一直都是安静的听着。

待全部听完后,朱棣皱眉道:“本王这大侄子,为何心思大部分都花在了买卖这都能事情上。”

“不过对于大明将士,倒是有几分手段,本王哪怕在沿海,也所有耳闻。”

“只是作为太孙,经常和商贾之流厮混,也不嫌弃降了身段。”

朱高炽听着父王这话,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像是对着自己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朱棣看着长子朱高炽那唯唯诺诺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道:“你现在去将你表兄李景隆寻来,为父有事与其相谈。”

朱高炽闻言连忙起身道:“儿臣遵令。”

刚刚回来不久的朱高炽,只能又急匆匆的坐上轿子,朝着皇宫方向过去。

正常来说,此刻的李景隆,应该正在五军都督府,不过当朱高炽赶来的时候,发现人不在。

还好有人告知,可以去万花楼看看。

朱高炽一脸无语,只得是再跑一趟万花楼,这才找到李景隆。

不过出乎朱高炽意料的是,李景隆神色清明,并不像是寻花作乐的模样。

李景隆听到燕王回来,神色惊喜,连忙就跟着朱高炽回去。

因为朱高炽坐轿的关系,李景隆选择先行一步,快速赶到燕王府中。

“表叔。”

李景隆有些高兴的作揖行礼道。

“你我之间,就无须这些虚礼了,快些入座吧。”朱棣笑着说道,语气很是亲昵,这让李景隆心中一暖。

一番寒暄过后,朱棣就转到了正题上,问道:“我听说最近群英商会在京师闹的动静挺大的。”

“不知道景隆可有听说什么消息。”

李景隆闻言,道:“表叔这倒是问得巧了,我这刚才,就是在跟别人聊起这群英商会的事情。”

“关于长孙殿下那里,群英商会办厂招工的事情,表叔可是听说了。”

朱棣点点头回道:“这些倒是听说了,凉国公甚至还上缴了所有田地,足有八千九百亩,据说本王那大侄子,还送了三成酿酒厂的股份给他。”

听到这话,李景隆有些唏嘘道:“现如今看来,凉国公这一手,可是赚大发了。”

朱棣有些不明白的问道:“此话何解。”

李景隆咂舌道:“不到两个时辰的消息,长孙殿下去凉国公府就膳,提出要售卖新办厂股份,一成股分百股卖,总计一成五十万贯大明宝钞。”

“这般算下来,三成股可是一百五十万贯宝钞,凉国公那些良田,连一万亩都没有,岂不是赚大发了。”

朱棣惊呼道:“疯了吧,一成股五十万贯宝钞,至少也是二十万两白银,这岂不是强买强卖。”

说完后,朱棣突然意识到什么,说道:“这般做法,父皇难不成没有训斥?”

朱棣不知为何,在反应过来后,心中有几分窃喜。

对于淮西勋贵武将集团,即便是朱棣,也是要忌惮三分。

尤其是蓝玉,在北平那段时间,都可以说是他半个师父了,他心中知晓,自己若是和蓝玉对上,同等情况下,败多胜少。

现在朱英的做法,很显然已经把整个淮西勋贵武将集团都给得罪了。

哪怕表面上不说,心里头也是个疙瘩。

终归不是什么好事情。

朱棣更是清楚,这些武将们,依仗着自己开国功臣的身份,最是无法无天,嚣张跋扈得很。

像那蓝玉,几口马尿上头,连父皇都敢顶嘴。

在京师看上去还好,出了京师,那叫一个无法无天。

这些,都是朱棣曾经亲眼见识过的。

不过就在朱棣心中暗暗欢喜的时候,李景隆的话,犹如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朱棣头上。

“表叔这可就错了,原本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真以为如此,然而仔细看了那介绍的册子后,这才发现,五十万贯,值啊,太值了!”

“五十万贯有点多了,不过一股五千贯,大多数还是能入得起的,我这边正准备也变卖一些田产,到时候也要入上几股。”

“听说群英商会这边,收田产一律按市价高的来,且长孙殿下也放出了话,希望出售田产的,优先于他,这倒是很不错。”

“如此一来,也算是能和长孙殿下攀附上关系了。”

“也就是现在消息还没传开,依我看呀,要不了几天,就不知多少勋贵大商,挥舞着宝钞去找群英商会购股份呢。”

“也不知道长孙殿下,什么时候才给售出,目前还只有几位公侯有购买资格。”

第294章 :册封前夜,太孙妃人选

朱棣的脸一下子就黑了。

刚才所有的幻想,都被李景隆的这一段话,无情给浇灭。

原本以为朱英走了一步错棋,结果没成想是一步妙棋。

不过他还是没想通,怎么就五十万贯一成股,就得人人争抢了,连李景隆都要去买。

五十万贯宝钞,这是个什么概念。

平均现在一个士卒,大概每月三贯。

一万士卒,每月也就三万贯。

五十万贯宝钞,足够大明养军多久了,且这还仅仅是朱英所办五个厂其中一厂的十分之一股。

按照这个算法,一厂就是五百万贯,五厂便是二千五百万贯大明宝钞。

这完全是大明如今数年的岁入总和了。

太夸张,太夸张了!

就这,按照李景隆的说法,好像还非常的简单。

朱棣不在乎钱财,不在乎商人。

可是当金钱达到一定程度时候,这足以影响到一个王朝的兴衰。

强行平缓心中的震撼,朱棣的语气开头都带着些颤抖:“劳烦景隆给我讲述一番,长孙殿下这,到底是如何办到的。”

实话说,这还是第一次,朱棣真正的被朱英给吓到了。

二千五百万贯的财富,太离谱了,让朱棣都有一种听神话故事的感觉,心中不敢相信。

听到这话,李景隆感叹道:“讲真,像长孙殿下这样的人,在商道上,是古往今来我都不曾听说过的天才,这样的手笔,即便是曾经有聚宝盆之称的沈万三,也是小巫见大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