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67)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在不停的滚落。

“莫非是……鸠占鹊巢?”

这是传说中,甚至带着点神话色彩的神仙手段。

将一个人的命格瞒天过海,逆天改命,套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野史中的相关记载最相近的,便是东汉末期,诸葛孔明七星灯续命的传说了。

刘日新作为如今大明玄学巅峰人物,自然明白很多野史记载,多数都是谣言吹嘘,不太尽实。

然而今天,却是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站在了他的面前。

给他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只是震撼过后,刘日新的心中,就剩下恐惧了。

阴谋,大阴谋。

能有如此手段,甚至于操纵这一切的人,到底想干什么。

朱雄英,皇嫡长孙。

难道他们,是想要窃社稷神器不成?

刘日新的心中,一下子就被恐惧填满,整个人都有些魔怔了。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几个呼吸,或许是更长的时间,旁边的钦天监官员察觉到不对劲,出声将刘日新的心神,拉了回来。

“刘先生,祭祀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没问题吧。”钦天监的官员有些担忧的说道。

刘日新作为祭祀的主持,在这个关键时候要是出了岔子,这可是大罪过。

一个不好传了出去,自己这些人可能都要被砍头了。

“我没事。”

刘日新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声音这才平稳了下来。

钦天监的官员见此,心中虽有疑虑担忧,但也没有再出口说话。

此时,院门打开。

朱英随着张公公走了进来。

看到院子内很是熟悉的场景。

中间摆着香案祭品,诸多人员躬身站立,这等在前世影视中才会见到的,现在出现在朱英面前。

会不会要跳大神?

朱英微微有些期待。

不过显然最后的结果让他失望了。

时辰到了后,他和张公公只是站立一旁。

然后由刘日新念祷词,念完后,便是和诸位钦天监官员,一同颂念晦涩经文。

便是这般,足足一个时辰过去,接近正午的时候。

颂念经文才算完成,而后包括张公公,朱英在内的所有人,一番叩拜,祭祀仪式算是完成。

祭祀结束后,显然朱英的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张公公有些紧张起来。

他担心锦衣卫进来拿人,将朱英押到后山陵寝处血祭。

等了许久,庙外宋忠等锦衣卫,丝毫没有要进来的意思。

“难不成是我猜错了?”张公公心中暗道。

没有锦衣卫在场,钦天监刘日新等人,也放松了许多。

朱英对于这些官员也是好奇,相互攀谈起来。

“在下朱英,为秦淮河畔平安茶楼的东家。”

朱英自我介绍说道。

现在祭祀已然结束,他也该差不多返回了,少了许多忌惮,估摸着是自己多想了。

“在下刘日新,见过朱公子。”

刘日新对朱英极为好奇,主动过来交流。

他想要弄清楚,朱英身上,到底隐藏着多大的秘密。

一番相谈中,刘日新似乎不经意间问朱英的年岁。

朱英也没隐瞒的必要,直接说了出来。

虽然不是完整的生辰八字,但刘日新得到这些已然可以了解。

朱英的生辰八字,便是陛下当初给自己那个寻常人家。

稍一推算,刘日新完全可以确定。

这生辰八字和朱英本身不符合,明显是错误的。

反而是虞王殿下的八字,与其完全相符。

想到这里,刘日新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

他自幼从事相师行业,这些相对比较基础的推算,自信不会出现错误。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

站在他面前的人,才是真正的虞王殿下,而即将要挖开的陵墓,实则是个空墓,甚至是,李代桃僵。

这般想来,刘日新就明白了,为何陛下动用如此多人,甚至不惜有可能影响到皇家陵墓的风水,

也要把虞王殿下的陵墓挖掘开来,一探究竟。

微微迟疑,刘日新便向朱英问道:“朱公子不知对虞王殿下可有了解。”

第77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朱英闻言回道:“对于虞王殿下,知道今日才有所了解。”

“早前从未听闻过。”

刘日新点点头,便是他对于虞王殿下,也是这几日才知道的。

因为朱雄英一直在深宫大院里,包括学问上的培养,都不是和其他皇子皇孙一般,而是朱元璋单独请的知名大儒。

甚至于朱元璋和马皇后本人,都是亲自教导。

八岁早夭后,这也造成除了皇宫内的人知晓,外界传言不多。

尤其是朱雄英早夭,导致马皇后过于悲痛驾崩。

哪怕是皇子皇孙,都不敢在朱元璋的面前,轻易提到。

以至于如此朱雄英如此宠儿,在整个大明史上,只有短短两句记载。

因为朱元璋给诸多儿子定下的取名规则,十分盛行。

为了避讳,不影响民生,皇子世袭有大量的生僻造字。

这也导致后世听到朱雄英这个名字,下意识的会感觉到,并不会认同。

这也是朱英最初对于朱雄英的存在,感觉到十分的陌生的缘故。

随着朱英和刘日新聊得越发深入。

刘日新心中就越发震撼。

并非跟因为其未解的身份,更多的是朱英的一些见解,那些奇特的见识,让刘日新豁然开朗。

两人聊到关于玄学的时候。

朱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玄学,后世的人相对来说都很是感兴趣,朱英也曾查询过资料,甚至依托前世父辈的关系,跟一位风水师父短暂学习过。

后世的风水跟大明的风水,已然有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主要是受到科技发展的冲击,让风水这门学问,有了更多的融入。

关于和刘日新风水的讨论,朱英直接提出地磁的概念。

“宋朝时,梦溪丈人沈存中的《梦溪笔谈》里,有讲述过地磁。”刘日新回道,作为相师的他博览群书,关于地磁的说法,他也印象深刻。

朱英听到刘日新的回答有些诧异,他原本以为自己要耗费口舌,解释一番后,刘日新才能明白。

在他的印象里,地磁的概念好像是西方研究出来,没想到宋朝时期就有了。

只是因为思想的限制,还有读书的门槛,这才导致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微微组织一下语言,朱英便跳过直接说道:

“在我看来,天地之间,笼罩着一个巨大的磁场,在这磁场之内,有很多的属性。”

“道家学说中的阳气,阴气,煞气,福气,晦气,等等诸多都包括在这磁场之中。”

“叫法不同,但这本质并没有区别,先生刚才说到山脉地气,便也是如此。”

“这些磁场中的特质,分为好坏两种。所谓风水宝地,便是由于特殊的环境,导致磁性非常强大。”

“这些磁性都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先人尸骨埋葬在此,长期受到磁性的熏陶,便是尸骨本身,也蕴含了大量好的磁性。”

听到朱英的讲述,好像给刘日新开启了一个新的大门,崭新的学识出现在刘日新的面前,冲击非常强大。

虽然朱英说的简单,哪怕一些学问稍低的钦天监官员,都有些听得云里雾里。

但刘日新本身对于玄学,已然达到一种学问的巅峰,甚至是瓶颈。

短短几句,便是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看到了新的世界。

沉吟片刻,刘日新语气有些恭敬的问道:“在下有一事不解,照朱公子的说法,先人的尸骨受到这磁性的蕴养,又是如何福泽后人呢。”

朱英回道:“先人于之后辈,最大的勾连便是血脉。”

微微思索一下,朱英解释道:“我认为的血脉,不仅仅单指血肉之中,余者毛发,骨骼甚至吐纳气息,都蕴含其中。”

同类小说推荐: