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410)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摇椅自然是朱英安排木匠弄出来的,做法很简单,只是现在没人去琢磨。

而朱元璋第一次躺在这摇椅上乘凉的时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摇椅对于年纪大的老人来说,可谓是非常舒服。

“借着爷爷的名义,叔叔们哪里有什么闲话可说,相对的话,都是比较满意的,也有其他几位叔叔志不在此,倒也不可强求。”朱英笑着回道。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他们都是咱的儿子,知子莫若父,那点小心思,咱还能不清楚。”

“尤其是老二,老三,老四,还有老七,最是舍不得兵权,现在你把君王都授予给他们了,高兴还来不及,能有什么闲话可说。”

说到这里,朱元璋停下摇晃,有些微微感叹的说道:“大孙的性子,跟你奶奶的太像了,若是她能够看到这般场面,必然是非常高兴的。”

“对于咱的这些儿子,藩王定下的制度,其实很多都是你奶奶提议的,若不是你奶奶,现在的他们可没那么多的权力在手。”

“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这般一来,想必他们对你,都是极为支持了。”

“不过,海外封国虽然不错,可在这方面,大孙多少还是要留一手,毕竟这大明,还有未来的后嗣子孙呢。”

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眼睛一亮,问道;“大孙,最近月清咱怎么很少看见她了。”

听到老爷子提起叶月清,朱英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倒也没有什么可排斥的,直接说道:“最近商会那边事务比较多,这不马上就要开始拍卖股份了吗。”

“有些商会的情况,基本上都在月清的掌控中,张伯那里也很忙,人手有些见紧,所以孙儿就让其帮忙去了。”

听到大孙的解释,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大孙,你这可跟咱不一样,现在你年纪也到了,是到了该成家的时候。”

“在这方面,咱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谁,若是你喜欢的,咱都支持,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快些。”

“你早点把咱重孙给生出来,趁着咱这两年身体还算健朗,也能多抱着两年重孙。”

朱元璋说着说着,语气就有些催促了。

大孙生出的孙子,那可就是整个大明的重长孙。

想到自己还能抱重长孙,朱元璋就再次催促道:“大孙,赶紧的,咱这次给你下道谕旨,一月之内,必须给咱把婚事办了,咱要抱重长孙!”

第317章 :有被惊到的朱元璋

一个月。

这也,太长了吧?

怎么就不能是三天呢。

老爷子这是不懂风情。

朱英内心吐槽。

谁还不想娶老婆呢,好歹现在也算是稳定了,娶老婆这种事情,不应该是你逼着我来,然后我就假装推脱不过,这才勉强接受吗。

在朱英的心中,其实关于太孙妃也没什么人选可言。

这老爷子也没介绍几个给我认识,我能选谁啊。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叶月清了。

至于赵香熙,陈慕月,这些都是外族女子,可以为侧妃,自然不可能为正室的。

当然,在朱英的心中,并没有徐妙锦这个选项。

好歹也是带着前世的记忆,这种刚满十四岁的,真没什么想法,虽然现在行情不同,可在思想上,朱英表示自己还是很有道德观念的。

“爷爷,既然你都下谕旨了,那这事孙儿也只能加紧办了。”朱英的语气中,透着非常强烈的无奈。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乖孙,这才是懂事,咱明日就跟宁妃着重说一下,让她可以开始准备了,让钦天监那边选个就近的黄道吉日,早些把婚事给办了。”

朱英不想在这个方面多聊,马上开始转移话题:“爷爷,现如今众位叔叔那里已经敲定了,目前来说,三叔跟四叔的藩国,定在倭国,孙儿想着,让七叔也过去,三足鼎立,也易平衡。”

临时加一个藩王去倭国,其实是朱英在晚宴的时候,突然有的想法。

在此之前,本来只有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

在看到众位藩王的时候,朱英觉得若是只有两人,本身有积怨,又远离京师,时间一长,很有可能忍不住开干火拼。

这不符合朱英的目的,毕竟最大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化。

添加一个齐王朱榑过去,在关键时刻还可以充当调剂。

从心底里来说,朱英更多的认为,论长久来说,可能朱棣要比朱棡会更强。

毕竟永乐大帝的名头,也不是白扯的。

“其他不能海外封国的在大明内从官,你就不担心他们胡作非为,影响到吗,还是说这话只是一个幌子,大孙只是想先稳住。”

朱元璋开口问道。

能打仗,渴望建功立国的,都给派到大明之外去了,对于这一点,朱元璋还是觉得不错。

虽然他是这些藩王的父亲,但他更加在乎的是嫡系子嗣的传承。

虽然朱樉,朱棡,朱棣,包括朱桢,朱博这几个儿子,在军事天赋上很出色,后面也有朱权。

但按照总量来说,终归是属于少数。

更多的在天资上,还是比较普通。

对于这些子孙的安排,朱元璋想就此在大孙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朱英也没有迟疑,直接回道;“自然是真的,或者亲王的身份会给他们带来很多便利,但在孙儿看来,这也是应该是,怎么说都是一家人,这点便利肯定要给的。”

“不过在治理上,孙儿还是会安排人员监察,或者说更大的监察力度,若是荼毒百姓,鱼肉乡里,那肯定不行,便就在内帑领取一份俸禄,安心做个闲散的富贵王爷吧。”

“孙儿这边的群英商会,按照目前的情况和走向,会在以后积累非常多的钱财,孙儿想在宗人府里,专门成立一个股份,作为往后,所有皇室子孙的福利。”

“同时也给予每个皇室成员,按照等级身份,给予一部分的数额,可以在冠礼之后,按照属于自己的一份财物。”

“往后册封的藩王,也可以有一定的钱财,用来招募士兵,谋士,去远方开设自己的藩国。”

“爷爷放心,孙儿并非是冷血之人,很多东西也并不是说做在表面上,会好好的照顾好咱们老朱家的。”

朱英心中明白老爷子的忌惮,当然这种忌惮在朱英看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谓皇家无情,在历来的王朝中,无数血淋淋的事实案例在先,加上大孙这么个情况,朱元璋的担心,还真不是多余的。

“大孙既然如此说了,咱也就放心了,大孙,你要记住,或许整个皇家这么多人,会有那么几个孽种,但不见得都是如此。”

“咱们老朱家祖上数代,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到咱这里,遇到中原王朝前所未有之大变,咱运气好,得了这中原天下。”

“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蒙元一朝,开朝时多么强大,控弦之士号称百万,清扫天下诸国,然建国不到百年,便就支离破碎,可见在治理天下上,是有多么的艰难。”

“哪朝的皇帝,不想自家的王朝千秋万代,可纵观古今,从来没有说哪朝真正的做到过。”

“国祚最长的,便就是周朝了,将近八百年。”

“而一统天下的始皇,如此强悍的人物,不过十五年就化作云烟消散。”

“咱初建大明,心里头壮志凌云,开疆扩土,增大版图,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咱逐渐的发现,大明的内部,一团乱麻。”

“南北汉人的差异,百姓苦难的生活,还有满怀异心的豪族乡绅。”

“这些事情,稍有不慎,便就是颠覆咱大明的隐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咱大明看似繁荣强盛,可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

“为此,咱也只能忙碌于朝事之中,不再想着动兵的事情。”

朱元璋缓缓的说道,语气之中,带着太多的唏嘘,他是趁此机会,教导自己的大孙,要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