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569)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现在的变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变化,哪怕是农田里耕作的百姓,似乎每一锄头挥下去,都更加有劲了。

这还是只是乡村间,城池里的变化,几乎是每过几日就截然不同。

随着邸报的传播,给京师造成轰动消息的事情,也就随着一起不断在全国上演。

以惊人的速度,朝着十三个省份进行传播。

不仅仅是在大明国内,哪怕是国外,那些朝贡的小国,甚至是草原部族,都开始看邸报的消息。

邸报在当今年代,不算什么新鲜货,可普及开来后,几乎就是信息唯一的来源。

加上如今大明的地位,可以想象,所有国家,所有贵族,都将会奋力的去收集邸报。

三文钱的邸报,被送达到海外之后,最高甚至能达到三十两的黄金。

这其中的利润,足以让普通的商人疯狂起来。

“这也太夸张了吧。”

得到这个消息的朱英,都有些懵逼了。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规定,一两黄金等于四两白银。

二十多年过去,因为朝贡贸易的关系,大批的外臣把白银运到大明,再换成黄金运出去,使得如今的黄金大约等于八两白银。

也就是说,三文钱的邸报,运送的路途足够远的话,可以换成二百四十两白银。

一两白银,可是千文呐。

这其中的利润,堪称恐怖,简直骇人听闻。

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朱英没有丝毫迟疑,直接找到老爷子,把这件事说出来。

朱元璋眼睛都直了:“大孙,一张邸报,三十两黄金,这是哪来的大傻子。”

对于邸报的产出,朱元璋是有了解过的。

每天可是几十万份的印刷量,而且这个数据,一直都在不断的上升之中。

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朱元璋怎么敢信,但是他更加明白,大孙是不可能骗自己的。

朱英苦笑道:“爷爷,这等事情,孙儿也是没有想到的,那些番外之地,会对咱们大明如此景仰。”

“想必三十两黄金,只是个例,但就普通而言,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他们的消息闭塞已久,咱们京师邸报,还都是关乎到国家兴亡的大事,这些消息对于一些边缘疆域的小国来说,可谓是价值千金都不为过。”

“虽说确实夸张了一点,也只是咱们低估了他们对于迫切了解大明最新动态的渴望。”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对大孙问道:“关于此事,大孙可是有什么想法。”

他可不相信在这么大的利益下,大孙会放任不管。

果然,朱英毫不迟疑道:“首先,咱们一定要强力打击行商贩卖邸报的事情。”

“主要针对的地方,就是在于边关地区,所有进出的行商,严格搜查,一旦发生,必须严罚。”

朱元璋道:“如此巨大之利益,定然会有不少人铤而走险,获取暴利,再者说这邸报不过一张纸,藏起太过于容易了些。”

朱英笑道:“孙儿明白,打击是打击不干净的,不过这般也是限制他们,每次携带的数目。”

“如此下来,邸报流露至外的价格,只会呈现上涨的趋势。”

看到大孙这个笑容,朱元璋便已经明白了大孙的想法。

这分明是要借此机会,将邸报的价格抬高。

当数目变少了,也就意味着邸报更加的珍贵了,在外面来说,也能卖得起好的价钱。

朱元璋笑呵呵问道;“大孙准备卖到什么价格去?”

朱英心中盘算一番后道:“一两白银吧。”

“哦?”朱元璋有些惊讶,这可不符合大孙的脾性。

朱英笑着开始解释。

原来在看到这条财路的时候,最初也是打算高价出手的。

但很快朱英就发现,这么高价,无异于杀鸡取卵,而且很难维持长久的买卖。

心中算了一下成本,运输,在一两白银这个价,属于最是合理了。

最为关键的是,朱英的目标,可不仅仅是那些大贵族,大财主。

包括一些小国的富户,小贵族,也是在他的目光内。

一两白银的价格,对于稍微富裕点的人来说,也是支付得起的,在知道大明的信息这么容易卖钱后,这个羊毛,必须薅。

反正别人也是薅。

完全可以大胆一点,直接在其他的小国设立一个联络处,专门用于运送邸报。

只要控制好量,别的不说,在现在这种运输速度上,完全可以卖上十年,二十年。

这几乎就是白捡的钱。

邸报的刊发有多快?

现在是三天就有一刊,一年最少有上百份最新内容。

按照这个速度,看似不起眼的一两白银,实则每年可以带来百两。

仅仅是一户。

而一个小国,富人阶层和贫民阶层的差距是巨大的,少说也是上百销售目标。

大明周边,这么多国,单单西域,就有多少?

这其中的利润,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恐怖!!!

一个不好,甚至能比得上如今大明的满年岁入。

让国库直接翻倍。

朱元璋听完大孙的讲述后,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是虚假,梦幻,夸张。

半晌,朱元璋这才说道:“那咱直接下谕旨吧。”

朱英重重点头。

对于邸报的买卖,其中就草原上来说,最大的收益是谁?

没错,便是晋商。

他们通过自身的渠道关系,向各个草原部族的贵族,开始推销起京师邸报了。

甚至因为语言沟通的关系,还配送识字的汉人,帮忙朗诵。

可谓是极其贴心的服务。

然而,仅仅半个月,眼看着生意越发红火起来,尤其是这里面的巨大利润,相当于白捡。

这天,山西边关。

“老爷,老爷,不好了,少爷带队被人给抓了。”

一个奴仆,急急忙忙的朝着院子里大喊。

这里便侯家的大院。

候老爷子闻言,几步走出,一把抓住下人衣领:“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文儿怎么可能被抓。”

下人颤颤巍巍的说道:“老爷,是新来的官爷啊,他们根本不认咱们侯家,少爷带着商队像往常那般过去,就这么直接给抓走了。”

候老爷子质问道:“他们是以什么罪名抓走的?”

下人连忙答道:“说是不准对外销售邸报,少爷的马车上有很多邸报,因此就被抓了。”

候老爷子面色阴沉,他没想到朝廷的反击来得这么快速。

山西这边的卫所,被大量的抽调去了倭国征伐,新来的卫所短时间内,根本没法一下子建立沟通联系。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卫所的长官,是不是有朝堂的锦衣卫潜伏其中。

现在朝廷对于晋商的态度,非常之明确,几乎就是奔着赶尽杀绝去的,是以接触起来,便要小心许多。

至少也得把底细打探清楚了才行。

有些消息打探起来也不容易,军中虽有关系,可来回也是个时间。

现在看来,事情可能就难办了。

“走,马上备好马车,老夫得立即去一趟知县那里才行。”

候老爷子吩咐道。

并非是他舍不得这个儿子,毕竟下面儿子还是挺多的,死上一两个,还达不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关键在于要知晓目前的情况,朝廷这边到底是怎么一个方式,来进行审查。

商人再是厉害,钱财再多,手头里也没有可直接掌控的军队。

晋商八大家确实势力强大,可就明面上来说,随便一个卫所,就能轻易的将他们屠杀干净。

现在的他们之所以难缠,主要就是隐蔽,还有其身后错综复杂的关系。

许多曾经的族人,因为朝廷的安排,进行了大移民。

也就改换了户籍。

即便被人查了出来,之前是属于晋地,也没什么好担忧的,牵扯的范围太广,朝廷也无法一一针对过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