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381)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他们的列队,比起前面的三十一卫,更加整齐。

甚至在身高上,都是高度的统一。

这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加令人瞩目。

最特别的是,在他们身上,不仅有佩刀,还有一根类似于火铳般的事物。

说它是火铳吧,好像又不像,没人见过这般细长的火铳,更像是加厚的长棍。

当玄甲卫出现的时候。

在承天门最高地台上的朱元璋,侧身看向大孙,笑道:“该你了,大孙。”

这声音,带着一丝解脱,还有浓厚的沙哑。

三十一声的呐喊,让朱元璋的嗓子早就承受不住了。

一直都是靠着兴奋和激动支撑着。

而当玄甲卫出现,朱元璋便决定把这最后一声的机会,让与大孙。

显然,对于老爷子的相让,是没有出现在既定流程中的,完全是老爷子的临时起意。

不过在这一刻,早就旁观多时的朱英,仅仅是刹那的停顿,便就回道:“必不让爷爷失望。”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如释重负的走下台来。

一个多时辰的站立呐喊,让已有六十多岁朱元璋,感到些许吃不消。

这一放松,差点没跌倒。

朱英眼疾手快,顿时扶住,同时对太监吩咐道:“快把龙椅搬过来。”

龙椅是早就备好了的,不过朱元璋之前一直不肯坐。

现在这么个情况,也只能坐下歇息。

刘和马上端来参茶,为朱元璋弥补亏空的气血。

一口参茶下肚,朱元璋的气色红润了许多。

朱英见此,这才开始走上前方高台。

当朱英走上高台的那一刻,朱元璋摆摆手,刘和马上对两个宦官使眼色。

两个宦官扯起腿,分别朝着左右击鼓的鼓手飞奔过去。

当玄甲卫即将抵达承天门的时候,鼓声和奏乐变得越发慷慨激昂起来。

朱元璋的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是他在没通知大孙,特意的进行了修改。

听到鼓乐变化的朱英,顿时就明白这都是老爷子的授意。

他没有选择回头,因为此刻的玄甲卫,已经走到了承天门下。

玄甲卫指挥使抬头,第一时间就认出了站在承天门上的并非是陛下,而是换成了太孙殿下。

顿时,心情更为激动了起来。

“直属亲卫玄甲卫,拜见太孙殿下!”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感受到这无与伦比的气势冲击,朱英浑身都在颤抖。

这不是害怕,是兴奋,是激动,是满满的成就感!

有明一朝,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纵观古今,为最硬气之王朝。

铁骨铮铮,堪为华夏脊梁。

何其有幸,降于大明,为这大明,第一太孙。

如今大明之国力,冠绝寰宇。

大明之强盛,已为巅峰。

即是如此,朱英有什么理由,这让这天下,这日月之所照,不皆为大明之江山。

想到此处,朱英望向玄甲卫五千六百人,朗声大喝道:

“全体都有!听吾号令!”

“点火!”

“鸣枪!”

“为大明贺!!!”

第296章 :找死可就别怪我了

轰轰轰轰!!!!!

在朱英的号令下,五千火绳枪发出雷鸣般的大响,顿时烟雾缭绕,整个广场的玄甲卫都被烟雾所遮掩。

当然,为安全起见,这火绳枪里并没有装火弹,也就是听个响。

只是这响声,让承天门上的朱元璋发出兴奋的哈哈大笑。

朱棣,朱棡,朱樉等藩王,也是面露兴奋之色。

这是第一次,火绳枪真正的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展示。

虽然火铳的作战,已经很是闻名,但对于百姓来说,一直都是处于听说中,真正亲眼见过的并不多。

常规的火炮,还有各式火铳,都是作为辅助来用,对于战场有很大的因素,但没到绝对的地步。

也从来没有说,一整个卫所都装备火铳。

而这种新式火统,真正的颠覆了人们对于火铳的认知。

“这,这是最新的火铳抢吗,他们的威力似乎更加的强劲,而且更加的精简,就是不知道实际威力到底如何。”

皮儿马黑麻,马上就关注到了,和其他没见过世面的小国不同,皮儿马黑麻对于火铳的认知程度很高。

在撒马尔罕那边,火器的运用正在不断的提高,也被所有的贵族开始重视。

英法百年战争,当爱德华三世踌躇满志地准备对法兰西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时,黑死病开始肆虐。

著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职位竟然因为黑死病而三次易主,最短者任职仅仅六天。

在这种情况下,爱德华三世再也无力顾及同法兰西的争斗,只好于1360年,即元至正二十年,同法国签订《布勒丁尼和约》,宣布放弃对法兰西王位的要求。

大明建国前四年,西历1364年,法兰西查理五世上台。

他征召大量雇佣步兵取代连战连败的骑士部队,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

战争是最好的催化剂,二十九年过去,现在的欧洲,黑火药正在快速的发展,并运用到战争中去。

这样的变化,也带动了中亚地区的局势变化,帖木儿下,也出现了完全的炮兵部队。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欧洲英法战争的继续,加上文艺复苏的思想,开始进入大跃时代。

反观大明,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虽有发展但极为缓慢。

自始皇以来,中原王朝领先的世界的战力,开始发生改变。

仅仅不到百年时间,大明的火器已经开始落后于欧洲。

百余年后,大明火器的发展彻底落后,甚至需要进口佛朗机炮。

而在这一刻枪声响起,代表大明未来的发展,将会重新回到世界的巅峰。

……

距离十月初一,已经过去了三天。

然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对于大明将士的议论,从未有过停止。

尤其是最后压轴三千玄甲卫,更是让许多人热血彭拜。

从而也让许多汉子,有了一股加入大明军队的欲望。

“大孙,咱已经很多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开心过,这次的阅兵,好,非常好,展现了咱大明的气势,尤其是那些小国使臣。”

“咱听天界寺对的僧官传信过来,他们呀,最近对咱大明可是崇拜得很,甚至有不少的使臣,想要直接入咱们大明户籍。”

“你说,这不是胡闹吧,他们都是自己国家的代表,加入咱们大明,算是个什么回事。”

朱元璋裂开嘴,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在十月初一后,也是连着三天早朝给停了。

这倒不是说朱元璋突然就变得懒散了,而是在阅兵后,朱元璋的喉咙嘶哑得太过厉害,无法说话。

作为大明皇帝,这样的状态去上朝,肯定是有失皇家尊严。

尤其是在大阅兵的刚刚过去。

于是朱元璋干脆就趁着这个点,直接下达谕旨:与民同乐,停早朝三日。

当然,早朝是不用上了,但也不存在放假,该干的活,一个也少不了。

没有早朝,还有奏章嘛。

有什么问题,那就通过奏章来表达。

“爷爷,那些小国使臣,都是被咱们大明的军威给震慑了,所以才会如此。”

“向他们展现一下咱们大明的厉害,这还是很有必要,免得一个个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朱英笑着回道。

其实这样的对话,在昨日老爷子的嗓子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都已经被重复过很多次了。

老爷子每次聊,都要把这件事翻出来说一说。

朱英并没有烦躁。

因为他知道,这是老爷子对自己的骄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